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美眾院通過國防授權法 美台軍艦互停再過一關


cche1079 wrote:
一堆發展中國家等著...(恕刪)



美國自己不會做內衣內褲,鞋子,塑膠盤,馬桶刷嗎?? 當然是成本競爭力問題?

中國說不賣內褲給美國人要光屁股..東協,印度,墨西哥會最高興.
lordkon wrote:
1.大多數華人認為中...(恕刪)


不,我不大認同你的觀點,多數華人都是愛好和平的。

老美遲早會處理北韓的問題,原來有劇本的,只是小胖子不照劇本演出,老美還發現,這小胖子後面的影武者已經現形,我猜想老美喜歡的新北韓接班人還未成熟,才遲遲不敢直接斬首,當然也妒忌背後的影武者,畢竟只差了一條鴨綠江。況且扶植北韓新政權對誰有利,對誰不利,老美是蠻精打細算的,這種關係牽動到多國的神經,老實講,以西方的武力要對付小胖子,絕對剉剉有餘,但是不是說打就打,而小胖子就是知道並且深刻了解這一點,才會這麼愛加碼演出,不過他每一次演完,老美就更有加重兵在東亞的理由,日韓兩國不僅得多付門票費用,連戲院打掃費用的單也得買。你說這戲好看嗎?只不過就是要飯要錢的老戲碼。

台灣問題,這遲早也是會處理的,但是前題是,老美的戰略態度與老大哥的企圖心成正比,這應該不用多做解釋,台灣島如果收為中國所有,以老美為中心的戰略思考,到底是不足為惜,還是踩到地雷,以在下看來,老大哥冒然出兵的機率已經越來越高,老美在這個時候表態與否,就會顯得很有意義,如果都未表態,那麼統一大業指日可待,但是如果表態了呢?那表示台灣至少還有的玩。

打戰不是鬧著玩,要死人的,發起者與被打的兩方,都要付出代價,老大哥這時候打與不打,全看老大哥的佈局與企圖心,如果中國夢持續發光發熱,而台灣在這種低迷的環境中被收回去,這個時機點對於老大哥是再好也不過了,台灣收復,底定海疆,南海再也不是問題,老大哥為何不做這麼好康的事,這就與老美的戰略與經濟佈局有很深的影響。

至於軍艦停港與否,這就是一種表態,只不過,不就是軍艦停留台灣各港口,但是這裡面的實值意義大過於那些什麼補給論之類的表面意義,而是與台灣斷交以來,最高戰略思考下的規格,這點要看清楚,雖然老美不會因為這樣就直接進入指導台海戰爭,不過從歷任老美總統的台灣中國論調,川普如果進一步批准這個議案,各位就可以想見這背後有多少的戰略目標。
想當然爾,台灣也得付出更高的代價給老美,相對的,老大哥的佈局也會更加緊腳步,有壓力的還是會回到台灣島上。
臺灣不能孤立必須與世界接軌,互動往來的多了自然生機就大。

joy558 wrote:
不,我不大認同你的觀點,多數華人都是愛好和平的

[...]


[...]老大哥冒然出兵的機率已經越來越高,老美在這個時候表態與否,就會顯得很有意義,如果都未表態,那麼統一大業指日可待,但是如果表態了呢?那表示台灣至少還有的玩。

[...]
.(恕刪)


好一個愛好和平與貿然出兵與統一大業!

哈哈哈!

受教了!





cckm wrote:
這種貿易戰是兩敗俱傷,
沒有低價消費品供應,美國一樣受不了.......(恕刪)


美國一年對中國貿易逆差3600億鎂,所謂的兩敗俱傷是?
至於低價產品?這個不是問題,只要美國人改下單給台灣,要便宜也是有。

陳小春2525 wrote:
美國一年對中國貿易...(恕刪)



可是那些在中國投下鉅額資金(中國已連續多年是世界數一數二的外資吸引國)的美國跨國公司 ,
在美國政界及媒體界的影響力可不小哩 ! 所以美國真的翻臉經濟抵制中國可能性機低 .... 尤其
與其他市場衰退情況相比 , 中國市場顯然穩定多了~

美國最大的通用汽車來說 , 去年在中國銷售387萬輛 , 不但較北美市場(美國與加拿大總和)還
多 , 而且成長率7.1%也不是北美市場能比的 ....

中國連續多年成為通用在全球最大的市場,去年通用全球總銷量的三分之一以上來自中國。








[延伸閱讀] 福特看好中國市場 未來5年再投114億
[延伸閱讀] 克萊斯勒與福特汽車 加碼中國市場


其實中國製造業的根基就是它本身龐大的市場 ~

以最具代表性的汽車市場來說 , 中國2016年新車銷量2,803萬輛是美國的一倍半 .. 至

於其他如手機電視電腦等民生用品市場更是美國兩三倍以上 , 重點是雙方差距愈來愈大 ~


所以中國只要維持現在戰略 , 美國除了繼續窮兵黷武 , 也是莫可奈何呀 !!
這句話哪裡怪怪的?

joy558 wrote:
不,我不大認同你的觀點,多數華人都是愛好和平的。
piwu0536 wrote:
[延伸閱讀] 福特看好中國市場 未來5年再投114億
[延伸閱讀] 克萊斯勒與福特汽車 加碼中國市場...(恕刪)


這兩家車廠可能在大陸吃香吧,但福特汽車的這個...,去看看汽車版吧,我不敢公開說。
至於克萊斯勒,這家汽車公司消失在台灣很久了,台灣人或許都已經忘了還有這個品牌的存在。
我可以跟你說的是,企業在台灣是否能賺錢主要取決於消費者,跟在大陸是完全不一樣的。
另外在中國銷售量多不代表錢就賺的多,但在歐美卻是肯定的,主要還是市場的不同,要賺中國人的錢是比要賺台灣人困難許多。

市場是否競爭激烈看募兵是否順利就知道了,工作好找,募兵就很難;工作很難找,募兵就很非常順利,這點應該大家都不否認。
13億人就代表有有13億人跟你競爭,在專制國家想要出人頭地靠關係才有可能成功。
NQQegg wrote:
唉⋯
台積電的市值超過Intel
28nm製程推出5年還是無敵
三星的10nm在RAM
低階製程其他廠商還做不好
是其他廠商太廢嗎⋯⋯


在半導體業, 大陸先發展IC設計,
現在IC設計這塊,才過短短幾年, 兩岸產值就已經接近一比一.
大陸近幾年才開始大力發展晶圓代工廠.
也許製造技術沒那麼順利,
但是28nm以上, 總是會普及的.
時間好像不是站在台灣這邊.

三星也把晶圓代工獨立出來.
https://finance.technews.tw/2017/05/17/tsmc-samsung-2/

中芯的市占率也有6%.
https://kknews.cc/zh-tw/finance/jvp836y.html

TSMC 無敵雖無敵, 但是一旦TSMC進不了大陸,
養肥的也是陸廠跟三星而已吧.
直接少了TSMC這個競爭對手.


hello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