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藝君子 wrote:
最有名的例子就是雷伊泰灣海戰, 日本在捷一號作戰中, 小澤好不容易把美軍特遣艦隊的主力引誘到遙遠的北方, 第二艦隊的栗田健男卻在雷伊泰灣前退卻, 喪失了殲滅美軍登陸部隊的大好機會. 如果按照某位哈日派網友的說法, 日軍的堅強意志應該會驅使栗田健男勇往直前, 戰死方休, 怎麼會在這麼重要的關鍵點退卻了呢?...(恕刪)
談虛擬的歷史, 很難有結論. 就像這場戰役, 有很多偶然與巧合,
誰知道會發生了什麼關鍵的事, 造成局面的變化.
栗田健男調頭了兩次, 一次是神來之筆,
讓海爾西放過了他, 跑去追小澤,
讓已經損失武藏號戰艦等的他還能重來一次.
另一次讓他背了罵名.
要是有那種戰死方休的精神,
第一次早就像一衝到底的西村艦隊一樣完蛋了,
別說什麼殲滅美軍登陸部隊.
其實這兩次他都沒有收到任何情報,
沒有小澤的情報, 也沒有對方部署的情報,
誰知道他怎麼決定的, 他自己也不清楚吧!
但是日本海軍本質上就沒有絕對死戰到底的精神,
大部份的軍艦都是重傷了, 能跑回家的, 就脫隊跑回家,
連大和號去沖繩那種無望之舉,
加的都是來回份的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