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自製武器 先把國防部自己改革好 軍種之間鬥爭那麼嚴重 動不動就砍案子 政黨也是最近台灣政府又砍掉了兩個東西 一個叫小型衛星發射載具 一個是福衛六號 這都鮮少人關心但這兩個東西卻是邁向國防自主一大關鍵 關係到台灣自己的軍事衛星發射 還有衛星定位系統理由是 未來太空發展與國防軍事要完全脫勾 這種話聽的下去嗎? 政府照樣閉著眼睛把它砍掉預算才八億而已!有人在乎嗎?潛艦自製 時程長達20年以上 30年都算正常 這種東西不是幾任部長和總統 除非有高度共識否則終究只是議題 真要做了 最後還是變成預算消費 做到後來又把它砍掉 所有成果付諸東流
的確!台灣十多年前有不錯的反飛彈/反飛機導彈人才。現在那些人好像都退休拿18趴養老去了。火箭技術與飛彈都是息息相關的。成功大學的探空火箭就是天弓飛彈改的。與其花大錢去發展永遠都造不出來的潛艦,倒不如持續改良反飛彈技術。或是自己發展火箭載具與衛星(小型的)。
台灣潛艦自製,關鍵是要做一款什麼水平的潛艦?如果說拿海獅作為模仿對象,未免過於落後,艦體從設計上和現代潛艦差別太大,造出來沒有使用價值,生存能力很差。關鍵是找一款比較經典,具有一定使用價值,並且難度不大的潛艦作為參考對象。比如中國就用俄國的R級作為最初學習自製潛艦的參考對象,研究并改進了30多年,才推出完全自己研製的潛艦產品。
lab2010 wrote:台灣潛艦自製,關鍵是要做一款什麼水平的潛艦(恕刪) 應該還是會在美國的協助下, 提供相關的技術和各項設備, 自製傳統動力的潛艇,免的到時候發生使用呼吸管時, 切錯閥門, 造成全艦人員 RIP 的憾事
kolovos wrote:的確!台灣十多年前有...(恕刪) 不是造不出來,而是有沒有錢的問題。以目前台灣研發的實力,要甚麼都可以,關鍵還是在於錢,有錢賺就有人會去做。台灣每個人拿一塊錢出來才2300萬,小國要做長期研發的困難點就是在於這裡。市場太小,花天文預算把大家的口袋都弄鬆了只為八艘潛艦,過不了關的,除非像大陸當初研發核潛一樣,寧要核子,不要褲子,況且大陸人口跟市場都比台灣大幾十倍。小國的難處就在這裡,成本永遠比別人高。台灣如果像巴西一樣發展軍火工業不知會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