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dsraven wrote:
這其實也是變通之法,...(恕刪)
零件拆下來照著樣子再造可以,但是控制系統的軟體還有一些電子組件就不一定仿得出來了
冷戰時老毛子"借"了一顆美帝的魚雷,拆了分解後就是有幾樣關鍵零件怎麼仿就是仿不出來
所以仿不一定可行,要就要現在狠下心,不管國內的聲音,花大錢請製造潛艦所需的專家,工程人員來台灣"玩",然後把他們帶到秘密招待所請他們傳授知識,然後送回國,自己研究一段時間後遇到瓶頸,再把他們請來玩,再問
除非有以上的決心,否則潛艦國造永遠只是名詞而不是動詞
PYCB wrote:
零件拆下來照著樣子再...(恕刪)
三星這個活生生的例子,不是就在眼前嗎?
所有的創新,都從模仿開始,
軍事電子產品如果單以台灣來論,實力當然不夠,
但如果能與日本、德國合作,要搞出來,以台灣的實力應該不難,
先買幾台雜牌爛潛艦來拆,
再各個擊破各系統,核子動力這方面人才不是很多嗎?
如果有系統瓶頸,就外聘他國的實力人才來訓練本國專才嘛,三星不就這樣幹!?
(不是很多的電機、電子、資工博士沒處去嗎?
成立一支潛艦鑄造隊,
開始訓練起,
若當中有人弄得出真玩意來,薪資從基本薪連升三級,馬上突破大學教授給薪水平,比蹲在大學好。)
藉著這些創新,可以開創台灣的軍事產業,
若做成了,可以賣給世界上有需求的國家,
又是一項台灣永久的產業。
luger wrote:
戰爭三大要點錢,錢,...(恕刪)
我想這時代沒有人會想要武器全自製這種不務實的做法,
而且因為我國財力不雄厚,
更應該要挑幾個重點需要發展的來做就好,
並依難度做短中長程規畫來逐年推動,
這是比較量力務實的做法.
在軍火產業中,
不是只有大國才能玩,
中小型國家挑重點發展的成功例子也相當多,
瑞典,以色列,南非,南韓,東歐一些國家,
還外銷成功回收全部或部分成本,
並且將軍用技術應用到一般工商業上繼續賺錢.
人才技術不足可以用各種管道請專業高手來做技術指導,
這些方法很多國家都用過,
說實在的,
是人都有個價碼,
如果是你,
隨便舉例比如說年薪一百萬,
別國出錢年薪五百萬讓你只需要在假日飛去指導你要不要?
只要是技術人才,
沒有買不過來的啦,
五億元(也許二十億)請一百個最強的人才過來指導,
國家會請不起嗎?
少蓋一個蚊子館就夠用了,
但是能發揮的效益卻遠遠大過蚊子館.
再說成功率,
說個題外話,
如果你以後有小孩,
跟你說不保證成功考上台大,
因為花的時間要那麼長,
消耗精神要那麼多,
補習費也要花那麼多,
還不保證成功,
乾脆不要念書最好,
最好做點簡單的家庭代工就夠了,
機率來說:一定會成功包得到家庭代工
一輩子這樣搞搞就好,
如果他這樣說,
做為家長的你是甚麼感覺?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