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ga giga wrote:
看來買66架F16V...(恕刪)
以下是上報的報導:
-------------------------------------------------
2019 / 03 / 16 星期六
上報 Up Media
朱明 2019年03月14日 13:24:00
2月27日空軍正式向美提出採購66架新型戰機的「發價書需求信函」(LOR for LOA),雖國防部對外說明只要符合國軍的作戰需求,不管是F-15、F-18、F-16或F-35都是新式戰機的籌獲選項,依美方回覆進行選擇、議價,據指出,從發價書需求信函新型戰機需求規格,空軍訪價過程與國安會指導等因素,新型機種確定是F-16戰機,該機型就是近2年美售了巴林與斯洛伐克的F-16V Block 70/72,也就是F-16C/D後期結構,加上AESA雷達航電系統,這代表從2006年開始以「鳳隼專案」向美爭取的F-16C/D戰機,終於以F-16 Block70 Viper戰機來定案。
有關採購66架新型戰機,規畫以80億美元(約新台幣2474億元)用特別預算方式來編列執行的「鷹揚專案」,據了解,空軍在訪價的過程中,首先是先確認需求以66架數來計價,因此會比巴林空軍採購16架F-16V戰機以及斯洛伐克14架F-16V戰機的單位生產成本要來得低,這包括了單機成本、後勤補保維修、備料、人員訓練成本及空用基本彈藥等,因空軍特別加入兩年的零附件備料與地面裝備,因此平均戰機單位生產成本為1億餘美元,66架近67億美元,最陽春的採購價格約新台幣2000億元。接下來就是選擇搭配的武器系統、特殊裝備與數量,若是對空、對地、反輻射等全套武器系統通通要納入,採購戰備存量高,採購金額最高達新台幣4200億元。
財政戰力折衷 預算上限抓2500億
據指出,空軍規畫方案中就是從新台幣2000億元到4200億元之間的方案進行評估,甚至考量政府財政,一度只要最陽春的2000億元方案,但評估後該方案沒有顯著戰力提升,也就是採購新型戰機是政治象徵意義,大於國防安全需求;最後經空軍內部再次評估出加入新型裝備與精密導引彈藥後,以最低配置量計算,其方案預算初估2400億至2500億元之間;若美方建議還有必要武器裝備要加入,則是考慮方案有減少戰機採購數量或再追加特別預算兩個方案擇一。
據了解,增購新型戰機的構想在2017年底就已啟動,當時美方表達除F-35戰機之外,其他機種都可評估,因此具有AESA雷達的F-15的改良型F-15SE,或美國海軍現役F-18E/F都在評選機種中,波音也向空軍提出相關資料,並積極向國內政府高層與軍方遊說,甚至提出租貸方式,來減輕採購的成本;當時空軍最想獲得的是F-18E/F戰機,主要是其功能強大的電戰系統,少數幾架當電戰機來使用,全面提升空軍空中電戰能量。
維護成本高、憂中國報復 波音放棄台灣市場
知情人士指出,當波音在國內進行遊說時,國安高層曾私下向外商表達,「只要他在,波音別想進台灣的市場」,讓外商無法理解波音何故得罪了國安會高層;因此就以波音兩款戰機的後勤維護成本過高,未來年度預算無法支應,以及波音擔心中國民航市場受到中國報復等因素,才未積極的投入;但當波音了解國安高層的態度,加上傳播這只是單純軍火商遊說等耳語後,波音就退出爭取新型戰機的行列,因此這次採購空軍採購新型戰機就只有F-16 Block70 Viper戰機的性能與武器系統進行評估。
據指出,當年「鳳隼專案」規劃1580億餘元採購65架F-16C/D戰機,提報價需求信函後,美方根本沒回應就石沈大海至今;這次在台美雙方有默契下,不走過去軍售流程,先提「報價需求信函」(LOR for P&A),而是直接跳到「發價書需求信函」(LOR for LOA)待美方回覆後,美方需在120天到150天內回覆後,我方在就美方回覆發價書草案內容,研討LOA來核定採購計劃,再編列預算送立法院審議通過後執行。
據指出,空軍向美提出採購的F-16 Block70 Viper戰機,未來將會在美國唯一在南卡羅萊納州Greenville新工廠生產線上製造,將配備包括AN/APG-83(SABR)AESA雷達系統、數位駕駛艙、適型油箱(CFT)、自動地面防撞系統等配備,也就是F-16V Block 70/72,結合後期F-16C/D的機體結構,以及台灣出資研發的F-16V航電系統之構型,依過去的說法就是F-16C/D戰機的升級版,只不過現在都以F-16 V戰機來統稱。
giga giga wrote:
以下是上報的報導:...(恕刪)
以下是上報的報導:
---------------------------------------------------
2019 / 03 / 16 星期六
上報 Up Media
【內幕】新購66架戰機F-16C/D 可能採台灣獨資委美研發電戰系統
朱明 2019年03月16日 14:36:00
空軍正式向美提出採購66架新型戰機的發價書,待美方回覆後就其報價內容與建議裝備,進行採購新型戰機與其武器系統的計畫;新型戰機是以F-16CD型戰機機體結構,加AESA雷達航電系統的F-16 Block70 Viper戰機為主,據指出,F-16 Block70 V機體空間大,該型戰機將電戰系統裝入內部,經過製造商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的驗證後,將AN/ALQ-211(V4)電戰AIDEWS系統,納入F-16 Block70 V戰機的選配套件,目前巴林與斯洛伐克空軍所採購的F-16V戰機都安裝此電戰系統;因空軍在F-16A/B型戰機性能提升案上,採用獨資委美研發的ALQ-131A FMS電戰系統,目前只有小批量生產進行驗證,未來空軍在新型戰機是否持續採購自行獨資研發電戰系統有待觀察。
空軍編列1400億元的「鳳展專案」,進行F-16戰機機隊的性能提升案,這項提升案主要是換裝AN/APG-83型AESA先進主動相位陣列雷達,配備高性能頭盔瞄準系統、電戰莢艙等,及最新的AIM-9X響尾蛇飛彈,讓飛行員可以「看到哪裡、打到哪裡」,整體戰場偵知能力將可提升220%,自我防護能力也可提升180%。但因當初空軍採購的F-16戰機屬於A/B型的Block52的混合機型,本身機體空間的受限,因此電戰系統必須採用外掛式的電戰莢艙,無法裝進機體內部。
本次提升案主要是換裝AN/APG-83型AESA先進主動相位陣列雷達,配備高性能頭盔瞄準系統、電戰莢艙等,讓飛行員能「瞄到哪裡、打到哪裡」。(嵌入自Danish Defence YouTube)
據指出,這次空軍採購的的全新F-16V戰機,其機體就是CD型,因機體空間加大,除可裝入推力更大的發動機外,包括電戰系統也可選擇裝入機體內;外部的適型油箱提供額外的2045公升的燃料,可以提升航程或者是滯空時間外,另外優點是空出原先攜帶副油箱的掛架給武器使用,增強其攻擊火力。
新型電戰系統研發成本大漲 新戰機是否採用仍未定
空軍F-16戰機性能提升案中,AESA雷達與ALQ-131A FMS電戰系統都是由我方獨資委美研發,但當初有關電戰系統部分,美方是提供ALQ-211(V9)與ALQ-131A FMS兩款系統來擇一,因空軍考量ALQ-211電戰系統美方也售予巴基斯坦,巴國與中國軍事交流甚密等因素,才決定獨資研發ALQ-131A FMS電戰系統。
據指出,美商洛馬公司在整合AESA雷達與電戰系統仍採用成熟的ALQ-211(V4為內裝型)(V9為外掛莢艙)系統,並成為F-16V戰機的標準配件之一,甚至在說明該系統性能時,指ALQ-211電戰系統透過介面與AESA雷達運作時,最不會產生電波,干擾AESA雷達而通過驗證,因此在巴林與斯洛伐克空軍所採購的F-16V戰機都採用ALQ-211(V4)為電戰系統。
因空軍原規畫1億6000餘萬美元預算,採購42套研發中的ALQ-131A FMS電戰莢艙,但因研發成本上漲,結果同樣價格竟只能採購12套,備受國會質疑,雖空軍保證目前ALQ-131A電戰莢艙專案為量產與部署階段,預定在2019年12月才能達初期作戰能力,因此空軍新型戰機對於電戰系統究竟會採用何種裝備則有待觀察。

