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推動國艦國造,有航空母艦殺手稱號的沱江級艦,目前已有塔江、富江、旭江、武江共4艘量產艦,知情人士今天透露,第5艘「安江艦」近日已舉行命名暨下水儀式,由龍德造船測試後,將交船給海軍。
沱江級原型艦「沱江艦(PGG-618)」民國104年服役,經多年研改,後續量產首艦「塔江艦」109年12月下水(已交船並成軍)、第2艘「富江艦」111年9月下水(已交船)、第3艘「旭江艦」112年2月下水、第4艘「武江艦」112年6月下水。
知情人士指出,第5艘沱江級量產艦「安江艦」近日已舉行命名暨下水典禮,艦名取自宜蘭「安農溪」,待龍德造船廠完成相關測試後將交船給海軍,並接續由海軍展開成軍訓練。
有別原型艦,沱江級量產艦除原有雄風二型、三型反艦飛彈、76快炮及方陣快炮,更配備由中科院研製的海劍二防空飛彈,使其同時具備對空、對海攻擊能力。
國防部送抵立法院的報告書也揭露,相較沱江級艦後續艦的第1批次(第2艘至第6艘,安江艦為第5艘)配置8枚雄二、4枚雄三,第2批次(第7艘至第11艘)後續艦,將配備4枚雄二、8枚雄三,以滿足作戰實際需求。
照片來源:公民新聞 沱江級安江艦出廠 艦名取自宜蘭三星安農溪



---------------- (分隔線) ----------------
第一批次就只剩一艘還在建造中,第二批次五艘「反艦型」已經決標,仍然是龍德造船廠負責建造,但是決標單價提高,載台單價款從15.2億元,變成18.2億元,海軍說明主要是原物料上漲,但是武器重量增加,從8枚雄二、4枚雄三變成4枚雄二、8枚雄三,如果載台設計不做調整性能指標一定下降,海軍八成不能接受,所以推測第二批次在設計上應該會有些變動,到時候可以來比較看看。
之前傳出法國取消STIR輸出許可,不知道火砲射控/照明雷達會改用哪一款,自製或者外購?還是沿用退役錦江級上面的6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