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國防部證實 與美洽談採購M1A1戰車

--------------------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
若說是交戰區域是大片平原或是陸地, M1A1 真的是沒話說, 不買是笨蛋.

若以台灣正常岸防,敵軍在第一時間一定會對岸邊進行飽和攻擊,我不認為有任何一種戰車能在那種攻擊下存活,就算沒爆也會嚴重受損.
所有的砲陣地也都可能會受到類似的攻擊,甲車雖然不耐打,至少可以承載步兵並且快速移防至掩體,等後反擊.

甲車和戰車一定要搭配才能有100%的表現,只是若國軍只重主力坦克,輕乎甲車這一塊,我覺得是很可惜,M1A1在這種情境下,到底能發揮多少,我個人是存疑的.不是M1A1不好,而是舞台不是哪麼恰當.

用坦克當岸砲做反舟波射擊.只能是在我軍取得海空雙優勢的情況進行下(敵方戰艦無法對灘岸攻擊,空軍也無法執行炸射).
若無法達成取得海空雙優勢的情況,只能用長程火砲如工蜂火箭,雷霆2000 和 M109-A2/A5/M110 進行反舟波射擊,阻斷並殲滅灘頭或是渡海中的敵軍.

正常情況下,躲過反舟波射擊並存活下來的敵軍,其裝備及火力,用現役坦克應該足以應付,就算是要買M1A1來替換舊的M41/T48或是M60A3. 也不需要全買坦克, 應該也要替換甲車,增加步兵存活率和提高快速部署能力.

tn1132001 wrote:
也不需要全買坦克, 應該也要替換甲車,增加步兵存活率和提高快速部署能力. (恕刪)



國軍不是已經有了
雲豹
+
悍馬
+
M113A1
天災人禍我們避免不了,但車輛主被動安全,我們可以有選擇的權力!!!

rsteapwos wrote:
海軍艦砲也有相同的...(恕刪)


海軍艦砲?戰車砲當岸砲?現在是第2次世界大戰嗎?
tn1132001 wrote:
若說是交戰區域是大片...(恕刪)

這個說法是正確的
台灣沿海地區
有可能被登陸的地點
附近大多有裝甲部隊
正常而言
到不用待在當地
冒著被岸轟的危險
還有一點
西部海岸通常有
快速道路
部隊一旦上陸
要往南往北
就很難控制
要剿滅可能要動員
數倍的兵力
打贏了
爛掉的還是自己的家園
苦果還是自己擔
不如在海上就結束掉
10610081614 wrote:
是国军拿战车当岸砲,...(恕删)



这个火力表演的成分更大一些,未来的登陆战一定会有战役级的火力支援配置,用装甲战车作为岸防火力分分钟就被远程火箭投送的末敏弹覆蓋了
相信國軍沒那麼笨,買了新坦克卻不淘汰舊坦克,哪來那麼多人事費跟作業維持費。
買了200台新坦克,淘汰掉450台舊坦克,這算盤打起來划算阿。
其實從阻敵於海上可以看出未來的主戰場是在海上
大概是不能接受城市被打爛?當然枱面上不能明講!

從電影衝出封鎖線可以發現,低空飛行的飛機是很危險的F-18 vs SAM
所以共軍取得空優後應該是在高空進行戰略轟炸(如果台灣沒投降的話)

至於灘頭作戰,有一例是硫磺島戰役,讓出灘頭給敵軍進行全島玉碎作戰
比較經典的是諾曼第戰役,戰前隆美爾就指明敵人若成功佔領灘頭,德軍必敗
因為作戰是進攻與防守部隊互相配合的,像人的兩隻手,一手出拳一手收拳(休整)
同盟軍成功建立灘頭堡,攻守兼備,德軍卻因希特勒在睡覺太晚出動甲部隊而失敗
新灣區 wrote:
我其實很懷疑台軍空...(恕刪)


我覺得這是個奇怪的概念

其實還沒空優喪失之前

應該說

空中正在交戰時候,高負荷的情況下你根本沒時間去進行轟炸

海軍進行搶灘是必然的


至於M1A1其實有經歷過城鎮戰~其實表現不差

fishing320 wrote:
相信國軍沒那麼笨,買了新坦克卻不淘汰舊坦克,哪來那麼多人事費跟作業維持費。
買了200台新坦克,淘汰掉450台舊坦克,這算盤打起來划算阿...(恕刪)


沒有計劃全面更換 現有的M60A3或CM11
而是 北中南 三個軍團的四個裝甲旅
各換一個營的M1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