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TADTE)將於9月18日至20日在台北南港展覽1館盛大開展,今年吸引來自美國、德國、法國、日本、韓國等15國參展商,參展的廠商超過400家為歷次最多,這次航太展聚焦先進防衛系統、無人載具應用與航太關鍵技術;另外,國防館除向美國採購的M1A2T戰車、海馬士多管火箭與獵豹105輪型戰車等裝備參展外,中科院首度研發完成的「強弓防空飛彈」系統,首度對外展示!


中科院是自2015年開始以天弓三型防空飛彈為基礎,以強弓專案研發新一代防空飛彈系統,依規劃從2026年進行量產時更名為「天弓四型反飛彈防空系統」;因強弓飛彈射程高度已突破70公里,與天弓3最大不同在彈體結構與尺寸。從照片中可清楚看出,強弓飛彈採用兩節式火箭推進器(弓3為單節火箭),同時在彈體部分進行緊緻化和輕量化,在飛彈彈體減輕後,加上固態燃料效能提高後,射程高度已突破70公里。
也因為強弓飛彈彈體大,發射箱也從過去長方形改成圓柱體;因相列雷達偵測範圍要超過百公里,其體積也比弓3防空飛彈雷達要大許多。強弓飛彈為我國自行研發最新一代防空飛彈系統,具備在中高空層攔截戰術彈道飛彈之能力,相較於低層飛彈防禦系統,提供更大的防護範圍。另搭配弓三及愛三飛彈執行協同作戰,可構建重層防禦火網,針對來襲目標進行多次攔截,大幅提升我方重要資產的安全性。
代號「強弓專案」編列70億1875萬2千元從2015年到2019年,以天弓3型飛彈基礎進行,增程型飛彈性能提升,除防禦射高從弓3的45公里,增程到70公里,並提升反彈道飛彈的攔截效能,即由低層提升至中層,可攔截中程彈道飛彈。
「強弓專案」雖然預算執行到2019年,依計劃是要交由國防部評估建案量產;此時美方對台多項飛彈導控組件解禁,天弓計劃室換上新的飛彈加力器後,飛彈外型也進行部分構改,內部系統則是更換性能優化的導控系統等多項組件,加上「強弓2型飛彈(地對地)」也持續研改中,使得「強弓專案」持續進行研發,一直到2023年強弓反彈道防空飛彈才正式通過作戰測評。
------------------------------------------------------------------------------------
竟然是圓筒 要走蘇系風格嗎

這是AESA 嗎

越來越有彈道飛彈的樣子了

很明顯有以色列的影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