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ulata wrote:很好奇怎麼在水下讓...(恕刪) 就我個人所知回答,潛艦的帆罩內還是有配置對空搜索雷達,類似潛望鏡的操作方式獲得敵情,或者是透過水面艦/預警機的資料鍵結。更高端的還有透過衛星傳輸等等...而導引則多半採用影像/光學導引,並具射後不理的彈種(這也是我建議採用海劍羚技術的原因) 另外也有採用光學/光纖導引修正的。
當然需要有防空雷達先標定目標,射的飛彈才會準/也才能發揮最大射程單靠飛彈seeker/IR去搜索,能蒐的範圍太小/易受海面氣候影響(不然一堆昂貴的大型3D防空雷達 是買心酸的?? 有防空雷達協助導引的刺針擊殺率 遠比只能靠肉眼搜索的刺針更高)但是這種藏匿在帆罩內的雷達/SAM 尺寸也不會太大/功率跟搜索範圍都有限,加上雷達天線 還要伸出來帆罩外探測,反而容易讓反潛機上的電戰裝備被動偵測到,而提前發動攻擊~正確作法還是強化潛艇靜音能力,在有限的潛艇空間內裝小型SAM 去跟反潛機拼刺刀 實為不智之舉~oculata wrote:很好奇怎麼在水下讓防空飛彈能鎖定目標與敵我辨識?
澗水藍 wrote:就我個人所知回答,...(恕刪) 我覺得您說的海劍羚,射程有15公里確實也夠用了,而且他的尋標頭在目標搜尋與鎖定上是比天劍II適合,它比較麻煩的是沒有垂直發射的機能! 敵我識別也是很糟糕,如果無法低空轉彎,射程就很難到15公里遠了, 所以我才想用天劍II,只要經費夠也許還可以研發用魚雷管發射! 聽說康定級要裝的中科院垂發系統是冷垂射,如果能從水中高速衝出水面,可使用冷垂射的部分機制!也許要特別為海劍羚設計一個可以斜裝在帆罩上的耐壓發射管,或許比雷達導引的天劍好! 我不敢說一定!最重要的是,一但有飛彈發射,潛艦的行蹤可能會被發現,這就失去神出鬼沒的意義!
Lei123 wrote:老頭你的大潛艦難道是要躲在太平洋深處去保衛台灣海峽?魚雷射程不到50公里,而且船是活動目標,只能數公里內近距離攻擊,不然等魚雷到了,船已經找不到。還在大潛艦,笑死人。..(恕刪) 還有人認為潛艦只能放在台灣海峽戰鬥,我愛放哪都可以,只要是我認為是正確的伏擊區,竟然有這種軍盲,潛射魚叉飛彈可是能射個150公里,這一點都不知道還來談潛艦幹嘛,這年頭居然有人喜歡被羞辱!要找人挑釁,建議你找一個同等級的比試! 我們不在同一個等級裡!
針對美國今年6月30日對台軍售清單,包括1.75億美元的168枚MK 46魚雷升級轉接至MK 54輕型魚雷的套件、備件和其他支援及2.5億美元46枚MK 48重型魚雷以及其他支援設備、備件、培訓和援助。《台海安全研析中心》主任梅復興日前在網路上發表文章指出,此次美對台軍售的MK 48重型魚雷,是屬於美軍出口的Mk 48 Mod 6AT重型潛射魚雷,該型雷使用「噴泵式」(Pump Jet)推進器而非傳統螺旋槳,可大幅降低噪音,有利於尋標器以被動模式蒐尋目標,增加偵測目標距離。Mk 48 Mod 6AT最高時速達55節(每節為時速1.85公里),最大續航力50公里(時速40節時)。極速時射程約38公里,作業深限約800公尺。
真是很想知道最後海龍海虎的作戰系統更新成甚麼模樣! 聲納有機會換成美製的還是沿用原廠聲納?我是海軍的話,搞不好先把海獅或海豹切開一段加入一段300頓AIP供電與供氧,讓這老潛艦可以在水下跑3周不用上浮,哪可是很屌的更新計畫。順便試試AIP效用!
Charlie_H wrote:還有人認為潛艦只能放在台灣海峽戰鬥,我愛放哪都可以,只要是我認為是正確的伏擊區,竟然有這種軍盲,潛射魚叉飛彈可是能射個150公里,這一點都不知道還來談潛艦幹嘛,這年頭居然有人喜歡被羞辱!要找人挑釁,建議你找一個同等級的比試! 我們不在同一個等級裡! 潛艦是沒有雷達的,150公里,你的目標在100公里還是在150公里都搞不清楚。你的潛水艇還是乖乖到肉眼看的到或聲納找的到的地方,講一堆沒有意義的武器,那個遠距離只適合打固定目標。到底懂不懂作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