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用兵理念 增「殲敵於城鎮陣地」
國防部月前向立法院提出「發展不對稱作戰之精實成效案」書面報告,宣示國軍台海防衛用兵理念增加「殲敵於城鎮陣地」,成為「拒敵於彼岸、擊敵於半渡、毀敵於水際灘頭、殲敵於城鎮陣地」。學者認為,台海作戰時,美軍不願讓海空軍主力過早進入第一島鏈周邊,國軍在台海周邊失去絕對制空、制海權下,共軍不用打兩棲登陸戰就能直接空中突擊、空降鎮城,國軍這項用兵理念上的調整堪稱務實。
報告指出,因應中共軍事威脅,國軍軍備整建重點置於「遠程打擊、整體防空、聯合制海、聯合國土防衛作戰、資電網路作戰及聯合指管情監偵」等六大面向,報告並詳述國軍當前卅餘項符合不對稱戰力籌獲軍備。依「拒敵於彼岸、擊敵於半渡、毀敵於水際灘頭、殲敵於城鎮陣地」用兵理念,遂行聯合反制、整體防空、聯合截擊與國土防衛作戰,達成迫敵放棄犯台,確保國家安全目標。
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所長蘇紫雲表示,國軍用兵理念最早始於國防部前部長俞大維在上世紀六○年代提出的防衛概念,「殲敵於城鎮陣地」是國軍因應共軍登陸能力的威脅增加,強化縱深守備與防禦韌性的訴求,也就是防衛構想由傳統的「水平防衛圈」增加「垂直多領域」的總體防禦。
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研究員揭仲認為,共軍正大力推動「聯合登島作戰」轉型,日後共軍第一波登島部隊中,搭乘大型運輸機與直升機實施垂直登陸的比率將大幅提升,並在空中優勢掩護下直接跨越國軍海岸線防禦體系,對海岸線後方的重要目標實施全縱深打擊,這也無可避免地使「國土防衛作戰」和「城鎮防衛作戰」在台澎防衛作戰中的重要性上升。
國軍過去漢光兵推也曾演練過反擊共軍空降兵與輕突擊砲車在關渡平原或二重疏洪道降落突擊的科目,為何過去不提「殲敵於城鎮陣地」?淡江大學戰研所助理教授林穎佑直言,這是因國軍過去能掌握台海制空、制海權,如今我方已沒有絕對的制空制海權;過去共軍較難突進到本島內陸,直升機不敢直接飛過來,因此登陸台灣必須採兩棲登陸慢慢打,但現在能直接採取空中突擊。
這個問題可能很多人沒有想過他會是一個問題
實際上,這也是現在國軍自己也不想面對的問題,所以根本不會拿出來研討
94年前
後指部補給庫=>旅支援營=>運輸連主運=>營輜重接收=各連副連長提領=>各排
94年後
單位有需要時=透過用兵上線申請=地支部後勤組接單=分給前支點
地支部前支點接案,檢料同時申請運輸=全部弄好後
主動運補到各營=營輜重接收=各連副連長提領=>各排
簡單說94年前你家冰箱有東西可以吃,吃完再去賣場進貨(旅後勤區)
各廠商只對賣場補貨(補庫對支援營)
94年後,你家冰箱賣掉,零食櫃燒掉,賣場倒閉,你要補貨只能上網用網拍
但網拍(前支點)和物流業者(運輸群)不同公司
你如果沒網路可以下單或是前支點和物流碰到雙11(各單位同時申請)
你就沒東西可以吃
那種方式好,見人見智
畢竟你家沒有冰箱可以省電對吧
以上都只限打擊旅,至於守備旅和動員旅,可能地上會長子彈出來
至少不會餓死、有小七和民宅可以搶。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