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

愛三與弓三的部署的後續發展與戰略考量

Charlie2020 wrote:
台灣的防禦作戰最大的幾個好處之一就是中央山脈! 3200公尺高等於10000英呎高,如果比預是預警機可以固定在那,而且可以是幾十架定在那裡! 不必降落,也不必加油,最屌的是可以遙控,不會有人命損失! 天線種類何其多,有許多種天線也就是幾條金屬線掛在那!
你根本找不到天線,那你怎麼摧毀它!
只會掰沒用的!! 要懂很多軍隊運作,軍事雷達運作方式與原理才能在軍版說話!!...(恕刪)

天線不是掛在那就好
平時需要人員維護看守
不可能在人員難以到達的地方
要發現隱密設備的方法太多了

比如偶工作上就常用到一個東西
也許老共過去沒想到這裡被偶點破
就暫時不表...

機動式設備還有得躲
固定式設備千萬不要賭對岸不知道
鼎 鑊 甘 如 飴 求 之 不 可 得

Gugugu wrote:
天線不是掛在那就好...(恕刪)


你知道它可能的位置 跟你知道它確實的位置 打起來是兩回事
後者可能你打個十幾枚會讓你擊中或擊傷..
前者就算你打了上百枚貴森森的對地導彈 天線及雷達站可能還能運作...

今天你是中國你會認為哪種比較可能? 這是可以冒險矇著眼睛猜的?

愛三導彈的發射車是可與控射雷達相隔一段距離佈署的(之前看到的新聞是說大約30km的距離)


等於可以把導彈發射車向前佈署到遠離雷達的位置,或是把雷達佈署在導彈發射車後方30km的位置

方圓30平方km的範圍,需要投擲多少數量的子母彈,來確定保每寸地都被犁過一遍??

更別提台灣共有9個連的愛三導彈,中共要耗費多少遠程導彈數量??

另外還有弓三/弓二要打,這樣算下去,我擔心中共的遠程飛彈恐怕先不夠了~

cche1079 wrote:方圓30平方km的範圍,需要投擲多少數量的子母彈,來確定保每寸地都被犁過一遍??
更別提台灣共有9個連的愛三導彈,中共要耗費多少遠程導彈數量??
...(恕刪)

看一下愛國者陣地都在哪
按理論愛國者在30km半徑內分布
一個連就涵蓋整個桃園以北的台灣

實際上擠了三個連彼此距離還滿近
活動可能範圍好像沒你想的大
鼎 鑊 甘 如 飴 求 之 不 可 得
請問C大, 愛三的射控是否有無可能與天弓三的長山滙整?
Gugugu wrote:
看一下愛國者陣地都...(恕刪)


天弓、愛國者都是防空飛彈,
也要你能飛的進來,才能炸,

天弓、愛國者不是無敵的,
那解放軍的炸彈也不是無敵的.....

又一無限輪迴~

0818mikeyou wrote:
愛三的射控是否有無可能與天弓三的長山滙整...(恕刪)


以現在的情勢,美國沒有道理要將愛三的射控Protocol交給我們! 因此愛三與弓三是無法匯整!!只有分別控制!

有些人太小看天弓二型導彈所以我把一些資料放上來
弓二飛彈,先期型在1996年就開始佈署,後期型2000年佈署,20年前我方就用有比HQ-9更好的飛彈,那時的HQ-9還在開發中,HQ-9B是半主動導引2008才開始佈署,HQ-9C才做到具備雷達主動導引已經是2012年以後的事了! 老共的防空飛彈系統落後台灣約10年!!弓三的量產延後到這麼晚實在很難想像真正原因!! 到底是政治決定,還是雷達研發的拖延還是其他因素??

天弓二型在1997年開始量產,並在2002年的漢光演習首度對外公開實彈演習[1],但媒體曾傳出因美國斷料的緣故而導致量產困難[2];弓二在速度、射高、射程上均有顯著提升。早期公開的天弓二型為兩節式彈體,較天弓一型稍大;量產型藉由微電子技術進步之賜,導引艙段大幅縮小,因此在彈體規格沒有太大變動下,仍大幅精進性能,包含射程、射高、主動雷達導引等技術均導入天弓二型飛彈,也不必再透過CS/MPG-25照明雷達進行末端照明,僅需以長白雷達做中途導引修正。

以下copy台灣新聞周刊 http://www.newtaiwan.com.tw/bulletinview.jsp?bulletinid=76606
陳宗逸 2008/01/24 第618期
空軍司令部指出,近年來中國解放軍不斷獲得高性能第五代戰機,包括Su-30MKK與殲十戰機,已帶給台灣空防巨大壓力。根據消息來源指出,從去年十一月的中國空軍東南沿海轉場大演習後,直衝台灣西北部而來的中國先進戰機機群,有數量增多的趨勢,甚至有「空中塞車」現象。而面臨中國戰機機群不斷向海峽中線逼近的壓力,直接面對的,就是位於台北縣三芝的天弓飛彈基地。

