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強弓防空飛彈系統首曝光

https://www.upmedia.mg/tw/investigation/military/239981
2025年「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TADTE)將於9月18日至20日在台北南港展覽1館盛大開展,今年吸引來自美國、德國、法國、日本、韓國等15國參展商,參展的廠商超過400家為歷次最多,這次航太展聚焦先進防衛系統、無人載具應用與航太關鍵技術;另外,國防館除向美國採購的M1A2T戰車、海馬士多管火箭與獵豹105輪型戰車等裝備參展外,中科院首度研發完成的「強弓防空飛彈」系統,首度對外展示!
中科院強弓防空飛彈系統首曝光
中科院強弓防空飛彈系統首曝光

中科院是自2015年開始以天弓三型防空飛彈為基礎,以強弓專案研發新一代防空飛彈系統,依規劃從2026年進行量產時更名為「天弓四型反飛彈防空系統」;因強弓飛彈射程高度已突破70公里,與天弓3最大不同在彈體結構與尺寸。從照片中可清楚看出,強弓飛彈採用兩節式火箭推進器(弓3為單節火箭),同時在彈體部分進行緊緻化和輕量化,在飛彈彈體減輕後,加上固態燃料效能提高後,射程高度已突破70公里。

也因為強弓飛彈彈體大,發射箱也從過去長方形改成圓柱體;因相列雷達偵測範圍要超過百公里,其體積也比弓3防空飛彈雷達要大許多。強弓飛彈為我國自行研發最新一代防空飛彈系統,具備在中高空層攔截戰術彈道飛彈之能力,相較於低層飛彈防禦系統,提供更大的防護範圍。另搭配弓三及愛三飛彈執行協同作戰,可構建重層防禦火網,針對來襲目標進行多次攔截,大幅提升我方重要資產的安全性。


代號「強弓專案」編列70億1875萬2千元從2015年到2019年,以天弓3型飛彈基礎進行,增程型飛彈性能提升,除防禦射高從弓3的45公里,增程到70公里,並提升反彈道飛彈的攔截效能,即由低層提升至中層,可攔截中程彈道飛彈。

「強弓專案」雖然預算執行到2019年,依計劃是要交由國防部評估建案量產;此時美方對台多項飛彈導控組件解禁,天弓計劃室換上新的飛彈加力器後,飛彈外型也進行部分構改,內部系統則是更換性能優化的導控系統等多項組件,加上「強弓2型飛彈(地對地)」也持續研改中,使得「強弓專案」持續進行研發,一直到2023年強弓反彈道防空飛彈才正式通過作戰測評。
------------------------------------------------------------------------------------
竟然是圓筒 要走蘇系風格嗎

這是AESA 嗎

越來越有彈道飛彈的樣子了



很明顯有以色列的影子
2025-09-15 22:25 發佈
DKQQ wrote:
竟然是圓筒 要走蘇系風格嗎


嘲笑毛子,理解毛子,成为毛子。

玩笑归玩笑,科科院区区一两千人上天入地下海的东西什么都要搓,还能搓出这样的弹,也是不容易。





只有一个小问题(不论是对台湾、美国和北约、以色列亦或是日本):

有合格的三大技术路线高超音速靶弹来测试拦截能力吗……
adiouthg

dfxldm 共仔來這被羞辱阿,中文爛成這樣,vpn流量不夠用阿..

2025-09-19 10:40
緊張先生

認同你說的,人不多,但專案一大堆,還能做出成果真是讓人很驚豔,真的辛苦這些研發團隊,有時候做出來,軍種不買單,還要被冷嘲熱諷,真的很吃力不討好。

2025-09-19 14:33
不就配合第二節發射器,改成圓形,這幾本邏輯判斷

這顆100公里

再放大第二節看能不能射高150公里,改發射燃料,引擎,外型

至於第1節,能改就姿態控制發動機來研發,目前第一節將就用,不及慢慢來,花時間研發姿態控制發動機
不就是這個?





黑夜有雨

能把DF15B看成DF26,也是军盲的可以了!

2025-09-18 0:56
陸上AESA有了

新鎮海案6000也重啟
陸上這顆aesa滿大有長度,
鎮海岸要四面360度,一面差不多陸上切一半,高可以,長度應該切一半
有試射影片
箭2一彈兩賣?
這是用甚麼當靶彈?對比強弓尺寸不小




.
人馬座120炮塔是 20mm鋁製炮塔也
人馬座105是35mm炮塔

M41還是35mm均值裝甲

大概是他的懸吊不能放太重的東西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