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了百多輛後 作為首都周邊反登陸 衛戍的主力 在零附件補保體系中的地位 一定是僅次攻擊直升機.排前的...
錢就這麼多 預算排擠下 M60的補保能量將受到影響 現有老60的待料是否浮現問題?
是否會開始汰除部分不堪修護停用嚴重的M60?
還會往下影響到哪些裝備的採購建案?會調整編裝?
零附件的補給品項也複雜 更多了
多了一種新裝備 陸軍保修的能力要更加強 戰甲車的妥善待過營二級參4的心中都有答案
還有很怕死的老共 近10年內登陸演習演練都搞3棲模式 完全無恥的山寨老美的方案在中國化小改
登陸船團近岸前 一定要確保電磁權和制空優勢 不然不敢登陸 就那點家當輸不起啊
登陸前 飛機 無人機 武直 火箭彈 各式火力先犁幾回登陸區
拔掉守軍灘岸火力點 防禦陣地 順便掃雷 儘量清除守軍為改變登陸場地貌所設的各式障礙
同時火力延伸到守軍後方的砲兵陣地 消滅守軍重火砲的反舟波射擊企圖 及守軍後方反擊預備隊集結區 以確保登陸舟波上岸後迅速
向內推進鞏固 並能搶時間會師後方直升機降 有成功搶佔地形交通要點之匪軍
並迅速推進以儘速搶佔港口 重要橋樑.城鎮....等
對於蒼蠅般討厭的守軍攻擊直升機 阿共也藉演習時運用自家武直模擬找破解方法中
所以M1要發揮作用 必須先預想有空中威脅與敵軍火砲等狀況時
怎麼能不被敲掉 而安全地在灘岸陣地打砲?還有跑來跑去時?加油補彈時?
若共軍登陸向內推進 國軍已經進入與共軍城鎮戰 那表示共軍已成功登陸並建立 油 彈 保修 等後勤的支援保障能量
那共軍的武直與無人機就四處飛 國軍的野戰防空有 但是旅編裝或軍團防空單位能否確實涵蓋到作戰地境內?
最後英明睿智的王立法委員說守軍一發火箭就送阿共戰車掰掰
真是糟糕 這樣就也提醒共軍也趕快配發火箭 好一發也送守軍的掰掰 一發不死再加一枚 畢竟守軍目前是老60啊
sogo5370 wrote:
我已覺得陸軍需要更換...(恕刪)
不過即使M1A2比較重,但機動性比M60好太多了,更不用說其他配備,均屬世界頂尖!
無「車」能及!M1A2堪稱地表最強
軍事專家游昇勳在三立政論節目《鄭.知道了》中表示,M1A2擁有人類戰車史上從未被突破的紀錄,就是已經連續作戰了20幾年,從1990年代的沙漠風暴到現在的反恐怖作戰,從原來的M1改進到M1A1,之後再進化成M1A2,因此被稱為地表最強的戰車,它在火力、平衡力等各項指數上並非最高,但在平均指數上相當高,有一項指數是全世界戰車無法比擬的,就是「戰場存活率」。除此,游昇勳也提到,若台灣派出M1A2對戰中國大陸的99式主力戰車,台灣的勝面恐怕會大很多。
News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