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ffe wrote:怎一堆人那麼看好台灣需要F-35?爬升率那麼兩光的東西買來幹嘛?能隱形?那老共到時就來個大編隊的高空高速突防,別說F-35雷達看不到就算是肉眼都看不到,炸完了F-35還在努力的爬....... 多高空?多高速?雷達都看不到?地面飛彈都打不到?
地面防空飛彈包辦的是要地防禦/區域空防,戰機匿蹤則是讓戰機可再遠距離外,擔任對地攻擊/空中攔截而不受防空雷達追縱/鎖定, 把防空飛彈當防守之盾/匿蹤戰機視進攻之矛,這兩方都互有所補 不相衝突吧?想想在60年代中共戰機性能/飛官素質都遭到台灣空軍打臉打到趴的年代, 當年PLA也是採用防空飛彈制空"以地制空"的方法對抗國軍戰機(...美其名"守勢防禦") PLA還不是擊落了好幾架國軍戰機? (至少限制國軍戰機的活動範圍)waffe wrote:地面飛彈都能包辦那還...(恕刪)
SU35BM上裝置的Irbis-E雷達對F35的燒穿距離已經有90公里了該不會有人認為大型陸基雷達對F35的燒穿距離比90公里還短吧AGM88射程是90-150左右也就是說F35要逼近至90-150才有機會發射反輻射飛彈這時自己已經可能被敵方雷達燒穿了台海空域不大在海峽兩岸部署的大型陸基雷達加上預警機所建立的綿密區域防空無論是J20或是F35都沒有匿蹤的優勢可言美國Lockheed Martin 公司所發表的一示範的仿真任務是對於發展FB22向美國國防部提交評估報告的一部分當時空軍參謀長John P. Jumper 將軍對在F-22 裝上炸彈的計劃(一般是掛空對空導彈)表示很有興趣空軍部長James G. Roche 對FB-22 計劃表示強烈興趣但是其它人,包括Jumper 將軍,都覺得沒有這個必要他們認為F-22也能帶上小直徑炸彈(雖然不及FB-22帶得多)而空中加油亦可以彌補航程上的不足。 Roche 卻一直批評空軍過份依賴老邁的空中加油機。美軍正不斷面臨新的挑戰,必須調整策略和武器。無論最終是否生產,FB-22 能夠切合時代之轉變由武器開發的角度來說,FB-22 計劃也是經濟又快速的反應。Lockheed Martin 向美國國防部提交示範的仿真任務內容是這樣的:一群F-35 和B-2 正前往轟炸一所工廠,但是它們必須經過一條地對空導彈防線。 雖然F-35 和B-2 都有匿蹤能力,但是大型強力雷達仍然是能夠發現的。 這時候,FB-22 就派上用場。 F-35 和B-2 機群讓FB-22 先上,清理路障。說明了F35在生產商的定位也是炸彈卡車,也就是美軍F111的角色空戰本來就非其所長而F35的半套匿蹤只能應付點防空,而不能對抗大型陸基雷達所構成的區域防空所以對台灣軍事布局來說F35帶來的唯一優勢就是短場起降至於台灣空防所需要的快速攔截卻剛好是F35的弱項尤其是優雅的爬升速度
jrta1597 wrote:反過來說,戰鬥機要是...(恕刪) U2這種飛不快的偵查機當然落伍了後來的SR71到退役都沒被撃落過人家是51區榮譽出品後續的曙光女神連拍都沒被拍過應該也是51區榮譽出品SR71當年出來就超越當代設計況且現代的曙光女神
Daniel Blue wrote:SU35BM上裝置的...(恕刪) 什麼叫燒穿距離?你懂自己在講什麼嗎?老俄跟老美在戰機的科技上是不同檔次的,同等級的戰機性能跟本沒得比,F35一開始的定位就是同F16一樣的中型泛用戰機,初期型的性能也許有不足的地方,但以老美可怕的技術力,很快就可以提升上來,這點是無庸置疑的,所以犯不著替老美去擔心F35的性能。
