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二戰美軍為何不對台灣做登入戰?


fisheries wrote:
前面不是早講過 蘇聯在日本投降前, 早就對日本宣戰了.....(恕刪)

=====================

不好意思...
1945年8月6日美國在廣島投擲原子彈

1945年8月8日晚上11時,蘇聯外長向日本駐蘇聯大使通告,蘇聯向日本宣戰,
從8月9日起,蘇聯政府將進入對日作戰


嚴格來說...蘇聯那是見風轉舵的作法 

yhchao wrote:
=====================

不好意思...
1945年8月6日美國在廣島投擲原子彈

1945年8月8日晚上11時,蘇聯外長向日本駐蘇聯大使通告,蘇聯向日本宣戰,
從8月9日起,蘇聯政府將進入對日作戰


嚴格來說...蘇聯那是見風轉舵的作法 ...(恕刪)


不好意思
我沒有講過蘇聯的作法是不是見風轉舵
而你講的時點我在81樓就寫明了!
fisheries wrote:
前面不是講了海空已全...(恕刪)


二戰結束前日本海空不可能全面封鎖的 日本是海島國家 封鎖需要數倍量的海空軍和情報能力

老美在當時並沒有靠近日本的大型海外基地 也沒有那麼大的質和量優勢
Lancelot1113 wrote:
二戰結束前日本海空不...(恕刪)


飢餓行動

但是以"飢餓"為名的封鎖行動實質上也造成了日本糧食與能源嚴重短缺,

如果日本當時沒投降那最後只怕跟今天的北韓差不多.
美國如果拖太久不空出手來
以當年看來
對岸可能更快淪陷
蘇聯當年擴張的速度
亞洲美國的勢力會更少
那日本的命運還未可知也吧
yhchao wrote:
不好意思...
1945年8月6日美國在廣島投擲原子彈

1945年8月8日晚上11時,蘇聯外長向日本駐蘇聯大使通告,蘇聯向日本宣戰,
從8月9日起,蘇聯政府將進入對日作戰


嚴格來說...蘇聯那是見風轉舵的作法 


這個很難説蘇聯是「轉舵」

從雅爾達會議上  史達林同意在擊敗德國後向日本宣戰

對日作戰的大「風」向就確定了

在8月8日對日宣戰前 蘇聯從歐洲運輸上百萬的人員及裝備到遠東地區集結

這種蘇聯參戰兵力達150萬人的軍事行動需要大量的後勤前致作業 不是突然的決定
從漢人來了島上以後一切都變了,黑暗籠罩了我們的前途,從我小的時候,族中的長老就有一個疑問,我們該怎麼做?直到現在我還是不知道...
狗宏 wrote:
這個很難説蘇聯是「轉舵...(恕刪)


是的, 在史達林的內心, 早就想重回遠東, 這是既定政策, 它內心沒有轉舵
但是, 在檯面上的外交 , 蘇日1941年是簽有 "蘇日中立條約",又稱日蘇互不侵犯條約
蘇俄出兵, 當然是毀約
它早就想毀約 , 但是當時要對德作戰 , 它不想要兩面作戰 .被德日夾擊。

蔣介石在對日作戰早期, 也敦促蘇俄出兵對日作戰, 可以牽制關東軍, 史達林卻一直袖手旁觀
等到美國參戰之後, 得到美援之後, 蔣介石又不希望蘇俄出兵了!

而雅爾達是密約 , 中國完全不知情 , 因為蘇俄對日出兵 , 條件卻是拿中國滿州為謝禮 , 要求對大連、旅順及其鐵路連接的控制為報酬。
甚至在更早一點的1943年德黑蘭會議 , 蘇聯承諾,在對德戰爭結束後,參加對日作戰,但要求以獲得整個庫頁島為回報。
然而 , 1945年5月8日 , 德國無條漸件投降 , 蘇軍沒有動作
但是美軍此時正在沖繩島浴血 , 1萬二千多美軍陣亡 , 7 萬人受傷
美國評估 , 若登陸日本本土 , 美軍 傷亡可能達 100 萬, 可能要 1946 年底, 才能結束二戰。
羅斯福為美軍的傷亡擔憂 , 一直催速蘇俄對日作戰 , 史達林則一直要求先給謝禮 , 按兵不動 .

因為 日本在1944 年底 , 就一直和蘇俄秘密談判 , 答應同樣條件, 力阻蘇俄出兵 .
蘇俄一直在觀望 ,美日 鷸蚌相爭
但是1945年8月6日, 美國在廣島投擲第一顆原子彈, 蘇俄發現局勢改變 , 美國不必蘇俄出兵也會提前獲勝,(當然, 它不知道美國只有三顆原子彈) 蘇俄再不出兵 , 等日本向盟軍投降 , 中國接收滿州就來不及了!

於是1945年8月8日晚上11時,蘇俄向日本宣戰,
從8月9日起,蘇聯政府進入對日作戰 ;蘇軍三個方面軍同時向滿州東、西及北三個方向發起進攻。
同一天, 長崎上空投下胖子原子彈

蘇軍已出兵 , 美國催促中國接受亞爾達密約 , 於是在 1945年8月14日 , 中蘇簽訂《中蘇友好同盟條約》做為回報,沒想到隔天, 8 月15日 , 日本天皇就發表"終戰詔書" 無條件投降 。
晚一天就不必簽了.

日本既已投降 , 滿州國應該讓 聯軍或中國對日軍受降 。然而 , 蘇軍並沒有停止八月風暴行動, 它仍然繼續進攻, 搶佔日軍控制的土地。
蘇軍急迫到還使用了運輸機, 把部隊空降到各大小機場和城市中心,以及透過空軍為超出陸上補給線的部隊提供補給。關東軍的主力早就抽調回本土, 陸空夾擊之下,日軍毫無招架之力。
8月18日蘇軍越過鴨綠江,進入朝鮮半島北部,同日並攻佔了庫頁島和千島群島。
然而,陸上的推進,在越過鴨綠江後不久便停止了,因為空中補給線暫時中斷。

美國氣急敗壞 ,麥克阿瑟帶領美軍在9月8日於仁川登陸,佔領了朝鮮半島南部,蘇美兩個以北緯38度作為雙方佔領區的分界線。
9月2日,日本在美國戰艦密蘇里號上正式簽署投降書。
由於美國搶先佔領日本本土,蘇俄並沒有如計劃佔領北海道。

只能說
過去的朋友 , 今日的敵人 ? WHO KNOWS ?

各懷鬼胎




原子彈越想越覺得怪
美國東京大轟炸用燃燒彈
但本身原子彈又不多 怎會炸長崎 廣島
要也炸東京才對吧
不合理
Lancelot1113 wrote:
二戰結束前日本海空不可能全面封鎖的 日本是海島國家 封鎖需要數倍量的海空軍和情報能力

老美在當時並沒有靠近日本的大型海外基地 也沒有那麼大的質和量優勢...(恕刪)


不要小看當時美軍的能力,
去算一下1945年時美軍有多少隻航空母艦你就知道當時這個國家的可怕!
再加上水雷戰及潛艇戰以及當時美軍雷達等科技及情搜上的優勢
要完全封鎖以及封鎖到何程度? 只是有無必要及考量成本上的問題..

kantinger wrote:
原子彈越想越覺得怪
美國東京大轟炸用燃燒彈
但本身原子彈又不多 怎會炸長崎 廣島
要也炸東京才對吧
不合理...(恕刪)


原子彈投放到東京, 日本天皇很有可能被炸死..
問題會更麻煩......

東京大轟炸時皇居,東大等地也是美軍刻意避開的目標.
  • 1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