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南韓展示自製軍用渦扇引擎,台灣研發計劃卻草草結束!

rukawa1 wrote:rukawa1 wrote:
所以說美製引擎的推力輸給俄製引擎?
NO,NO,NO......這就是技術上的差距!
美國能做到不需要開到藍色尾焰卻能得到相當大推力的低溫引擎,
而俄羅斯高溫引擎講難聽一點的......
就是不管引擎撐不撐得住,直接開下去,犧牲引擎壽命和穩定以取得大推力。



俄國人對於發動機壽命繼承自蘇聯世界大戰消耗品的觀點確實沒有那麼重視。

但對推力大小的影響,後燃的溫度遠不如渦前溫度來得重要。

渦前溫度每提升100K或者100℃,理論推力提升20%。

F22所用F-119渦前溫度1900K,而Su-35和早期Su-57所用AL-41F的渦前溫度只有1828K。



並且我前文也說過,美系紅色俄係藍色其實只是有些片面的絕對印象。


Mig-29UB,發動機俄羅斯RD-93,全加力後燃尾焰,紅色。



Su-27,發動機AL-31F,全開後燃也會出現典型的紅黃色尾焰。


以“不顧發動機壽命只要高空高速性能”著稱的Mig-25,地面試車,超紅……




小弟樓上提到的,後燃噴油量相對大的時候會因為燃燒很不充分出現炭黑顆粒,炭黑顆粒發光主要是熱輻射紅光,進而產生紅色尾焰。
而此時後燃噴油量相對小的時候,發動機燃燒相對前者充分一些,炭黑顆粒較少,也因為燃燒相對充分一些所以分子團受更高溫度激發電子躍遷產生藍紫色效果進而出現藍色尾焰。當然這時候把火焰溫度認為是更高的沒問題。但此時的藍色尾焰和壽命影響關係不大。


實際上,美軍戰機也有藍色尾焰的畫面,比如F-14、F-15。




又比如地面試車的F-119發動機。



不過,日常能看到的畫面裡,美軍戰績發動機後燃紅色的情況確實更多,而俄係較少。

這確實也跟發動機技術水准有一定關係,美國發動機的設計讓其可以再更多工況下使用富油燃燒,也就是容易產生紅色尾焰的噴油量來加大魯棒性,而發動機因此受到的壽命損失較小。而傳統俄係發動機在這個方面允許使用的工況可能會更少一些,因此看到紅色尾焰的機會沒有美係戰機那麼多。

所以更准確說是:

紅色尾焰代表的富油燃燒對發動機的壽命影響,
反而比藍色尾焰帶來的相對充分燃燒影響更大。

但因為美國人(也包括英國羅羅)在發動機上的技術優勢,讓他們的發動機允許在更多情況下富油燃燒而不會太影響發動機壽命,所以美系發動機看到紅色尾焰的概率比俄係發動機明顯多一些。
rukawa1

有一種說法是說藍焰的色溫(非溫度)高過紅焰,但實際上溫度真的高的是紅焰,但是持這種說法看似不多。至於耐熱技術問題,誰都知道美國高過俄羅斯的這沒疑問。

2025-03-09 20:36
mangchaocs

藍焰溫度更高這沒什麼疑問。紅焰狀噴油量更大推力也更大。允許更多紅焰不是體現耐溫技術的領先,而是對很不充分的富油燃燒下複雜化學環境的材料和結構耐受力領先。

2025-03-10 9:03
阿不就是有人覺得台灣只要有台積電就無敵之身

沒有人敢碰沒有人敢打嗎

好像台積電是傭兵公司還是武器公司

覺得搞國防增加國防預算就要變成軍事國家

不訓練軍隊不拿更多錢買武器不自己研發武器

只是把台灣安全丟到台積電身上,丟到美國身上

然後又要成天疑美
住在台北的台中人

建軍方向錯誤還有缺乏戰意 就算是用國家20%GDP還有當一輩子的兵也不准退伍也無法打仗

2025-03-08 21:03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