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

看到台船的人說明潛艦的操作系統與設計

NinjaPenguin wrote:
....之前我也經常光顧MDC以及一個美國軍武論壇叫Militaryphotos.net(現已永久關閉). 兩個網站裡面很多如你所說自大心態的"圈內人士", 經常看不順眼別人的發言...(恕刪)


MDC的版霸就讓我想起三師兄,自稱一秒鐘幾十萬上下、騎破爛自行車是因為司機放假車送修錢包忘在車上

以台灣軍隊的形象,這些軍方背景的人也不知道是從哪借來的自信

聽他們說要計算幾條潛艦多大噸位才能達到什麼戰略目標blahblah,你們小學生不會算站一邊去涼快

朋友,聽過九段邀擊嗎?二戰前日本帝國海軍天天在算這個:第一~三段需要幾條潛艦多大噸位在哪個位置伏擊,第四~六段需要幾艘哪一級航艦幾條哪一級潛艦多少基地航空軍繼續迎擊美國艦隊,第七~八段用多少巡洋艦幾條魚雷發射管幾艘潛艦在哪裡繼續伏擊,按照精密紙上推算這時美國艦隊已被削弱多少、日本的戰列艦共多大口徑多少根艦砲可以和美艦隊決戰而勝之....

然後一開戰全都是廢紙,一群舊時代的傻子浪費無數時間資源設計戰術安排演習建造軍艦,然而時代完全不同了,這些思想整整落伍了一個世代

但是那些海軍參謀們一定也是一樣認為他們最懂、老百姓閃邊去

把巨額國防預算交給這樣一個自大卻沒有膽氣和專業、將官/官兵比例世界第一的畸形組織來安排,我真沒什麼信心

whitesox wrote:
MDC的版霸就讓我...(恕刪)
那裏也是我很多軍武知識的來源不過呢,那裏有些人可能消息來源多,看了很多國外的資料(看得懂英文嘛)就有點心高氣傲,對差一點的網友非常不客氣!例如那裏有人非常不喜歡「據姓人士」,也就是說有人引用的消息只要是「消息人士」、「據指出」,就會追問消息來源,一副不削的樣子結果沒幾天他老兄也引用國外沒確認的消息大談特談標準的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盡情歡呼吧!日後自己遭難,請不要怪人無情地訕笑!今日特此紀錄下這一段。
軍方的許多資料也是顧問們做的 這些顧問可都是花了大錢請來的 人家都是玩過大案子的專家

有看過NCIS的大大 應該知道華盛頓NAVY YARD的規模有多大 有好幾千人在那裏上班

單單負責造艦與後勤作業的就有幾千人而這些人有更多來自民間造船與各種研究單位的支援

唉 軍方目前研究的困境很多都是閉門造車有一定的限制 這些學問不是用谷歌或上網就找得到

在裡面玩的人講太多會惹禍上身 能幫忙的不見得可以幫到忙 有時官大學問大 承辦的也無奈

以前有案子好不容易建立能量 若沒有以案養案維持專業的能力 專業的能力是會慢慢流失的

許多人等到可以退休時間到了就離開 這也不是軍方有這類的問題 民間對口的也有同樣的問題
lkk77 wrote:
你說的問題雖然不能說百分之百克服,但機板生產後都會經過測試,不管幾年後臨時要使用,開機先自我測試Pass才能使用,軟體寫一下,這真的不難(每年裝備保養自我測試就可以了)


一個飛彈 or 一個武裝系統

上面的機板 通電 自我開機測試運做 只使 一個系統最基本

就是 通個電 ....... 上面作業系統 會自我測 上面一些系統 看是否正常

但有些東西 測不出來


比方就飛彈來說

1.點火系統

2.導航系統

3.飛控系統

我想上面都有 基本自我測試系統..........那是最基本的通電~連電通了機板~都有問題不能動那還搞啥

重要是

不點火 怎麼知道 "飛彈引擎"..........還可以點火

不點火 怎麼知道 "燃料是否還能用"

不真的射出一個飛彈 怎知道 導航&飛控系統 還能正常運作

若真得 常常這麼 測.........(演習) 這可就花大錢


潛艦 做一台出來~很花錢~ 但是 花更多錢是 前面做的 實驗潛艦

那些做出來 實驗潛艦 都是一直要實驗測試

台船說 可以打造 潛艦 外殼...............焊接

先弄出一台 實驗潛艦 天天到東部外海做出實驗數據 才是真的

要預算 不是幾個人 幾張嘴 幾份報告 就能做出來

連一台 實驗潛艦 都沒先搞出來玩.....都是 空話



此外 為啥 美軍武器 就是比較可靠 耐用度好

原因沒其他...............

美軍 一天到晚 都在演習 一天到晚 都有軍隊在 發射武器

像飛彈來說

武器商做好 備戰了 庫存了...................

美軍 目前一直有 "作戰" 中...................

一般訓練 消耗也可以..............飛彈 就這麼射了

三年後 武器商 又發展同款飛彈 性能更好 又有預算 美軍又買單

那原本 舊的飛彈 呢? 有敵人 就射敵人 沒敵人 就當 飛行員實彈演練 .....

