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德軍為什麼這麼猛!?

ya教授 wrote:
德國真的很不錯~德國...(恕刪)


你把黑麥啤酒放到那邊去了
德國常被笑稱萬年負組
有他參加的那邊都會輸

RX99 wrote:

我想你可能有些誤會了
基本上雪曼除了高了一些以外
基本上算是一台相當優秀的戰車
性能平均又好生產好保養
那為何一直給人不堪一擊的印象呢???
那是因為它都越級挑戰的緣故
要知道
虎式跟虎王可都是重戰車
就連號稱是中戰車的豹式也比它重了十幾噸
基本上是不同等級的

...(恕刪)


主要是初期M4是吃汽油的
裝甲又薄萬一不幸,乘員逃出來的機會不高
老實講,以前到現在的戰車,中彈起火要跑掉,通常都很難,除了以色列的馳車啦,二戰的盟軍戰術是以三輛以上的雪曼挑戰虎式一輛,才要打贏的機會,不過通常要有人犧牲才能得逞!
德國之所以會輸是因為,它不像英語系國家掌握世界絕大的資源,所以縱使製作工藝精良,但還是敵不過敵人的大量生產比較簡單的武器的攻擊呀!
電腦是永無止境的錢坑
不過基本上有時覺得德國人為了追求性能而犧牲後勤。
例如戰車的復式路輪設計雖然增加了行動舒適但是有夠難保養!
更慘希特勒是巨艦大砲主義者
一些兵器設計雖然讓現代的我們汗顏但是真的很不實用又耗資源!
kane.fer wrote:
昨天看了二次大戰-英...(恕刪)


德軍只有陸軍超強, 空軍次強. 海軍弱. 所以海獅作戰最大的問題在於制海權在英國人手上. 在拿下巴黎後, 德軍只能空襲英國. 無法登陸.

說是英國告急, 應該是英軍物資不知能撐多久的空襲. 德軍若沒在1941年攻打蘇聯. 歷史會改寫. 因為德軍當時已開始試驗飛彈及內燃機.
jackalsteven wrote:
老實講,以前到現在的...(恕刪)


德蘇戰爭的關鍵在於明斯克後的錯誤決策. 因距離莫斯科已經在500公里之內. 但未集中兵力攻打莫斯科, 卻因為輕敵將中央軍團兵力分散至烏克蘭戰場. 當時是7月

德軍雖然烏克蘭方面獲得重大勝利,但錯過了北方軍團在列寧格勒的泥沼戰挾擊莫斯科. 所以10月才開打的中央軍團已經無法在冬天進行閃電戰了

接下來致命的錯誤是為了黑海石油, 和蘇連軍在史達林格勒的巷戰中陷入第二個冬天的泥沼.

如同日軍在太平洋戰爭犯的兩個錯, 差別是德軍第一個錯是錯過機會, 日本海軍犯的第一個錯就是損失四艘航空母艦,打擊比德軍還大



ycs70100 wrote:
二戰後美軍的武器發展神速多半是利用交換條件而來的
他們俘虜了那些工程師之後給它們兩條路選擇
1.送紐倫堡大審(多半是絞刑)
2.給你一個新的身份 並接受保護 但你要將所有的技術透露出來
像是德國的V2火箭 變成現在的洲際飛彈日本的伊號第400潛艇 變成現在的核子載彈潛艇的前身
德國的虎式坦克
u型潛艇
一大堆講不完
從此之後美國就像吃了大力丸 習讀了葵花寶典

這是誤讀文獻造成的誤解。以水密艙搭載特殊攻擊機的日本帝國海軍伊四百型潛艦與1953年美國海軍以水密艙搭載核彈頭巡弋飛彈的USS Tunny (SSG-282)潛艇除了同為戰略攻擊之用,其它毫無關聯。美軍也不需要虎式戰車和德國潛艇的科技。V2飛彈的部份設計似乎還抄自美國火箭先驅Robert Hutchings Goddard的發明專利,雖然這是他在戰後檢視V2後的宣稱。
dinkdink wrote:
虎式坦克聽說是保時捷創辦人設計的!!
要不是打紅軍時,在那個庫斯克會戰,2700輛虎式對紅軍的3400輛坦克,密碼被解破,加上紅軍反坦克的部隊,最終因希特勒的軟弱,不再向前,最終局面也許難說!

保時捷設計的虎式戰車並未中選。衛城作戰時只有兩百餘輛虎式戰車。
yvmp4 wrote:
如果盟軍敦克爾克大撤退沒成功
而是被德軍阻殲在灘岸
讓希特勒解除後顧之憂
今天的歷史
絕對大翻轉

英國遠征軍在敦克爾克的撤退行動不論成功與否,在實質上其實並無差別。詳見敦克爾克撤退若失敗?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