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

中央山脈以東的雷達盲區是中共無法掌握的最大變數

TW Energy wrote:
軍事衛星高度通常在近地軌道,1100公里以下,這種高度對軍規紅外線感測器根本沒辦法做到高靈敏度,高解析度,又大範圍面積的偵查。

你要說做的到那就是在挑戰人類科技的極限,牽涉到半導體光學元件和鏡頭技術。你要提出證據。

去看看現在的光學衛星,一次掃描的面積多少平方公里,解析度又是多少。衛星又是什麼軌道,通過台灣的速度剩下多少時間。

40年前生產的哈伯望遠鏡
相同設計如果放同步軌道
定點監視地球表面
紅外線解析度是24m
可見光解析度是10m

抓人解析度是不夠
抓船抓飛機是夠了
Panchrotal wrote:
40年前生產的哈伯望遠鏡
相同設計如果放同步軌道
定點監視地球表面
紅外線解析度是24m
可見光解析度是10m

抓人解析度是不夠
抓船抓飛機是夠了

為何五毛老是在幻想。。。。全世界的科技,自己都擁有?

好好笑。。。。
Panchrotal wrote:
40年前生產的哈伯望(恕刪)


夠不夠不是你在講 即時動態的衛星影像

目前為止是做不到的 只能做到"定點"或極有限範圍的跟蹤

不然就不必用無人機現場跟監 去殺蘇雷曼尼了..

只靠衛星....
連個人跟車你都盯不了 盯一架空中飛的戰機? 太荒唐了吧?
Panchrotal

你老是用咖陶屋幻想誰速度快追不上...

2021-04-08 1:10
愛。回。家 wrote:
為何五毛老是在幻想。。。。全世界的科技,自己都擁有?

好好笑。。。。

哈伯是40年前的科技
只是找知名度高舉例說明
現在早就有更先進的光學技術
難道你自我安慰幻想老共技術落後美國超過40年
collapsecp

[嘆氣]哈伯是1990年發射上去的,數學是還給老師了嗎?[偷笑]

2021-04-08 1:18
六藝君子 wrote:
氣象衛星上不就有 ?
有也沒用,
最近專門掉衛星,
除役的 NOAA-17 氣象衛星不說,
現役的 雲海一號02星 毀損、裂成21個碎片,
再加上俄軍在俄烏邊境集結時,
順便又掉了一個軍用衛星~
目前卻只有專門追跡的組織有登訊息。
世界各大新聞網根本沒報。
是不知道,還是裝不知道不得而知,
而想以太空優勢做戰術先導的國家,
先想想怎麼保持優勢,而不是保持垃圾。
binbin999999 wrote:
他是說應可以,不是說(恕刪)


是的 就是缺乏現場陸基雷達 沒辦法把衛星取得的訊號"補齊"資訊

所以你什麼S-300/400在中央山脈以東 是無法做有效的中低空監控
更不必說要做有效攻擊

至於大型預警雷達 中台兩國都有 但這類雷達就是預警用
不管針對高空或海面目標 取得的訊號都非常"粗" 不能有效導控飛彈
實際上你必須派出戰機或專用射控雷達 去針對這個"區域"敵人 鎖得到敵人才有攻擊成功可能

然而 隔著台灣海峽 距離限制就在那
又被護國神山擋著 你雷達波又不會轉彎
衛星看到又如何? 飛彈照準的雷達波又打不到敵機 毫無用處...

反之 若今天在台灣正上空爭奪制空權的中國軍機
若我方能確定其在一定範圍內
(只要距離夠近 沒什麼戰機是"真"匿蹤的 雷達波一定能打回來
問題是實務上這距離往往只有2,30公里甚至更短 至少隔著台灣海峽距離不可能)
那麼衛星是有可能補救雷達的盲點與不足 協助飛行員或地面雷達找到來攻門的匿蹤戰機
這就是"地主優勢"啊...