菜鳥飛行員 你就把這幾十萬美金 射出去吧

每每射一顆飛彈..... 就是錢

若是有一顆 沒射出去........ 美軍一定會研究 武器商也會研究 這是難得的機會

趁機抓到潛在問題 或是飛彈那邊有問題

重點你不射.............放庫房 裝飛機 裝起來 都沒不知道.....

等到那天 真正戰爭 要射~射不出來 那就慘


說句題外話

雄三 好用嗎? 一顆............要價 1億台幣

你不射看看 怎知道............ 不是你中科院 國軍 說了算了~

軍演...........嗯~~~~~~~~~~~雄三 射中了靶船~

國人: 嗯~~~~~~~~~~ 國軍有自製武器 進步了 (沒感覺)

上次那個小兵 誤射雄三 還真的 打中 汪洋中的一個小漁船 (應該是真的)

國人: 哇靠......... 這雄三飛彈 還真是神準 (感覺............真的一顆飛彈 1億 這錢值得)


但是做 100顆 雄三 100億 就這麼花了

100顆 都這麼 神準嗎?

要不要 每年 射個5顆 .......... 看看是否 都這麼穩定


中科院 一定想 雄4 下一個升級版....... 難得有這麼好的 研發成果...........

下個 雄4 一定可以在 雄3 基礎上 更加強

這都是要花錢


雄3 是打船的........... 潛艦 我們要拿來做啥 反潛 and 打船........

看來這 雄3 C/P 很高喔........


newshunshan wrote:
我不是念電, 但軍規的電阻是一定有規定誤差多少, 這我知道, 就是用日本京都陶瓷陶板, 再用薄膜方式上純金, 最後切割分裝
這是我知道軍規的電容的作法, 現在應該還是這樣手工做, 這樣就會准
你那種東西是商用


我都是碰 商用

軍規 沒用過..........

軍規 規格 非常非常研緊....................
再說個 題外話

拿研究 發展 潛艦 的錢

那去發展 無人機 這才是重點


無人機 用處太多了~ 你可以派個 無人機 天天 巡邏 釣魚台列島

若做更好......... 搞不好 可以飛到 南沙群島

若是 匿蹤做的好............ 日本 & 對岸 搞不好還 抓不到 這麼小的 無人機

就算被抓到 ................ 不認 也沒皮條................

飛到 對岸領空...........偵搜........... 就算被打下來 也便宜

反正就說 ............... 導航故障..............一路 往對岸飛.......

我也沒辦法~可運作的 空間 太好用囉

因為這是一個 專門設計 "監控" 的飛機

只要不掛上 "武裝".......說他是個 "民用飛行器" 也可以.........

對方 真拿你沒皮條............ 相較

潛艦.......就是 "攻擊性武器"




無人機上面科技 可不少~~可推動台灣 好多產業................

飛機引擎 耐用 續航 推力 效率 都要平衡......... 相對戰機 推到極限 比較合適台灣發研發

通訊...........幾百公里遠 還能通訓 (台灣的 請人~打上去打 衛星~~可以多一些其他用處了 通訊)

監控...........上面 光學儀器 怎麼幾公里上空 看到地面上一個 "書本" 還可以看到 "字"

平時 無聊 可以抓抓 那邊有盜採沙石 盜木 ..................


老美 一堆 無人機 天天在飛.............

一直監控...............代表一直有 "最新資訊" 進來

做為 指揮官 & 決策的人 這是非常重要的.......

戰前 偵搜

戰時 及時戰況

戰後 戰果驗收

用處很大

C/P 超級高.....................不用再派 偵查機 去冒險
skycc wrote:
一個飛彈 or 一...(恕刪)

你講的問題其實軍隊演習,有一部份的功能也是測試一下庫存彈藥測試是否故障,
跟飛機一樣有問題一定會Rework找出問題解決(沒辦法,彈藥要驗證品質就是擊發)
至於雄三,電視有看過1顆是大約1000萬不是一億(一億是剛生產時將研發經費分攤的數字,但第二批以後是每顆1000萬,我想應該只是大約,只有軍方及生產者才知道,也許還包含重複使用的發射設備及訓練費用)但自製絕對是比較便宜
軍費是一個國家的尊嚴的保障,我也期望世界和平大家都不生產軍火,但這不可能,路上就會看到強欺弱打打殺殺,買點事前保險比較實在

發展 潛艦,其實相關技術用在民間商業行為也很多,海底探勘,海纜鋪設,海難救助,看你了解多深而已,台灣已經不是和別人比單價低搶紅海市場的時候了,必須尋找藍海戰場

大批量生產,已開發國家一定是工資太高, 環保抬頭,競爭不過開發中國家
台灣要學習生產高附加價值,高技術的產業,目前政府的政策才會以提升航空產業,造船產業,生技產業的技術來改變,其實這也間接會提升精密機械,冶金,及資通訊技術(這比發消費眷每人3600元x2300萬人所花的錢有意義多了)一樣救經濟,你選哪一樣?
錢花在刀口上效率可以加倍

