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腳阿喵 wrote:不過雙發的缺點的確是存在著 空軍堅持要雙發是因為不想要出現寡婦村。F-104當年有多慘書上都有寫。至於雙發的問題空軍不是不知道,我想會用適型油箱處理。總之,新的IDF2應該不會現有的IDF輕
做雙發不是安全問題,主要是現實能力問題譬如F35以來說,同樣四萬磅推力美國可以用一顆F135解決,但其他國家(包括歐洲)沒辦法研究大推(至少25000磅,推比8)的難度與花費,遠高於中推及小推高推比的大推力發動機,對葉片材料的強度要求條件更為嚴苛,還要解決葉片末端,氣流超音速臨界的流體設計問題,所以,世界上願意捅大推這個馬蜂窩的,只有美俄,現在多了對岸也所以...拿TEF-1042來嘲笑太行,其實是外行....
cckm wrote:..IDF雙發設計部份原因恐怕是發動機推力不足.(恕刪) 不是,是F104單發機摔怕了,老美當初只有設限戰機總推力(最大起飛重量)。不過辦法是人想的,聽說有留後門,不然IDF怎能常常滿掛起飛?當然老美也不可能讓IDF性能超過F-16,不然要怎麼賣你?
台灣人可悲呀 wrote:空軍堅持要雙發是因為不想要出現寡婦村。F-104當年有多慘書上都有寫。...至於雙發的問題空軍不是不知道,我想會用適型油箱處理...(恕刪) F-104並不是因採用單發,而成為寡婦製造機.雙發的F-5E/F及AT3,若接近使用壽限,一樣時有空難發生.主要是F-104沒被授權生產,想自行延壽較困難,加上缺乏備料,及中後期引進的都是各國退役機.例如:日本的F104J因料件規格不同,許多零件無法混用,維修困難.德國已警告其J79發動機封存己久,但空軍仍然交付部隊使用.種種不利因素匯聚,才使得F-104事故不斷.-----隱形戰機得有內置彈艙,若再加上適型油箱.體型更腫+增重>氣動阻力增加>推力得再提升>油耗攀升>增大油箱>更腫更重...
認識IDF的心臟:TFE1042-70型發動機及其家族其實看看以上連結敘述,台灣IDF的引擎其實沒這麼不堪,台灣自製隱形戰機也並非從0開始,教練機和隱形戰機可以一起執行,維持自製戰機生產線~08.TFE1042相較於其他軍用渦輪風扇發動機有哪些特點呢?首先TFE1042採用模組化設計,全發動機共分為「風扇」、「前機架」、「壓縮器」、「燃燒室」、「高壓渦輪」、「低壓渦輪」、「後燃器」及「附件齒輪箱」等8大模組,除了提高後勤維修及更換的方便性外,並留下往後修改或升級的彈性空間。另外,TFE1042比其他軍用發動機更早配備了FADEC(Full Authority Digital Engine Control全權數位發動機控制系統),這個系統係用電氣訊號的方式接收節流閥角度、飛行速度、飛行高度等資料後,決定供給發動機的燃油流量以及其他所有發動機的控制作業,呈現出來的優勢除了可以在任何空速下(-160節至極速)維持發動機運轉外,另外就是加減速反應極佳,從慢車到軍用推力僅需4秒、至最大推力僅需5秒,為同類發動機裡表現最優秀。最後TFE1042的抗鳥擊能力相當優秀,因為當初計畫是源自於TFE731,而TFE731是經過FAA認證的商用發動機,通過嚴格的抗鳥擊檢測,而TFE1042也延續這項特色,其抗鳥擊能力達1.5 lb(0.68 kg)相較於F404無任何抗鳥擊能力、RM12(瑞典改良版F404)的0.5kg抗鳥擊能力更為優秀。鳥擊測試情況如下:小鳥(1/4 lb,ex麻雀)以270 ft/sec(296 km/hr)速度吸入發動機,推力損失25%以下。中鳥(1.5 lb,ex鴿子)以270 ft/sec(296 km/hr)速度吸入發動機,葉片無損傷。大鳥(4 lb,ex蒼鷺)以460 ft/sec(504 km/hr)速度吸入發動機,無破壞性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