簡單說 如果共匪軍機殺到台海中線以東進襲 數十公里距離
面對台灣的多基反匿蹤雷達 就可能被補捉到行蹤 (無法用飛彈射控 或有困難 但大致位置可以抓到)
而我方派出軍機攔截
雙方在十幾公里內交戰 用肉眼都看得到對手 匿蹤此時意義也不大了
因為連短程飛彈上紅外線尋標器 都能找到對手了 雷達匿蹤設計何用?
更別說J-20推力很糟 打狗戰絕對被F-16V輾壓無誤....

即便是老美F-35 都要小心對手這類反制手段 況乎連飛出國界都沒有的J-20呢?
Panchrotal wrote:
哈伯是40年前的科技(恕刪)

中共的一個院士,演講時說,牛頓的萬有引力,花了30年時間研究然後發表出來。匪區的人花了6個月仔細學習,然後放聲屁說,這種東西需要花30年研究嗎?俺6個月就懂了。。。
後面是俺自己加的。。。農民工上完萬有引力課程。。。放個屁。。。然後說,那麼簡單的東西俺45分鐘就懂了。
Panchrotal wrote:
哈伯是40年前的科技(恕刪)


哈伯衛星監控的區域是非常廣大的 照人類的需求對準某區域
不是把所有光學監控空域都掃進來 就算這麼多鏡頭來做 都不可能
難道你有幾百幾千顆高解析鏡頭 且這些鏡頭都要能進行即時動態追蹤?

你倒底在想什麼? 物理光學限制就在那裡

你的解析度到了 但比起你監控的範圍 這只是"滄海一粟" 人家飛機很快就離開你這24m的範圍
一架1倍音速戰機 一秒就跑340m 馬上跑出你的視野
你的鏡頭拉這麼長 還要重新尋找 對焦 什麼時候找到?
找到後下一秒人家戰機又到下個340m距離 你跟得上?
別說戰機 連艘30浬的航媽你跟不上 這麼沒想像力嗎?

你可以固定區域採用超高解析度取景(可以做但要很多時間處理 即時很難 掃瞄資料量太大)

也可以在廣大範圍內進行持續監看 (例如同步衛星範圍很大 但要"殺進去"取精準景物 同樣要時間 等你找到 已經..)

但是 你沒有辦法在廣大區域內用超高解析度動態追蹤取景
即時監控 否則用衛星就能導引戰斧飛彈或自殺無人機擊殺蘇雷曼尼
何須使用無人機監控?

如果這技術做得到 那麼什麼偵查預警都沒必要
以後也不必什麼雷達了 像長程預警雷達更不必要 因為衛星一照什麼都有...
既可高析度又能長時間動態監控 連一架飛行中戰鬥機都不例外 那要雷達幹什麼?

老共只需要一枚或幾十枚衛星 監控每一艘出港的美軍航空母艦
就知道飛彈要打哪裡 不是嗎?

外星科技啊..... 老美自愧不如哩.....
collapsecp wrote:
哈伯是1990年發射上去的,數學是還給老師了嗎?

哈伯的鏡片是1981年完工,正好40年前製造的。
因為遇到挑戰者號太空梭爆炸,延後到1990年發射。
YC_Jiang wrote:
哈伯衛星監控的區域是非常廣大的 照人類的需求對準某區域
不是把所有光學監控空域都掃進來 就算這麼多鏡頭來做 都不可能
難道你有幾百幾千顆高解析鏡頭 且這些鏡頭都要能進行即時動態追蹤?

你倒底在想什麼? 物理光學限制就在那裡

你的解析度到了 但比起你監控的範圍 這只是"滄海一粟" 人家飛機很快就離開你這24m的範圍
一架1倍音速戰機 一秒就跑340m 馬上跑出你的視野
你的鏡頭拉這麼長 還要重新尋找 對焦 什麼時候找到?
找到後下一秒人家戰機又到下個340m距離 你跟得上?
別說戰機 連艘30浬的航媽你跟不上 這麼沒想像力嗎?

拜託你不要插嘴談光學物理
你物理程度比一般人還低

解析度24m是指能分辨地表24m大的物體
不是視野只有小小24m大
目光如豆嗎?
  • 2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