空軍正式向美提出採購66架新型戰機的發價書,新型戰機是以F-16CD型戰機機體結構(圖),加AESA雷達航電系統的F-16 Block70 Viper戰機為主。(Lockheed Martin官網)

空軍現役F-16採用的ALQ-184電戰莢艙。(取自維基百科)
giga giga wrote:
以下是上報的報導:...(恕刪)
目前為止 國防部還是否認F-16V定案消息..
不過以目前來看 不但國內有消息傳出 連美國媒體都有報導消息..
整個案子應該沒太大問題 只差細節還需一定時間協調溝通...

對台灣來講 這個採購案的確不滿意 但尚可接受
除非美國開個超級天價
做為過渡機種 F-16V算是無可挑剔的選擇 整體來講...
對美國來說 以軍售利益及強化台灣戰力的戰略利益來說..
也都是必要且能真正做到的... 就算對中國 也不是拿不出話好說..
對中國來講 其實這個軍購案是沒太大了不起..
中國現在的實力 還不至於對付不了200架F-16V(加上升級的舊機群)
但真正的意義在:
美國又出售新戰機給台灣 且一定包含相當多先進配備..(沒有一次不是如此)
這顯示出美國對台灣的戰略價值認定 以及相當給中國一定程度"難看"..
美國會注意中國的反應 但不會真的在乎....

中國這個國際暴發戶 最難忍的是這個老美"沒認真當你回事"的態度..
而不是台灣增加了區區60幾架戰機...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