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

六四天安門事件,解放軍還能擋幾年?

關心了29年 馬英九:六四不平反 統一不能談


今天是六四事件29週年,前總統馬英九上午在臉書發文表示,29年來,他一直關心「六四」的平反,不只因為受難者與家屬的錐心泣血,也因為「六四」對兩岸關係影響至深。馬英九說「六四不平反,統一不能談」,面對歷史,就事論事;面對家屬,將心比心,才能真正拉近兩岸人民的心理距離,也才能讓中共成為世人眼中真正的大國。60、70年前,台灣也曾經歷過「二二八事件」與「白色恐怖時期」。馬英九在臉書發文指出,去年中共舉行第19次全國代表大會時,習近平先生曾說,對台政策要「尊重台灣現有的社會制度與台灣人民的生活方式」。過去30年來,台灣政府一直致力處理「二二八事件」與「白色恐怖時期」的賠償及平反,這就是台灣現有的社會制度,以及台灣人民的生活方式。

馬英九指出,29年過去了,等不到平反含冤而終的家屬,越來越多;還活著的人,也都白髮蒼蒼,他們的心是多麼痛。即使中共國力日強、人民日富,但在「六四」未獲平反前,世人提到中共,仍會想到29年前那個血腥鎮壓的夜晚。

他說,「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時期」和「六四」一樣,都造成無辜受難者。台灣政府30年前就開始面對歷史、承擔責任,至今仍在致力尋求家屬及其後人的原諒。台灣能,為何中共不能?

馬英九表示,他在台北市長任內就曾說過,「六四不平反,統一不能談」。現在,他的態度還是一樣。「面對歷史,就事論事,是非分明;面對家屬,將心比心,療傷止痛。」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拉近兩岸人民的心理距離,也才能讓中共成為世人眼中真正的大國。







當狗吠火車時~火車不曾停下來過~~~「厲害了,我的國?這事也做的出來,丟不丟人」狗吠火車......
kaidaotumi1126 wrote:
为什么很多台湾人会...(恕刪)


我想跟你討論一下你說的內容~理性的,好嗎?

1.是的,一個能讓全體中國人吃飽的政黨以中華民族的歷史看來,的確是功德無量。若再以歷史經驗推論,以中華民族的智力及能力說來,現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應該也可以說是太平盛世。

2.但,我說的是"應該",經濟的成長的階段各個經濟體都類似,唯一有細微不同的在於曲線,有的國家緩一些、有的國家持續成長的動能強一些,但大體不會脫出既有的框架,現在中國的經濟成長趨緩...這也正是成長的必經之路。

3.承1、2點,吃飯不是講究吃飽,如果只是吃飽就不會有現在中國菜的博大精深。

4.同理,生活的條件改善並不是生活改善的全部內涵,中華民國(台灣)並不是最好的,但我要說...經濟的成長、趨緩、停滯都是台灣曾經的過去,而亞洲的華人地區中你不能不說她是最民主的社會,這個"民主"的選擇是台灣地區人民在富足之餘卻依然奮鬥數十年的結果。

5.經濟上的提升是一個負責任的政府必然承擔的責任,人民不應該滿足現狀,但富足之餘...人民進一步追求的會是民主、法治、自由以及"身為人"的個體價值,台灣有句俗諺「富三代始懂吃穿」,富足之餘...中國人民進一追求的會是什麼呢?

6.無意引戰,但生存的條件與生活的條件本質上不是一個概念,而是先後的順序。

7.台灣及大陸最大的不同在於,我們不相信一個政黨的專政會為國家帶來最大的利益,而是讓每個政黨都能發聲,如果成為主流就有執政的機會,但是如果做得不好...就把她送進歷史的垃圾堆。

8.我們相信...世界上最愚蠢的事就是相信單一價值而放棄選擇的機會。願兩岸在自由、民主、均富、和平下共同努力。
那個時候中國很窮,美國為代表的西方正營都是用民主自由搞和平演變。那個時候老百姓是真的羡慕西方的民主自由!老百姓是真的相信中國窮是因為沒有民主自由!實際上窮和所謂民主自由半毛錢關係沒有 一個是積累,一個是科技落後,生產力低下導致,這種道理現在人都明白,但是那個時候的人真的不懂。
幸好中國還有幾個戰爭中走出來的老革命!最後鎮壓掉了!
幾十年過去了,蘇联解體,美國胡作非為,臺灣的鬧劇,印度的落後,中國人終於看明白了,原來當初窮不是因為狗屁民主自由,差點被騙!所以現在64在中國人看來,就是一個鬧劇!根本不得人心!
維園晚會現場:世代變遷,他們為什麼來參加六四集會?

17歲、38歲、57歲...... 他們生於不同世代,對29年前的六四事件有著不一樣的記憶,為什麼這一晚,他們都走到維園?

