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

大家認為最漂亮的飛機是哪台?


jamchen wrote:
但有時候在高空巡航時正好遇到強勁tail wind的話...就算是商用客機也會破的..




大哥你也幫幫忙,
你有沒有看到上面寫著"Ground Speed",
那是指飛機的對地速度,
可是所有的航空器在探討性能上,
所指的速度、突破音障、超音速巡航等等,
都是以飛機的"空速來討論",
也就是飛機相對於四周空氣的相對速度,
這才是有意義的資料,
就算飛機順風飛行時對地速度超過音速的數字,
可是只要他的實際空速不超過音速,
都不能稱作是超音速飛行,
飛機本身也不會出現超音速時的震波等等現象。


飛機的對地速度很容易受到氣流的影響,
如果有搭台美航線的人會注意到,
由台灣到美國的飛行時間要比由美國飛回台灣少了二三個小時,
主要就是因為北太平洋上空有一股由西向東,時速三四百公里的噴射氣流,
去程時飛機進入氣流中,對地速度等於飛機空速約900公里加上氣流速度,
等於約1200~1300公里,可以減少飛行時間,
而回程則必須避開氣流,否則對地速度會等於飛機空速約900公里減去氣流速度。
所以雖然來回飛行時間不同,可是事實上飛機都是以相同的空速在飛行喔。

當初噴射氣流的發現就是二戰時B29由東向西飛向日本,
明明所有空速儀表都是正常顯示約三四百公里的空速,
可是慣性導航及無線電定位等卻顯示飛機的對地速度非常慢,
才發現的。
人類中最卑鄙無恥的是, 權力擁有者和諂媚權貴者, 藏身安全場所歌詠戰爭, 用愛國心將無知者送往戰場!
jamchen wrote:
但有時候在高空巡航時...(恕刪)


那是以"地速"(Ground speed)來說
但馬赫數來說實際上還是沒有破音速喔( 1馬赫 = 1倍音速)

以B747-400為例 最大巡航大概在0.92M
但一般都飛0.82M 到0.86M之間
真空速大約在490kt上下 冬天加上尾風地速破600kt也是常見的(1kt=1.852km/hr)

但討論地速比較有意義
因為地速越大越早到家
すべてはフェイク
沒人提到B-1超音速重型長程轟炸機。
F-14大貓+1
雙發動機 雙尾翼 在加上可變後退翼 我的最愛就是她啦
另外還有那代表個中隊的垂尾圖裝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VF-84 中隊的骷髏旗與VF-111中隊的落日塗裝


當然是AH-1W超級眼鏡蛇~



哇~考試100分 wrote:
100分認為F-4 ...(恕刪)
ねこ:もう僕の恋人におふてくれても 陸軍航空指揮部 上士地勤機械士~
navi1303 wrote:
F-14當初設計是做...(恕刪)


來個F-15



立可白 wrote:
是喔.可是我找的資料...(恕刪)


你可以拿WIKI資料去詢問成大航太或者淡江航太系的空氣動力學、流體力學教授,再下定論也不遲。

這些圖片在航太系畢業的學生眼裡應該都看過,也一定會成為上課的教材,不是三言二語可以解釋的清楚,簡單的講,你看的白霧其實是水氣凝結成冰晶的的照片,為何水氣會凝結或者怎麼形成,有興趣的要自行專研。

這種照片通常是在低空飛行、高溫、高濕度的地方所拍攝的照片,原則上飛行高度超過一定高度,由於濕度和溫度已經相當低,這種照片無法拍攝的到。

還有音障是個很籠統的名詞,原則上也沒有一定是多少馬赫才會發生,或者你也可以說在穿音速飛行的時候,音障其實一直存在,就如同我們說的超音速飛行,事實上也是很籠統的名詞。 在一般航空學上低於0.8M(Mach)稱為Subsonic,而0.8~1.2M稱為Transonic,超過1.2M才稱為Supersonic(很多人特別是沒有受過專業訓練的人,常會誤認為超過1M的飛行就叫做超音速飛行,這是極大的誤解),為何不是個定數而是個範圍,這就牽扯到飛機的總體設計等問題,因此相對的音障其實也是飛機設計上的問題(機械結構問題)而非一個真正的物理學定義。

總而言之,你給的照片只能解釋成空氣經由壓縮,而其中的水氣經過物理變化凝結成冰晶,如此而已,就如同空壓機的儲氣槽常常裡面都會有水,使用壓縮空氣時也常常會把水珠噴出來,這是完全相同的道理,難道空壓機正在超音速飛行嗎? 還是空壓機遇到音障? 我想應該都不是。

如果真要定義發生這些物理現象的航空器之飛行速度,我也建議你使用Transonic Flight 而不是 Supersonic Flight。 最後還要修正一個觀念,1M並不是定值,而是一個變數,換句話說一台在物理上相同移動速的物體,可能在不同的高度中會有不一樣的M number,甚至在同高度下都可能改變飛行的M number。


============

離題太多,補個最愛

個人的最愛是Grumman (也就是前面很多人喜歡的F-14的製造商) X-29 ,看到X應該有些人會開始興奮,因為依據NASA的慣例 X 開頭的飛機通常非常非常特別。



來自:http://en.wikipedia.org/wiki/File:X-29_in_Banked_Flight.jpg

個人認為,前掠翼飛機一定有一天在科技夠成熟的情況下,會有一番作為。
navi1303 wrote:
個人偏好俄式轟炸機~...(恕刪)



這台是不是可以裝載核子飛彈
當然要強堆~~

F-104莫屬~~
KiKiUnicorn wrote:

你有沒有看到上面寫著"Ground Speed",
那是指飛機的對地速度,
可是所有的航空器在探討性能上,
所指的速度、突破音障、超音速巡航等等,
都是以飛機的"空速來討論",
也就是飛機相對於四周空氣的相對速度,
這才是有意義的資料,

(恕刪)



It's TURE

只有在路上跑的車子,其對地速度才有真正的意義。空中的飛行器,討論對地速度其實在物理上意義真的不大,但是有人提到,對地速度快可以早點到,這也是真的。

航空學上常常用"流場"來解釋飛機四周的3D流體狀態,用"流速"來談討速度。


而且,講句實在話,民用航空載具如果設計的可以發生超音速飛行,絕對是航空工程師的一大恥辱,也是台失敗的載具,且別說超音速飛行,真正一個成功的民用航空器(或者說賺錢的航空載具)應該連穿音速飛行都要避免。

在旅客的眼裡,速度越快的載具越好,在財閥和工程師的眼裡,如何保持不達到穿音速飛行又能以最高飛行速度飛行,才是真正的賺大錢。

Airbus A3XX的成功,對比於 Boeing SST計畫、Concorde、冷戰時期的產物Tu-144的失敗,就是以上最好的見證。

  • 4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