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he1079 wrote:
個人的感覺 韓戰的...(恕刪)
代理?
不就美國陸海空直接打的嗎?
舊蘇聯一堆武器號稱人海的對岸不用了解演練忽然就會用了?
yoshiyoyo wrote:
國民黨 二戰贏得辛苦 是沒錯
保衛自己的國家也沒錯 但是 不要喊得好像都是自己的功勞
狗宏 wrote:
落落長,除了臆測,看不到重點!
不過,起碼你知道五十幾天不叫“剛”登島了;林半仙測量的古寧頭也不是正確地點。
你自己都說了:「想由中路突破,進而將金門島一分為二,使守軍東西不能相顧,進而攻佔制高點太武山。」那林半仙不去測量最佳登陸地點-瓊林,去測量古寧頭搞毛呀?
再說:「況且在 後盤山、西山、觀音山、湖尾、湖南高地一帶還布署有第二道防線, 防止中央突破」,勞煩你看一下地圖好嗎?!你說的這幾個地名都在金門島西,是要如何防“中央突破”?
JommyWoo wrote:
阿不是說日本兵若戰敗都是自殺? 說好的切腹自殺勒?
herblee wrote:
聽過所有日本時代的長輩,對於國府軍和日本軍的比較 , 日本軍人一定是軍服筆挺 ,軍紀嚴明。
戰地指揮官若未戰死, 全都是切腹自殺
聽過太原500完人的故事吧! 那些幫閻錫山守城,最後城破自殺的, 是戰後留在當地的日本軍人
「太原500完人」是偽造的。太原500日本兵是真的?
從"全都是切腹自殺" "最後城破自殺" 到最後一路變成"500餘人被俘"
感覺您的功力還真一點不比某黨的差
某黨若當初有找您去我看這"太原500完人"也不用湊數湊的這麼辛苦了
JommyWoo wrote:
狗宏 wrote:
張自忠陣亡於棗宜會戰,你的啥子“台灣軍波田支隊”又沒有參與棗宜會戰,怎麼死於手下?
還是國軍當年有十來個叫張自忠的上將,這支隊不巧碰上了其中一個?
那是連原作者都已經說明是自個創造的假故事
張自忠死於台灣軍圍攻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POdqGo4nQc
真假歷史
http://sniper99.pixnet.net/blog/post/97975725-2013-%E7%9C%9F%E5%81%87%E6%AD%B7%E5%8F%B2
轉貼的是"張自忠死於台灣軍包圍",號稱張自忠被台灣軍改稱飯田支隊中的高砂原住民殺死。原FB轉貼者還上了"真實故事"的標語呢。但好笑的是原作者自己在底上也回應了是自己創造的故事,原FB轉貼者不看就轉貼,而此社團也是不查看就轉貼,鬧劇一場。原作者底上已經有人貼出關於台灣軍的史實資料。
基本上當時駐守在台灣的日軍部隊叫台灣守備隊,之後台灣守備隊抽出一部分加入戰場。一開始依指揮官名叫重藤支隊,後有波田支隊、飯田支隊之稱,之後改為臺灣混成旅團,最後在1940年擴編為第48師團。所謂的台灣軍是一個冠台灣之名的日本部隊,如同關東軍/朝鮮軍一樣。台灣人最早在1937只有翻譯跟軍夫等非戰鬥人員。台灣志願役在1942開始應徵,而1945年改為強制性。早期新兵主要是補足第48師團留守部隊的空缺,之後才有跟戰鬥部隊到南洋戰場的例子。高砂義勇隊則在1942年開始應徵,投入戰場都在南洋。而張自忠死於1940年,不但碰不到台籍日本兵,連高砂義勇隊也碰不到。
沒想到就這麼給連查證都懶的拿去二次加工一路轉貼了又轉貼
就這樣千里迢迢一路貼到這來了
herblee wrote:
看不懂? 爾豈知根本博只測量古寧頭? 不去測量-瓊林?
李良榮說過
奉代主任湯恩伯之指示:「匪軍登陸點, 必選雞髻頭至古寧頭間廣闊平坦之海岸」
怎麼會沒包括瓊林 ?
共軍三個團是在201師的防線登陸, 如果是瓊林,第118師第354團駐瓊林,防守金門蜂腰部要地,並配屬戰車為機動打擊部隊,之前進行反登陸作戰演習多次。(誰懂步戰協同?)
後來才增援上岸的18軍也在瓊林, 戰車營也放在在瓊林和沙美附近
所以最靠東邊上岸的244團,是壟口登陸上岸就遭戰車壓制
herblee wrote:
國防部的戰史說:
正當前線戰火熾烈時,福州綏靖公署代主任湯恩伯將軍,電話指示李良榮司令官「將金門所控制之機動部隊,均歸第18軍軍長高魁元統一指揮,努力殲滅犯匪」(把戰車交給高魁元),0340時高魁元軍長奉命後,命令第118師第354團向觀音亭山方向攻擊,使共軍第244團意圖擊破第201師第602團陣地,攻占金門蜂腰西側諸高地的作戰完全失敗。
(湯恩伯將軍,電話指示李良榮司令)? 當時根本博就在湯恩伯旁邊
herblee wrote:
台灣軍成立時,共管轄台灣步兵第1聯隊(台北),台灣步兵第2聯隊(台南),台灣山砲兵聯隊(台北),基隆,馬公重砲兵聯隊,台灣高射砲隊等總兵力14419人。
1937年,為了增援日軍上海派遣軍,台灣軍以台灣步兵第1,第2聯隊和台灣山砲兵2個中隊組建成支隊,由台灣守備司令重藤千秋少將擔任支隊長,因此稱為“重藤支隊”,赴上海作戰。
1938年支隊長由波田重一少將擔任,因此也叫“波田支隊” 波田重一升中將後掌19師團 離開
波田支隊原台灣步一聯隊長石本貞直組成的石本支隊和池田直三組成的池田支隊仍留在11軍華中戰區。
石本支隊和池田支隊(原台灣軍步兵第1聯隊) 都 參加 1940年的宜昌作戰(棗宜會戰)
cche1079 wrote:
個人的感覺 韓戰的...(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