八九民運踏入第29週年,在烏雲密佈,不時降驟雨的今晚,人們再次於香港維多利亞公園(維園)高舉燭光,悼念六四的死難者。大會舉辦方支聯會宣布,晚會參與人數為11.5萬人,坐滿6個足球場。而今年公眾關注的焦點,除了大專學界和年輕一代對支聯會和「平反六四」的質疑,還進一步延伸到千禧世代對六四的認知和六四記憶傳承的問題。

香港眾志近日進行街訪,有受訪中學生無法辨認六四王維林隻身擋坦克的照片、誤認六四跟慰安婦或文革有關、以為照片背景是日本或北韓。有接受眾志訪問的通識教師慨嘆,曾有學生指內地學生無法接觸六四資訊,讀少一件歷史事件是好事。但這一街訪片段引發爭議,人們認為街訪片段沒有保護未成年學生,斷章取義或採取嘲笑學生的態度,眾志隨後刪除影片。

今年學界對六四論述仍有分歧,多間大學學生會不認同「建設民主中國」,以及由於身份認同的差異,繼續缺席支聯會集會,部份則自行舉辦紀念活動。但亦有八大院校組成的社工學聯,發表《社工學生六四聯合聲明》支持燭光悼念,當中的中大和浸大的社工學會,更表明出席維園晚會。

當狗吠火車時~火車不曾停下來過~~~「厲害了,我的國?這事也做的出來,丟不丟人」狗吠火車......
「六四」 29週年:真相、遺忘與分化 BBC特別報導

1989年6月3日夜晚,槍聲和喧鬧聲響徹了仲夏之夜的北京。大批軍人,四面合圍進入城市中心地帶,坦克隆隆,傾軋長街,血跡滿地,一個平凡的日子變成歷史的分界點。

29年過去,仍有人記得那一批人的血淚和勇氣,記錄、追逐未解的真相,也有人無意或刻意選擇了遺忘與淡化。

傳統的觀念認為時間相隔越久,歷史真相就越有機會水落石出。無論這樣的觀點是否正確,至少在「六四」這一事件上,每當週年紀念日,都會有或多或少的新的信息或觀點會被公布於眾。
鄧小平的「政變」

今年「六四」天安門事件29週年前夕,中共元老李銳的女兒李南央在《紐約時報》中文網發表對前中共總書記趙紫陽秘書鮑彤的採訪,再度引發對歷史真相的討論。

鮑彤在訪談中稱,當時最高領導人鄧小平,正如前領袖毛澤東一樣,最為關心的是其身後的政治遺產。根據目前掌握的資料仔細對比可以得出結論,由於廢黜胡採用了「黨內生活會」的非合法程序手段,留下後人詬病的口實。胡耀邦去世不久,鄧小平就已經擔心趙紫陽會在將來推翻他廢黜胡的決定,成為中國的「赫魯曉夫」。為了要讓趙紫陽下台,鄧小平精心布局,不僅積極促成對學生運動的鎮壓,也達到了廢黜趙紫陽的目的。

在他的分析中,趙紫陽在胡耀邦去世後的一次政治局常委會的話讓鄧小平警覺,「胡耀邦是我們黨的領導人之一,他去世了我們大家都很悲痛,我們黨自己在哀悼耀邦,我們沒有理由不讓學生哀悼」。

鮑彤認為,自始至終,「六四」的主導者就是鄧小平一個人,是鄧小平為了保存自己百分之一百布爾什維克的歷史定位而「個人謀劃的、矛頭對著趙紫陽的一場政變」。

在這之前,也有政治學者提出過類似觀點。早在2010年,多年研究中國政治問題的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政治系和歷史系教授吳國光在《李鵬「六四」日記》導言中說,根據日記中的信息及其他資料,他研究得出結論:「四月二十三日晚上,而不是等到四月二十五日上午,已經有超乎李鵬的政治權威,針對學潮做成了重要決定,確認學潮為『反革命動亂』,並要求當時主持政治局常委工作的李鵬立即採取強硬方針。我認為,這一政治權威,只能來自鄧小平。」

「李鵬此書明確透露,鄧小平是一九八九年北京部分地區軍事戒嚴的提議者和決策者(『五月十七日』一節),也是六月三日天安門「清場」方案的最後批准者」,吳國光寫道。

美國漢學家林培瑞(Perry Link)近日對BBC中文表示,鮑彤為研究1989年天安門事件提供了重要的新分析,鄧小平可能確實如他所說操縱了這次抗議活動。

他還表示,無論鮑彤的分析是否凖確,三個基本的事實沒有改變:「1)鄧小平下令屠殺;2)屠殺的目的是為了確保獨裁政權繼續統治;3)整體來說,目的達到了。」
封殺

一篇文章雖然引發對真相的追逐,但對於抗爭者們來說,「六四」是在中國內地難以公開討論的話題,真相更是難以企及的事情。

中國官方將「六四」事件描述成「1989年政治風波」,稱極少數人自由化分子以悼念原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為借口,進行反黨、反社會主義的活動。 當年《人民日報》著名的「4.26」社論仍然被官方認可:「這是一場有計劃的陰謀,是一次動亂,其實質是從根本上否定黨的領導,否定社會主義制度。」

