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gamer wrote:
>>據指出,面對迎敵目標,七六快炮一次最多打八發,就能形成一個彈幕,而這次演習為了效果,卻一次打六十四發,打太多的結果,就是參演的高江艦燒斷保險絲...(恕刪)
我是覺得報導的這段話指的應該是,錦江級艦打76砲連續打太多發會有問題,所以打的時間短一點比較保險(哈哈哈),而不是說所有裝76砲的船都會如此。所以換言之叫成功級與康定級一次打很多發,應該是沒問題的才對。
保險絲會燒想當然是供電系統的問題(因為射擊時間長,用電多,就容易出事,大概就像以前老PC用了配老電源供應器,結果裝了DVD燒錄機猛燒出飛盤一樣的狀況吧),至於細節要問巷子裡的人才知道,改善供電系統(換發電機或配電系統之類的)應該是解決途徑。而錦江級上的這項毛病,就會造成無法滿足作戰需求的問題,確實是要改進檢討的。但是問題為何一直沒處理?這就是令人玩味的地方,只怪罪最基層是不道德的。
從影片中可以看的出來美軍派里級(與這次出包的鄭和艦同型)艦上的76砲射擊時海象狀況並不好,船橫搖得很厲害,所以砲管的俯仰角度經過射控系統解算後會跟著補償調整,一直上下擺動,以便於一直對準目標
但是從砲管的仰角看得出來,目標距離是夠遠的,所以沒有砲管俯角低於甲板平面的情形
所以鄭和艦76砲會跳脫,判斷是因為目標太近造成砲管超出俯仰安全射界,這說法是可信的,其他就如報導說的,「打這麼近,帳應算在聯三作戰次長身上;聯三也在立院承認,是他給海軍這麼高難度的規定,要求七六快炮打近距離目標;但此一要求並不合理,海軍卻未極力爭取,變更較遠且適合七六快炮射擊距離」,海軍為何沒有極力爭取改變這項不合宜的射擊方式,是屈服?還是迎合長官意志?還是渾然不知?這也是值得玩味的事。
還有錦江級出的狀況與成功級出的狀況各算是獨立事件,要分開看,因為雖然同一型砲,但因為艦型不同,裝設位置不同(成功級76砲砲位距海平面的高度比其它型艦高很多),使用的射控系統不同,供電系統不同,所以會有不同的限制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