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bdji.cc/news/new-products/71091.html

8月6日,上海交通大學兩棲航行器最新進展首次公開,它已能從水下垂直鑽出水面飛上天空。
報導稱,由於該無人機設計獨特,機身旋翼起飛後透過姿態的調整即可依靠固定翼提供的升力,與旋翼提供的推力在空中巡航。
它的水下推進速度為3公尺每秒,空中飛行時速可達125公里,且能實現空中懸停,未來將用於海洋科學研究資源勘探以及環境監測等領域。
淡江大學的沖天炮
https://technews.tw/2024/08/05/polaris-rocket-tamkang-university/
淡江大學今日順利發射第三支科研探空火箭「Polaris」因昨日剛更換航電板,無法及時掌握各項飛行數據,團隊將進行後續分析。
淡江大學團隊科研探空火箭「Polaris」原定 4 日試射,結果整備時發現火箭航電板出現問題未能正常運作,因此團隊緊急重新檢測航電系統,修改程式於 5 日的備用窗口發射。
淡大航電系迄今執行三次國家太空中心小型科研火箭研製計畫案,第一個為 2023 年 6 月發射的「淡江一型」,驗證火箭研製與系統整合能力;第二個為 2023 年 9 月發射的「Jessie」,驗證複材箭身結構設計並搭載科學酬載。
此次「Polaris」單節科研火箭比「Jessie」更精進,同樣使用新興 RNX 固體推進劑,但放大火箭推力並搭載 2 項特殊科研酬載:減振環(用於降低探空火箭箭身升空時產生的振動)與磁場計模組(量測三軸磁場變化頻率與火箭振動頻率關聯性),還加上降落傘以回收火箭航電段,進一步驗證火箭減振與科研酬載設計。
Polaris 火箭今雖順利發射,降落傘艙(含航電)與火箭本體依設計機制分離,但降落傘未成功開傘,初步推測原因為航電板問題造成降落傘分離機制提早啟動,導致最後軌跡未依原訂計畫行進。

so,大家如何看?誰比較"好棒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