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rlie2020 wrote:
台灣的刺針飛彈是具備24小時,全天候攻擊能力的版本,軍盲!
判讀目標距離是射手必須要受的訓練,就算沒有雷射測距儀都要能判斷目標距離。
第一個方式是射手用night vision scope內的方塊刻度比對,判讀直升機大小,可判讀出飛機距離誤差為10-20%。
第二個方式是指揮官手上的具備測距的夜視鏡,可以指揮射手發射時機。
怎樣! 我寫了, 軍盲! 根據操作手冊說明,如果是定翼飛機若是直直往前飛,可以提早發射,正面迎擊。如果是側面攻擊需要在5公里範圍內,因為刺針飛彈要持續轉彎,需要燃料,若是低速直升機距離可以大幅延長,因為就算刺針飛彈燃料燒完,還是有2200公里速度,轉幾個彎,速度還是超過1000公里,可以確定直升機是躲不掉的,軍盲! 就算我在8公里外發射,直升機依樣必死無疑。
接不接受挑戰說一聲,好,一個字很難寫?
拿額外的夜視鏡,作為刺針「瞄準器」來唬爛,非軍盲的你敢不敢負責退版?還是你要說從沒表示接受挑戰?射手如果站在雷達旁邊,你不就要說刺針能和雷達連線了,連線方式是口述指示。

住在台北的台中人 wrote:
刺針的距離單用物理與...(恕刪)
本來就可以聽聲音辨方位。。。
你不行嗎?
如果人無法聽音辨位。。。。幹嘛開發杜比?
尤其直升機那麼吵。。。就算他飛到需要望眼鏡來辨識機型的距離,還是聽的出在那方位。
住在台北的台中人 wrote:
刺針的距離單用物理與...(恕刪)
老大,他們只會虎爛,根本連炮校雙連裝刺針模擬器都沒打過的人,講的活靈活現的。
刺針跟復仇者我在老美那裡練到都不想再碰了,那有他們說的那樣神,老美教官也說過復仇者的弱點就在射程及搜索,因為刺針的搜索頭視場太小,視野太短,支持搜索頭的冷卻時間也很短,所以美軍才開發了哨兵雷達,就是一戰力被增器。
國內角力結果是搞出個蜂眼取代哨兵,結果整合不進去復仇者,蜂眼還看不遠,但蜂眼被他們整天罵軍盲的這群傢伙捧上天了,都不知道是不是中科院的托。
蜂眼要不是爛,陸軍不會這麼抵抗,當初陸軍是要哨兵配復仇者的。
肩射型根本沒有雷射測距,甚麼指揮官的紅外儀有雷射測距也是鬼扯,國軍那裡那麼有錢為每個配刺針的班配這個,連排都沒有。
雷射測距要看到目標才能對準測距,肩射刺針只能靠音頻抓目標,時間還短,探測距離也短,在黑夜看都看不到是要怎麼測距啦,鬼扯。
最扯的是老美刺針訓練隨便打實彈,國內當寶貝,只有演戲時打,射手要選拔,還要進炮校集訓3個月打模擬器,預演時還常打偏失靶,更扯是還會脫靶,演習當天失靶也是家常便飯,就這樣,能指望真打時,那些沒打過真彈的兵能有多少擊中率?不費子彈能養出狙擊手?標準臺灣慣老闆思維,又要錢少,又要活好,還要為公司過勞。
看查理這些人跟對岸胡扯挺好玩的,台中兄,我們就看戲就好。
自由工作者 wrote:
國內角力結果是搞出個蜂眼取代哨兵,結果整合不進去復仇者,蜂眼還看不遠,但蜂眼被他們整天罵軍盲的這群傢伙捧上天了,都不知道是不是中科院的托。
蜂眼要不是爛,陸軍不會這麼抵抗,當初陸軍是要哨兵配復仇者的。
肩射型根本沒有雷射測距,甚麼指揮官的紅外儀有雷射測距也是鬼扯,國軍那裡那麼有錢為每個配刺針的班配這個,連排都沒有。
雷射測距要看到目標才能對準測距,肩射刺針只能靠音頻抓目標,時間還短,探測距離也短,在黑夜看都看不到是要怎麼測距啦,鬼扯。
你既然都玩爛了刺針與復仇者,怎麼不知道台灣除了復仇者,還有這個雙連裝的刺針? 上面還標配STINGER NIGHT SIGHT (AN/PAS 18)? 請問你為何連這個都不知道?
更扯的是這個AN/PAS 18是可以裝到肩射型上面的,圖片都貼上的,你還在批啥?
用它的View Window就是可以測距,原理跟狙擊槍的狙擊鏡一樣。
搞軍武的大家都知道刺針飛彈就是沒有武獲系統,所以要兩人一組找目標? 這又怎樣,所以指揮官必須有望遠鏡,照樣可以打的那些入侵的敵人哇哇叫,超高的攻擊效率全世界聞名,你又知道陸軍有多少具內建測距儀的夜視鏡? 哪些單位有發,那些彈位沒有? 你怎麼知道到時候會沒有?
你更扯蛋的事就是鋒眼與復仇者的連線,你有參與這件事嗎? 否則就別放屁了!
鋒眼雷達與復仇者的連線比哨兵雷達做的更好,提供了更自動化的接戰方式,你反駁我啊!
如果有鋒眼雷達連線復仇者,這些直升機就更沒生存機會了,遠在8公里外就可以用刺針飛彈幹掉這些直升機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