紀念「六四」的活動在內地被禁止。2014年「六四」25週年,北京電影學院教授郝建在家中舉行紀念「六四」研討會,但是三日後數名與會者被刑拘,包括郝建本人、哲學學者徐友漁和維權律師浦志強等。2015年,浦志強因煽動民族仇恨罪和尋釁滋事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三年。

BBC特別報導

按這裡檢視網頁
當狗吠火車時~火車不曾停下來過~~~「厲害了,我的國?這事也做的出來,丟不丟人」狗吠火車......
真相是什麼只有當年那個時空的那些人知道
其餘的

靜觀貴國往後的發展

沒事~沒事~我是路過打醬油的~

為何六四事件~在中國沒能設個網站~讓中國人也可以討論一下~
蔣經國時代是威權統治,也幹過很多壞事,但是過去的民調都被認為是對台灣最有貢獻的總統!

中共也是類似的情況,過去30年,中國的經濟成長迅速,人民生活大幅改善,獲得大多數民意的支持
而且六四跟現任執政者無關,一般人民根本不在乎六四

另外大約15年前我在國外旅遊時,碰到一位在旅館打工的大陸留學生,他主動跟我談六四,說他支持鎮壓,否則中國很可能像蘇聯解體.......不要忽略民族主義的力量!
很多人看歷史都是以自己所處的當下去看過往的事

價值觀與道德觀卻是隨著時間在轉移

某些人一直在提光復初期到解嚴之間發生的事
用現代的價值觀
去評價過往的事

光復初期到國民政府敗退來台這段期間
甚至到民國50年代
總是被某些人稱為白色恐怖時期
但這些人總不願意去客觀的提當時的時代背景

國民政府敗退來台
日據時期皇民化遺民的殘餘勢力仍在尋求推翻國民政府重回日本懷抱
期盼繼續享受僅次於日本人的特權待遇
期盼繼續菸酒糖鹽專賣利益
而這些日本台裔皇民就是今日台獨的濫觴

而對岸的老共
挾大勝之餘威
喊出血洗台灣,解放台灣
謝雪紅則成立27軍
與島內反對勢力結合
並結合對國民政府由期望轉為失望的學界與知識份子
希望武力推翻國民政府

老美也沒閒著
CIA希望把台灣地位託管化
除了在舊金山和約搞小動作
從日本歸還台灣
變成日本放棄台灣
還好中日和約在舊金山和約之前簽訂
否則以當時國民政府亟需美英支持情況下
說不定台灣地位託管化真的就成為事實

老美另一方面支持台獨勢力
希望藉台獨勢力推翻國民政府
更蠱惑非蔣系將領
希望由內部推翻老蔣

如果你是當時的國民政府
你該如何自處、如何行政
是坐以待斃,還是寧殺錯,不放過
先穩定政局,再徐求發展

老共的64也是如此
事情發生當然有傷亡
老頭當年也是中正紀念堂上送報紙物資支援空飄的一員
但就事後諸葛的角度來看
老共的處置
在30年後的今天來看
或許當時不得不的處置
所換來的發展是值得的

更何況
不管是茉莉花運動,或者是香港雨傘運動
或是大腸花運動
老頭肯定一定背後都有相對應的外國勢力支持
畢竟西方國家最擅長的
就是分裂或分化他國政權
南北韓怎麼來的
曾經的南北越怎麼來的
現在的海峽兩岸怎麼來的
如果有人說64有外國勢力介入
老頭也會相信







有命算到沒命專家 wrote:
為何六四事件~在中國沒能設個網站~讓中國人也可以討論一下~


二二八事件現在在台灣可以公開討論。但是實話實說,二二八討論了那麼多年,台灣社會在這個問題上達成共識了嗎?這個事件造成的裂痕被彌補了嗎?
遺憾的是:二二八事件造成的裂痕不但沒有被彌補,反而被進一步撕裂。
因為二二八事件的討論已經脫離了追溯事實真相,吸取教訓,避免再犯的本意,而是淪落成為政黨相互攻擊的政治工具。很多人說起起二二八時,都受自己所持政治立場的影響,刻意放大自己所支持一方的正確的一面,而故意忽略錯誤的一面。使得對二二八的討論最終淪為無休止的口水戰。
六四事件其實也有類似情況:整個事件中,政府和學生各有對錯,其實沒有哪一方是完全正確的。
如果現在就開放討論,那很快就會像二二八一樣,認為政府對的人和認為學生對的人相互罵戰,其結果就跟現在01版差不多,大家很多時候根本不是在講事實,擺道理,而是相互罵來罵去,鬧得烏煙瘴氣。
當然六四不是不能討論,等以後它徹底不再政治敏感時,自然可以拿出來討論。
就像現在大家都可以討論玄武門之變到底是李世民的英明還是陰謀一樣,因為不管怎麼討論都不會對社會和政治造成影響了。
  • 2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