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役主力戰機殲-20開啟「野獸模式」,外部掛載8枚霹靂-15遠程空空導彈的影片截圖流傳各大軍事網站。這意味著,在犧牲隱形披風下的殲-20,最多將能攜帶16枚空空導彈,成為「導彈卡車」後能在非隱身超視距空戰中施展強大火力。
從曝光的照片可以看到,8發的霹靂-15成對的掛載4個翼下掛架上,代表殲-20在執行制空作戰任務時,總共能攜帶14枚空空導彈,包含機翼8枚霹靂-15,以及正常狀態下機腹彈艙攜帶彈翼不可折疊的4枚霹靂-15、側彈艙2枚霹靂-10近距格鬥空空導彈。
假使殲-20機腹隱蔽彈艙,掛載彈翼可折疊的6枚霹靂-15,此時該隱身戰機最多就能掛載16枚空空導彈,包含機翼8枚霹靂-15、機腹彈艙6枚霹靂-15,以及側彈艙2枚霹靂-10。此時的殲-20將成強大的導彈卡車武庫機,能在非隱身超視距空戰中源源不斷地輸出火力。
霹靂-15是由中國607所(空對空導彈研究院)所研製,最大射程可以達到驚人的200公里,加上殲-20強大的雷達航電能力,發現超遠距離目標能發揮完全威力。當然一次攜帶數量如此龐大的空空導彈,勢必付出喪失隱身性能的代價,但「彈匣深度」帶來的優勢仍然不可忽略,甚至在特定的優化戰術中,殲-20的隱身性能損失並不是問題。
《觀察者網》指出,若設想殲-20的隱形飛行(導彈全內置於彈艙)模式,與殲-20「野獸模式」一同執行任務時,在隱身飛行打頭陣的情況下,後面重掛載模式的殲-20就會作為力量倍增器,彌補傳統隱身機導彈數量不足的問題。
以同樣的方式,在「野獸模式」下的殲-20可以與其他平台戰機作戰,例如殲-35A隱身戰機和無人機,同時中國的「側衛」衍生系列戰鬥機也能以類似的方式與隱形的殲-20協同工作,發揮戰場價值。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50212/2906837.htm
shuling0909 wrote:不用懷疑⋯F-16有Link系統,即使沒開雷達⋯螢幕上也能將殲20看得清清楚楚,反倒是殲20即使掛著射程號稱200公里的PL-15也沒用,因為在200公里這距離內F-16在那都不知道⋯要打啥?打空氣?
繼續自己安慰自己、現在平均每3天就能生產1架J-20、生產的速度都快要超過F-35了、竟然還有智障懷疑J-20不能射導彈?笑到噴淚
以為有IRST就無敵?IRST就只是讓F-16V從完全發現不到J-20、變成能在50~100公里感覺發現而已。
可是這個距離、F-16V不知道要先機動躲避幾枚PL-15的先發攻擊呢?笑到噴淚
真正的現實是:我是懷疑F-16V連升空和降落的機會都沒有啦。



引擎),現在正確的PL-15構型應該是如官宣或展覽場上展示的是雙脈衝固體火箭引擎設
計~PL-15最遠射程雖有200km,但不可逃逸區也約在80~100km左右,和AIM-120D的不
可逃逸區70~80km實際上沒有差異太大~
這幾年匿蹤飛機(有人/無人)蓬勃發展下,使用機載的AESA要在相對近的距離才能偵測到
匿蹤機,估計F-16V配置的AESA主動相位陣列AN/APG-83可變敏捷波束雷達(SABR)
偵蒐到正面匿蹤飛行的J-20距離會在50~60km,開啟野獸模式外掛飛彈破匿蹤的J-20被
偵蒐的距離會在150km以上~
F-16V配置的IRST於天候好的狀態下,偵測匿蹤飛行的J-20距離會在100~150km,匿蹤戰
機已經沒有那麼難被偵查到了,如使用E-2D、雙基雷達或IRST都可在較遠的距離偵獲J-20
的飛行軌跡,也不一定需使用F-16V飛上空上演F-16V PK J-20的大戲,很大的機率會是使
用雙基雷達偵獲後使用陸基弓二或弓三就直接擊落~
台海就130~200km的距離,除非台灣防空體系完全沒了(俄烏戰爭打了三年多,雙方最多使
用中大型無人機與巡弋飛彈等進行騷擾式攻擊,現在也沒看F-16 vs Su-30、Su35的空戰戰
況) ,雙方戰機想要能升空越過台灣海峽後再平安反回,會是個奢求~
況且J-20是款空優型對空戰機,就算飛到台北上空晃晃也無構成任何威脅,因其不具任何的
對地、對艦的攻擊能力~
北約與老美的F-35都已經測試過JSM匿蹤反艦飛彈了~
勸勸老共還是花些力氣在J-36上吧~
J-20慢慢轉型為靶機模式,對解放軍的防空上盡到最後的一點的貢獻~
2024年珠海展場上PL-15E(具摺疊翼設計)及J-20內置彈艙掛在PL-15照片 :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