miko22 wrote:什麼叫燒穿距離?你懂...(恕刪) Su-35BM─越是"落伍",越是令人汗顏Yangkovsky 在天空部落發表於23:14:33 | Su-35BM與五代戰機專區在研究了Su-35BM後,我經常提到各種離經叛道的結論:一下是"Su-35BM可以壓制傳統戰機",一下是"Su-35BM遇上F-15SG與其說是對抗不如說是壓制",甚至提到,在硬體配置不變的情況下,僅透過軟體的改變她可以一路與F-22對抗直到F-22配備流星等級的飛彈為止。這種時候,可想而知的,各種反駁就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其中很常見的就是以美國戰機有主動相列雷達(AESA)來抨擊Su-35BM的不先進。但是,一個很重要的觀念是,先進與否固然與性能好壞有關,但並不是絕對的。這篇文章就反其道而行,檢視Su-35BM的不先進部份。她越是不先進,越是叫人汗顏‧‧‧先看雷達,Su-35BM性能提升的一個關鍵在那個可以在350~400km外發現傳統戰機的Irbis-E雷達,這個雷達透過大幅增強的功率以及處理能力,竟有局部性能超越美國APG-77,甚至多數性能都超越俄國另依家公司的Zhuk-AE主動陣列雷達。這是很厲害的部份,但是論及先進與否以及發展前瞻性,Irbis-E當然不是AESA的對手。例如以APG-77現有的技術水準看,只要他的供電充足,理論上可以在達到Irbis-E的探測距離的同時,擁有幾倍的同時追蹤目標數,這是因為AESA可以同時發出不同性質的波束,不是PESA可比擬。美國F-22日後希望能增加自主警戒能力,而計劃在後續的F-22加裝側視AESA,與此同時,Irbis-E透過偏轉且旋轉的方法來達成。後者的作法等於是用主雷達去探測四周,而前者的做法如果要在側面也有主雷達的探距,以現有AESA的技術看,大概要有100~200個單元去負責+-60度的範圍,這樣,要在+-120度範圍內建構主雷達等級的視野,相當於裝設1.5~2部主雷達,如果能夠達成,那無疑是一個國家科技與經濟力量的展現。而Irbis-E的做法可以在+-120度具備主雷達視野,靠的只是一個便宜的旋轉台。美國那種作法連他自己都快要吃不消,俄國這種做法很落後,可是窮人也可以玩。////////////////////////////////再看中央電腦,Su-35BM的中央電腦總運算速度大約是F-22的1.5倍以上,記憶體是好幾唄。但是,他用的其實也是透過管道取得的美國商規產品,美國最新戰機也是可以用那些商規產品。電腦速度與記憶體的提升只不過是因為Su-35BM用了最新採購的商規產品(其實已經遠超過需求,F-22的300MB記憶體仍夠五代戰機使用,但是反過來想,現在要去買那麼小容量的記憶體說不定還更貴)。在中央電腦架構上,Su-35BM因為缺乏相關傳輸介面規格,因此其電腦的錢瞻性並沒有美國戰機的優秀,幾年內仍可一較高下,長期看仍較吃虧。因此從帳面數據看,我們可以說Su-35BM的電腦性能在現在非常優秀,在短期未來內也還有與歐美對抗的潛力,但是骨子裡他是沒有美國戰機中央電腦那樣先進的。這就是他們務實的一面,如果硬要什麼都跟對手對應,那他們得花時間去建構出美國中央電腦的架構與規格,在沒有相關經驗的情況下,加上他們多年來經濟處境都不好,這種"趕美"的電腦將很難即時問世,道是他們知道自己的不足,然後了解五代戰機電腦的需求,去組裝出自己能力可以辦到,可是又符合五代機需求的電腦。/////////////////////////////////引擎勒?說實話俄國戰機引擎在這時幾年的時間,整體上已經落後美國甚至歐洲。AL-31F剛問世時,推力比F-100/110多了約2000kg,但是局部技術等級其實已經不高,例如他的總壓比就不如F/A-18所用的F-404,他主要是透過增加吸氣量來提升推力。後來AL-31F演進到推力14000~14500kg的AL-37FU,本來要用於Su-35,卻因為該機沒有大量生產而停擺,因此除了那少數幾架Su-35外,所有Su-27系列用的引擎都是推力12500kg的版本,與此同時,美國F-15/16用的F-100/110改型推力已經到了14500kg,甚至15000kg以上。