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空軍花幾千億元給落馬移植老舊世代砷化鎵雷達到F16上。而F16早在十幾年前落馬就計畫關閉生產線轉移生產F35。
幾千億的投資只換來刷油漆,鎖螺絲的技術轉移?能不能回收百分之一存疑?
相比之下,空軍只要投資中科院百億元,就可以研發出超越APG 83百倍千倍的氮化鎵雷達,外加超世代電戰系統?
何者划算,結果不言可喻!
在新的戰機計畫無論是採購或是自製仍不明朗的情形下,哪款新戰機未知,
就算現在就立刻談成一筆新的戰機採購,從生產到第一批次交機最快也要五年後才開始,
等按批次陸續交機完恐怕也要拖到最快十年後才有機會正式成軍,這還是現在就已經能敲定的合約才有的時程。
因此,無論怎麼看,F-16V 還要繼續擔綱未來至少十五年內的空防重任。
期間,新戰機計畫開啟時間每拖一年,F-16V 就得在既有的未來十五年的基礎上再多撐額外的一年。
地面防禦一樣重要,拖式飛彈殲滅來犯之敵!
gprs19 wrote:
台灣空軍花幾千億元給落馬移植老舊世代砷化鎵雷達到F16上。而F16早在十幾年前落馬就計畫關閉生產線轉移生產F35。
幾千億的投資只換來刷油漆,鎖螺絲的技術轉移?能不能回收百分之一存疑?
其實現代空戰的樣貌已逐漸在改變..
系統化資料鏈連結已取代已往單機性能...
視距外的空戰..就算戰機雷達不行但是可用預警機或地面防空導彈鎖定敵機代替傳輸資料鏈進而打擊對方戰機..
印巴空戰就是最佳實例...川普18號演說中首次證明有5架戰機被擊落...
台灣空軍一直沿用美國的系統..LINK16..這並不能做到即時資料鏈共享而是單機轉發...
IDF跟幻象2000甚至於連LINK16都沒上..根本連不上...因為升級很貴..所以根本沒上..
台灣具傳聞只有50套LINK16系統..還必須拆來拆去看要裝哪裡...
IDF掛載天劍2C 就算是增程型也只有60到100公里..
這種老古董可能在2戰時期還能有點用處..在現今空戰中..不要說IDF 就算是F16面對老共長射程空空飛彈..可能連起飛的機會都沒有..
台灣空軍因為老美不願意賣..所以在亞洲還把F16作為主力戰機..日本韓國..甚至新加坡早就再用F35了..
沒有新戰機也只能將就用用..要不然能如何...
warrenwang111 wrote:
其實現代空戰的樣貌已...(恕刪)
通常買新戰機,當然會買新研製戰機為優先考量。
新加坡、韓國因為之前就已經有f-16了,再買新戰機,當然會先考慮新機種。
這不奇怪啊!
日本雖然沒有F-16,但有自製進化版的F-2。
F-35除了匿蹤、雷達性能比F-16V稍強一點之外,其他性能有比較突出嗎?
她有飛得比較快?
她載的比較多?
她飛得比較遠?
F-35一開始,台灣就沒有參與出資研發、設計,連零組件代工都沒有。
因此一開局台灣就不在購買國名單內,有出資的都有購買資格。
媒體上說台灣存在可能洩密,所以不賣台灣,這都是某有心單位帶風向。
事實上,以F-35現在的訂單,台灣現在排隊也得排十幾年才拿的到。
真到那時候,F-35也已經面臨現在F-16V世代交替的窘境!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