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iel Blue wrote:
射程的意義不僅僅於是否能保證擊落
而是在這段距離內
可能會有被擊落的風險
400公里射程的意義在於
預警機必須往後多撤400公里
這表示守方多了400公里的空域預警空間
也表示F22少了400公里半徑的作戰半徑與滯空時間
你覺得這重不重要
...(恕刪)
警告性的驅離射擊,通常會令戴具飛近目標後以艦炮、火炮、機炮為主
,飛彈是次要選擇,選擇防空、制空飛彈來做驅離?
1.承平時期,保證不是好選擇,你的輻射集中波束要穿越300KM去鎖
定她,原則上敵方的干擾手段成功的機率比你的鎖定成功機率高得多。
2.如果以搭配ALR 85(V)為基準的被動雷達預警系統的載具在有開啟
備戰狀況下,全球想得到的防空飛彈系統能在50KM以內擊落戰術機種
幾無可能機會,除非此機背負重要打擊任務非成功不可,防空飛彈昇空
後,此機仍抱必死決心向目標飛行。
而擁有更高科技的被動預警系統又遠在200KM以外的雷偵/預警機,既無
打擊任務所累又更佔有利的干擾模式。靠飛越超過200M的防空/空空
飛彈來驅離她,現階段並不是一個有效驅離的方法,
3.攻方的空中戴具可能在200KM~300KM左右已有護衛戰機前來盯哨,
或許有發射機會,但是要在手腳慌忙的狗戰中去分心補幾次導引是不
可能的。
4.電偵/預警機種,原則上是一個龐大電子團隊的一個指揮戴具,
單種武器VS電子團隊,考量的範圍就顯得複雜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