farmer3000 wrote:
近海是指離岸12到200...(恕刪)
哥哥沒看出我的言外之意
大洋船/近岸船 設計的差別主要就是 耐航性與自持力
自持力方面
空軍在狗戰的時候,海軍如果沒有要回天特攻一起拚下去
就要在日本ADIZ周邊來來回回的捉迷藏
至少要讓艦隊免於承受第一波對地導彈的威脅
在港阜設施無法確保完整的情況下,能夠憑藉自持力支援各戰區
若是希望海軍要有能獨立作戰的能力,
無論近海/大洋與否,都需要有20+天的自持力為佳
總不能三不五時就要跑去找美國爸爸補血吧?
良好的自持力還能為一同疏散的友軍提供支援,總不能要沱江上的人都吃自己吧?
只要戰略上有考慮不要一開始就ALL-in,能獨立自持的海軍的重要性是無可取代的
適航行方面
台海的湧浪、太平洋的季風與洋流,都讓出海的船隻跟在大洋中航行沒什麼差別
只要一出港口的護波堤就可以讓你很有感了
對海軍來講,在台灣的常年高海象環境(特別是冬天)
挨著岸邊只要超過10海里,作業完全討不到什麼便宜
頂多就是船沉了被救上岸的機會比較高
以上是小弟在東岸的觀察,西岸我是不熟啦...
但是擠在西海岸正面跟老共拚回風特攻的工作,絕不是這種3000+的船該做的是
雖說我們不需要把標準拉高到與拉法葉同級的50天
但也不能縮到15天的近岸等級低標準
如果拘泥於"近海作戰"而過份限縮軍艦的耐航與自持力
無疑是太小看台海周邊的環境了,也限縮海軍運用的靈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