如果來個像以前的愛國飛彈捐款,每人捐款1000元(全台灣有1000萬人認捐)台灣就有1000顆雄三

其實國防部缺軍費,應該可以學學類似捐救護車的方法,教鍊機經費認捐教練機直接漆上認捐者名稱,如台北號新北號桃園號,宏碁號鴻海號

只要在空軍或海陸軍親民開放參觀時發起類似活動至少彌補一下開放參觀所需經費,軍機衝場表演也要費用啊,參觀旅遊者花點錢有如門票(認捐不是強收)有愛國心者比比皆是
lkk77 wrote:
台灣要學習生產高附加價值,高技術的產業,目前政府的政策才會以提升航空產業,造船產業,生技產業的技術來改變,其實這也間接會提升精密機械,冶金,及資通訊技術(這比發消費眷每人3600元x2300萬人所花的錢有意義多了)一樣救經濟,你選哪一樣?
錢花在刀口上效率可以加倍
如果來個像以前的愛國飛彈捐款,每人捐款1000元(全台灣有1000萬人認捐)台灣就有1000顆雄三
其實國防部缺軍費,應該可以學學類似捐救護車的方法,教鍊機經費認捐教練機直接漆上認捐者名稱,如台北號新北號桃園號,宏碁號鴻海號
只要在空軍或海陸軍親民開放參觀時發起類似活動至少彌補一下開放參觀所需經費,軍機衝場表演也要費用啊,參觀旅遊者花點錢有如門票(認捐不是強收)有愛國心者比比皆是


這不就我說的一開始說~ 錢不夠多...............有錢 什麼事都好辦

有錢 馬上弄個 100億 台船馬上 建個 實驗潛艦 先玩一玩

不是什麼都不做 就覺得別人好像一開始就否認台灣沒能力 什麼也不做

問題是 你連 跨第一步 花個100億 都不敢...........


要人民捐錢 我繳稅 國防有固定支出........... 真有心搞 自製潛艦

國庫真撥個 100億先出來............要人民捐? 有沒有搞錯!! 當我們每年繳稅 繳心酸??????

就是錢不夠多

我繳稅 我看到 馬路 沒有平過........亂挖 就知道.............多少錢 被浪費掉

要我捐錢.............等等吧 捐錢買武器............武器掮客 會非常高興


像美國 F-16 一開始也是 先有 YF-16 原型機

最後競標到美國空軍訂單 ...........這才有 F-16

同樣 YF-17原型機 雖然競標 失敗............但人家基於 YF-17 最後打造出 F-18

最後成為 美國海軍 最重要的艦載機 

YF-17 前身就是 F-5A改良過去........... 一步一步做上去

回到台灣 IDF ...............自製戰機.............然後 沒了.........



台灣 有錢 肯撥個 100億 先打造一台 實驗潛艦 or 原型潛艦 嗎?

100億可能不夠~最後要個500億打造~~~~~~~ 要花嗎?

你連第一步 花個錢 100億 多不敢...........還說什麼失敗主義??

不去試 怎麼不知道?

問題就是 錢不夠!! 錢不夠!! 錢不夠!!

不是 心態說 我要準備打造 什麼樣的潛艦 要有什麼能力 幾年後 成軍........

感覺説出來是要來預算 (真直一點 就是來 "騙錢")

拜拖.................你現在是 執政的政府.....預算就這麼多在你手上

你真要有心 自製潛艦 就從現有 國防預算 想辦法...............擠出來

不夠多~不然你跟 國人說我們要自製潛艦 預計要花幾年 這筆錢 我要 "加稅"

你這樣才是 當家 做事的態度

搞不清楚 做事的順序&方法

感覺 真有心做 就做吧............................
skycc wrote:
要我捐錢.............等等吧 ...(恕刪)


當然不是每個人都會捐.(就像住大樓社區明定的管理費就還是有人不繳了)

但應該還是有很多對這塊土地認同的人會捐(參觀空軍基地,海軍艦艇,蛙人操表演每個人捐個500~1000當門票也不過份.

「國艦國造」12項規畫總預算4700億,不是100億.

lkk77 wrote:
「國艦國造」12項規畫總預算4700億,不是100億



4700億 真是全部 共2018年~2040年 22年

請問 國造潛艦案 要多少呢?~要1400億

中華民國國防部已經公告「潛艦國造第一階段合約設計」,預定在2015年底前進行公開招標選商,預計最快在2024年建成臺灣第一艘國造潛艦。潛艦國造以3年時間預計在2016年到2019年進行,來完成潛艦構型設計,而首艘原型潛艦估計要用5年建造,因此從構型設計到首艦建成約10年時間,最快約到2024年有首艘原型潛艦,再進行1年作戰測試後2025年正式成軍。國造潛艦預算1400多億元新臺幣,同級艦預計將先建造4艘中小型潛艦,每艘造價250億元[4]


哈~看這個 感覺就來 "騙錢".............. 騙錢有騙錢手法

反正弄出來 "感覺就像是" 交代了事........... 你就給我出錢就是
  • 2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