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轉換你是台灣,會笨到連反擊都不會嗎.
以1996年台海危機,就已經是逐層的戰備升級,守方也作了不少的準備,而且開戰前的種種跡象,預警及情報都不難作先手.
或許你先瞭解戰備等級的區分,才不會不知所云.
無人機殲6/7作自殺式飽和攻擊,事實上存在不少問題,台海空域空間有限,雙方戰機容納量約120架,也因此殲6/7無人機只能分批飛來,時間也足夠讓守方分批擊殺,而且這種笨重的無人機還會壓縮其它戰機的起飛也佔用了其它作戰資源,日常維護與正規戰鬥機別無二致,整體維護成本高,而且放飛的速度慢,不符合作戰效益.
也容易用簡單的防空機砲或戰機上的機砲處理掉,這種低成本改裝的無人機,也最容易受到電子戰干擾.
至於電磁脈衝彈,如果是核爆的,需先瞭解中共核政策及白皮書.
如果是非核爆電磁脈衝彈,它的爭議不少,存在了不少盲點,如果防空飛彈或反艦飛彈配備非核爆電磁脈衝彈頭,只要飛彈在目標附近爆炸就可有效損壞敵軍戰機、艦艇上的電子組件,使戰機墜地,艦艇癱瘓。如果將非核爆電磁脈衝彈這種科技運用在反輻射飛彈或反飛彈系統上,更是軍事科技的重大變革。但是至今仍未聽聞有配備非核爆電磁脈衝彈頭的地對空、空對空飛彈、反艦飛彈及反輻射飛彈。
而守方在電磁脈衝彈的防護上,其軍事要地也有脈護計畫已經實施.
不管是核爆非核爆或焦土戰術,造成大量平民傷亡,交戰雙方固然會以「攻擊軍事目標造成的附帶損害」來合理化軍事行動,但無法區隔平民或軍事人員卻是事實,都有違反日內瓦公約增修第一議定書的「平民豁免權」,任何武器都有傷害,也不應該輕信所謂「非致命性」而隨意濫用。
遠火的精度來自於北斗衛星+INS輔助及境內的校準站修正來的,飛到台灣上空沒有地面校準站其精度會發散,也有機會受到干擾,而遠火末端制導並非是東風系列彈道導彈的高機動末端制導,遠火能末端制導的也是屬於少數彈種.
守方反擊時飛彈具有電子反反制功能,當然是看矛與盾誰強了,射完飛彈雖會暴露位置,但要抓到它還沒那麼容易,車輪式的機動,幾乎能隨時快速撤走,這並無困難,而攻軍的導彈離架之前,別忘了還有射擊前的準備時間,並不是馬上就能發射.
每種方法確實都有其破解之道沒錯,而戰事的成敗,也不是一個方法就能夠獨佔,就如同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
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吾以此觀之,勝負見矣。
https://zh.wikipedia.org/wiki/台灣海峽飛彈危機
https://zh.wikipedia.org/wiki/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https://blog.xuite.net/naijih/twblog/148052983-兩岸的電磁脈衝交鋒
https://kknews.cc/zh-mo/military/823kzgq.html
https://jmqmil.sina.cn/ifeng/doc-ifyixcaw4628445.d.html
ching686755 wrote:
同樣轉換你是台灣,...(恕刪)
先手的意思,就是你先要承受我的第一擊,這才叫先手。
你能提高戰備等級,又如何?
戰爭就是欺敵的藝術,麻痺對方的警覺性,猜錯攻方的意圖。
其中一些成功的例子,例如二戰德軍的閃擊戰,日本的珍珠港之役,以色列的六日戰爭等,你以為當中的守方就沒有戰備等級嗎?
無人殲6殲7有幾多問題都好,作為一次性自殺攻擊可用來消耗防空導彈,當中更可混入有人機,加上電子壓制,便可令你們的雷達過載。
遠火的精度比導彈弱,但還是制導級的武器,以量補夠加上攻擊不需太精準的目標,例如營房,已很有用。重大目標,當然是用東風。
至於你的"車輪式機動隨時快速撤走",能有多快? 你的愛3弓3可以射後不理嗎? 能快得過無人機找到你?
Derek2025 wrote:
先手的意思,就是你...(恕刪)
先手的定義見仁見智,是一個積極攻擊的概念,套用一句老話"先發制人",視情況而言,只要你是先手,敵人就得處在一直防禦你攻擊的狀態,而若你是後手,只要相準時機爭為先手,原先處在先手的人也會不得不防禦你的攻擊。
而提高到最高戰備,進入緊急狀態,就會動員全國備戰,代表著有充分的準備能量,包含反擊能力,
國防部長嚴德發今年2月25日: 國軍有「先發制人」的能力,但他強調,「我們絕對不會發動『第一擊』,而是『重層嚇阻』」。而目前8年內退伍的後備動員兵力約90萬人,常備部隊則有20萬人。
拜現在的科技及方便,別太幻想攻方在守方毫無任何準備下進行攻擊.不管是1996年台海危機的實例,層層徵兆及各項指標的判斷,守方的情報及諜報,尤其是解放軍長期缺乏實戰經驗下,發生的機率更是微乎其微.
欺敵的藝術,在開戰前的欺敵上,各項的指標都能作判讀及排除,這並不是問題.
除非只有一種可能會發生,那就是準備不充分下進行,只要你準備越充分時間就越久,守方自然更容易明白.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就是徵兆, 而這只是一小部份, 其它請參考以下文章.
https://buzzorange.com/2018/02/02/before-china-attack-taiwan/
至於成功的案例
閃電戰,德意志國防軍在二戰中大規模運用此戰術,對波蘭、法國和蘇聯的入侵非常有效,但在此之後失去優勢,因為閃電戰需要後方快速補給,中間夾著台灣海峽,要如何快速補給?而且閃電戰的前提是制空權,在第一擊後取得制空權都還是變數.
而珍珠港事件,雖然第一擊造成了不少損失,但由於日本先戰後宣的行動,導致美國公眾輿論憤怒不已,全國自孤立主義轉為支持參戰間接激發了美國人的士氣,導致軸心國最終滅亡.
以色列的六日戰爭,阿拉伯聯軍是如何敗的?他們最大的敗因,就在輕敵,自詡軍隊規模眾多就足以威懾對手,他們似乎沒有完整的作戰計畫,完全沒有評估以色列先期攻擊的可能。
你認為台灣是軍隊規模眾多的一方? 守方一直都認為攻方是第一波攻擊的角色在作模擬的.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70605004585-260417?chdtv
無人機殲6殲7,前提是台灣空域有限,而且這種笨重的無人機還不需要用到昂貴的防空飛彈.
"車輪式機動隨時快速撤走",能有多快?
彈箱降下,液壓支腿升起,剩下你家的汽車從上車到轉動鑰匙能有多慢...Orz
你的愛3弓3可以射後不理嗎?
愛3跟弓3是防空能量,不是反擊第一波的機動飛彈車,而無人機也得先經過層層的防空陣地.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