因此最新的117S引擎與美國相比也不出色,他的總壓比提高到25~26,也只不過略高於F-404,還不如EJ-200及M-88。117S引擎只能說是引入AL-41F技術的AL-31F超級大改型(幾乎僅留高壓壓縮機),一點也不算先進。////////////////////////////////此外,F-22為了匿蹤,用了各種特殊的材料、發動機排氣熱訊號減少措施等等,甚至他的機體表面需要極高的加工精度才能滿足匿蹤外型的需要,這方面美國可是遙遙領先。////////////////////////////////這架飛機與現有的歐美先進戰機相比的確有不先進的地方,但是俄國人可以讓這樣的飛機具備與F-22抗衡的可能性(ps.當然,這是筆者個人的推測),這才是令人汗顏的地方!--------------------------------------------------------------------------------------------------------------------------從"使用者付費"觀點看Su-35BM與F-22的衝擊性Yangkovsky 在天空部落發表於23:19:16 | Su-35BM與五代戰機專區我想看過筆者關於Su-35BM討論的讀者多少都會有一個疑問:為什麼科研停滯許久的俄羅斯能在〝不遵守遊戲規則〞(指匿蹤技術)的情況下造出這樣具有衝擊性的產品?這種飛機的價格甚至可能只與EF-2000、F/A-18E/F等相當,而遠低於F-22、F-35,何以他可能〝向下壓制其他戰機,向上對抗匿蹤戰機〞?難不成Su-35BM是〝不加油也會動的機器〞?這一方面得益於雷達旋轉台這個巧妙的設計,將上下左右各120度的範圍都納入主雷達視野,在加上Irbis-E雷達的技術突破,使得戰機對空對空飛彈的自主預警距離激增至90km,相較之下,目前先進戰機的自主飛彈預警距離僅約20km左右。另一方面,所謂〝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雷達旋轉台帶來的是強大的防衛能力,仍不足以對敵方構成衝擊,Su-35BM的衝擊性很大程度來自KS-172、Kh-59、3M-54AE等防區外武器,這些超長程武器西方戰機都沒有,因此能形成衝擊性也不奇怪。這些超級武器的價格理論上當然比普通武器高昂,因此飛機本身可能不貴,但是考慮配套武器則未必便宜。因此可以說Su-35BM的衝擊性是〝透過採購配套武器來附加〞、〝靠雷達轉台帶來的預警能力來確保〞的。返過來說,如果只是依照傳統觀點,把西方的〝匿蹤〞當作圭臬的同時,又刻意忽略上述兩項Su-35BM所獨有的重要因素,所得到的結論哪怕是用超級電腦模擬出來,也都是有問題的。換個角度看,匿蹤戰機的〝衝擊性〞來自〝飛機本身的匿蹤性能〞,這需要錢;Su-35BM的衝擊性來自特殊武器,也需要錢。因此〝讓敵人不知所措的衝擊性〞可以說是一種〝使用者付費〞的項目。差別在於,匿蹤戰機是將這筆費用附加在每一架飛機上,哪怕這架飛機是在根本不需要匿蹤性能的領空執行再簡單不過的任務;而Su-35BM則是將這筆費用放在武器系統上,對於那些和平時期執行簡易任務的飛機,就不需負擔這筆費用。此外,為了維護匿蹤飛機的衝擊性所需要付出的後勤成本也絕對高於Su-35BM之所需,因為戰機匿蹤技術等於〝有出勤就有使用,有使用就需要保養〞,而武器系統多數時間可以封存。這也意味著,要達到等同於美國匿蹤戰機的性能,未必要跟著付出天價級經費。這也是許多以俄國經濟實力質疑Su-35BM乃至五代戰機的論點的盲點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