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特種部隊與軍武資料庫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4FjdCt7qZr/
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Type=2&SerialNo=235649
全球已有數個太空港投入商業運作,主要型態如下:
太空港營運項目一:次軌道太空旅遊
這是目前最具吸引力的商業模式,將遊客送往太空邊緣,短暫體驗失重,例如:
維珍銀河(Virgin Galactic):在美國的太空港營運,其模式是由母機搭載太空飛機從跑道起飛,在空中釋放後,太空飛機點燃火箭衝向太空,任務結束後如飛機般降落跑道。
藍色起源(Blue Origin):從德州私有發射場,以可回收火箭垂直發射載人太空艙。火箭與太空艙各自返回地面。
這兩家公司已成功將數十名付費乘客送往太空。
太空港營運項目二:軌道衛星發射
這是太空港最成熟、最大宗的業務,以SpaceX為代表。其可回收的「獵鷹九號」火箭,已實現高頻次發射,頻繁從佛羅里達州甘迺迪太空中心或德州私有的「星港」(Starbase)出發,將「星鏈」(Starlink)等大量商業衛星部署至軌道,是目前太空港最主要的商業活動。
美台合作的太空港計畫
根據目前消息,美台洽談的太空港合作,初期規劃可能包含:
1、高科技貨運:優先運送高價值的緊急貨物,例如救命醫療藥品,或台灣擅長的晶片等高科技零組件。
2、科學研究:發射探空火箭,進行氣象、材料或太空科學實驗,以及相關的軍事性研究。
3、平價化的太空旅行:待技術成熟且更安全後,最終目標是實現載人飛行,達成平價化的「太空旅行」或超高速跨國交通。
太空港合作案對台灣的重要性
1、產業升級:台灣的強項在於半導體與精密製造,若能加入太空港的全球供應鏈,將帶動航太產業發展。
2、科技外交:這是台美科技合作的重要里程碑,顯示台灣在全球太空經濟中的潛力備受重視。
3、未來商機潛力:雖然「搭太空船赴美」聽起來仍顯遙遠,且需克服諸多技術與資金挑戰,但此計畫的啟動,將為台灣開啟諸多產業鏈合作與商機。
世界特種部隊與軍武資料庫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