此次開放的三芝飛彈基地,隸屬於空軍九五一旅六一一營第一連,配備有由台灣中科院自製的天弓一型與二型防空飛彈。最引起外界注目的,是至今尚未曝光過的天弓二型飛彈地窖發射陣地,這些發射管全部深埋在三芝基地的堅固堡壘之內,類似美國的洲際飛彈發射基地。

更引人注目的是,在一九九六年台海危機發生後,中科院緊急將天弓二型防空飛彈改裝成射程六百公里的天弓二C型地對地戰術彈道飛彈,外界曾經稱此飛彈計畫為「逖靖╱狄青」,但未經軍方證實。這批改裝的地對地飛彈,即可能就近部署在三芝飛彈基地裡面,與天弓二型防空飛彈混合佈署在垂直發射管內。一旦開戰,三芝陣地的地對地彈道飛彈,可直接攻擊中國東南沿海,是屬於台灣國防復仇武器的重點,比剛剛被證實的雄風二E型巡弋飛彈還要敏感。

值得注意的是,軍方雖然開放地窖式發射管讓媒體參觀,卻嚴格限制不得拍照,參觀媒體都要簽署保密切結書,這是以往罕見的大陣仗。透過目視觀察台灣特有的地窖飛彈發射室,四枚飛彈為一個發射單位,可經由台灣自製的快速裝填器,在戰時迅速更換飛彈發射管,發射之後再裝填的時間縮短到二十分鐘左右。每個地窖式飛彈發射口,明顯大於制式規格的天弓二型飛彈發射箱,未來也有可能佈署體積更大的新式飛彈,具有改裝彈性。至於佈署甚麼樣的新式飛彈,軍方三緘其口。

除了天弓飛彈外,此次軍方也向外界公開台灣自製的長白相位陣列雷達。長白雷達是天弓飛彈的重要耳目,偵蒐範圍高達三百公里以上,可以涵蓋中國南京軍區浙江、福建等地的二砲部隊駐地,具有多目標同時接戰的能力。長白雷達也是中科院自行研發的國產相位陣列雷達,由美國提供神盾雷達的技術改良而來,屬於世界獨特規格的台灣陸上神盾雷達。此外,以往少見的天弓飛彈照射雷達,也一併曝光。

台灣空軍部署天弓飛彈陣地,與世界各國不太相同。因為屬於長距離接戰的固定式發射陣地,飛彈的發射基地與長白雷達的接戰中心,是分屬於兩個不同的基地,飛彈發射基地靠三芝北部濱海區,而雷達與接戰中心則靠南方,兩者距離將近四至五公里左右。採取雷達與飛彈發射管分離式佈署,也有生存性的考量,由於飛彈基地採固定式設計,戰時可能面臨中國方面的空中反輻射攻擊,包括巡弋飛彈、無人飛機與彈道飛彈,都會鎖定天弓基地為第一打擊目標,分離是佈署,也有生存性的考量。

天弓二型飛彈的陣地,目前台灣共佈署有六套,三芝基地負責有保衛大台北空域的責任,與南港、新店、林口、萬里等地的愛國者PAC-2+飛彈相輔相成。愛國者飛彈陣地已經多次向外界展示,機密等級不高。但是天弓飛彈陣地則非常機密,軍方不輕易向外界展示。天弓飛彈為台灣獨特規格的防空系統,佈署在馬祖東引的天弓飛彈垂直發射基地更是敏感,一舉一動更引起美國的關注,為台灣國防的最後防線。
abc047 wrote:
天弓、愛國者不是無敵的,
那解放軍的炸彈也不是無敵的.....
又一無限輪迴~...(恕刪)
Charlie2020 wrote:
有些人太小看天弓二型導彈所以我把一些資料放上來
天弓二型飛彈的陣地,目前台灣共佈署有六套,三芝基地負責有保衛大台北空域的責任,與南港、新店、林口、萬里等地的愛國者PAC-2+飛彈相輔相成。愛國者飛彈陣地已經多次向外界展示,機密等級不高。但是天弓飛彈陣地則非常機密,軍方不輕易向外界展示。...(恕刪)

國防部自己的報告
開戰初期幾天防空飛彈就被消滅

那個非常機密的地方好像在這裡
https://www.google.com.tw/maps/@25.2327133,121.4919985,335m/data=!3m1!1e3
鼎 鑊 甘 如 飴 求 之 不 可 得

Gugugu wrote:
國防部自己的報告開...(恕刪)


對啊! 您就繼續這麼想吧!! 開戰第一天,這些飛彈不用去攔截你的飛機就直接被彈道飛彈幹掉!
而且一個不剩,我相信有這種推論的話,老共的第二波彈道飛彈都無法裝上發射車,因為發射車都被巡弋飛彈100%幹掉了!!一個不剩!!
  • 2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