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rek2025 wrote:
說到尾, 還是台灣...(恕刪)
台灣防空飛彈是不少, 但如果以總數來看, 也是無法全數攔截, 攻方也是.
1.當預警到大量導彈升空轉向時,在導彈未落地前守軍就會啟動第一波反擊.
機動式戰前就會偽裝成一般貨車離開固定陣地到處跑,立起來有多頻譜偽裝網提供隱匿性.
機動式飛彈車跟雷達車本來就是要應付這種攻勢所建置的高戰存單位,這無庸置疑.
2.別忘了還有台灣東面的廣大海洋,是另外一種海空軍的戰略縱深.
遠火打山背面,困難度高,只有地對地較具威脅性,但其CEP並沒有很準,離守方越近,也越有機會被干擾.而空空導彈會受制於戰機雷達的探測範圍,空空導彈的最大有效射程,一般為戰機雷達空戰模式最大探測距離的三分之一。所以具體到霹靂15來看,按照其最大射程150公里計算,其最大有效射程約為100公里.另外專家認為,受限於技術體制,S-400不是“游戲規則改變者”,也沒必要誇大它所帶來的一些技術優勢。S-400以導彈射程270公里來看,考慮到地球曲率影響,這個射程覆蓋的空域只能是高空,而且針對的是大型平飛目標。再者有中央山脈的屏障,東部的威脅性小, 大約在2000~3000公尺以下高度,S-400的雷達波都不可能企及,並且F-16V有隱形塗料,具有一定的匿蹤隱形程度,加上低空飛行+電子戰,S-400火控雷達並沒有那麼容易鎖定及擊中.
3.俄中簽6個營, 一个S-400防空导弹营共有导弹84枚。每車3具大型的儲運發射筒放遠程+4具小型發射筒放近程。六營攜帶遠程216枚,這而216枚是混搭250km跟400km,並且六營還要分發給五大軍區,實際對台軍區能拿到遠程400km的算少數.
4.50枚舊型AGM-88B是買新型的前置作業,能換防空飛彈也算不錯,少部份造成攻方的雷達損毀即可.
5.另外,攻方的天氣預選, 只有短時間而已,天氣諸多變化,尤其是山區, 再者沙塵, 戰場煙塵, 煙霧,霧霾及大氣傳輸都會受到影響,實用性並不高. LW-30型雷射防禦武器系統輸出功率達30千瓦高能雷射器,最大作戰半俓約25km,對於小型無人機,其有效射程可達4000米,在800米距離上可燒穿2毫米厚鋼板,LW-30定位針對無人機低慢的目標才較具殺傷力,對於高速飛彈,射程短,又不能全天候作戰,反應時間也不足以應付一定數量的反擊.
大氣傳輸
鐳射在大氣中傳輸時,鐳射強度要衰減,這是因為大氣中存在著各種微粒,使鐳射能量被吸收變成其他形式的能,部分能量被散射而偏離原來的方向,吸收和散射使鐳射能量衰減。此外,鐳射還要受到大氣湍流和非線性傳播效應的影響。
http://m1a2444.pixnet.net/blog/post/305858097-美媒:陸成功試射pl15超視距導彈-美軍擔憂
http://military.people.com.cn/BIG5/n1/2018/0122/c1011-29778618.html
https://kknews.cc/zh-tw/military/lq59zr2.html
https://kknews.cc/zh-tw/military/ngkglx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