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以宜蘭安農溪命名 第5艘沱江級艦安江艦下水

中央社報導:以宜蘭安農溪命名 第5艘沱江級艦安江艦下水

海軍推動國艦國造,有航空母艦殺手稱號的沱江級艦,目前已有塔江、富江、旭江、武江共4艘量產艦,知情人士今天透露,第5艘「安江艦」近日已舉行命名暨下水儀式,由龍德造船測試後,將交船給海軍。

沱江級原型艦「沱江艦(PGG-618)」民國104年服役,經多年研改,後續量產首艦「塔江艦」109年12月下水(已交船並成軍)、第2艘「富江艦」111年9月下水(已交船)、第3艘「旭江艦」112年2月下水、第4艘「武江艦」112年6月下水。

知情人士指出,第5艘沱江級量產艦「安江艦」近日已舉行命名暨下水典禮,艦名取自宜蘭「安農溪」,待龍德造船廠完成相關測試後將交船給海軍,並接續由海軍展開成軍訓練。

有別原型艦,沱江級量產艦除原有雄風二型、三型反艦飛彈、76快炮及方陣快炮,更配備由中科院研製的海劍二防空飛彈,使其同時具備對空、對海攻擊能力。

國防部送抵立法院的報告書也揭露,相較沱江級艦後續艦的第1批次(第2艘至第6艘,安江艦為第5艘)配置8枚雄二、4枚雄三,第2批次(第7艘至第11艘)後續艦,將配備4枚雄二、8枚雄三,以滿足作戰實際需求。

照片來源:公民新聞 沱江級安江艦出廠 艦名取自宜蘭三星安農溪

以宜蘭安農溪命名 第5艘沱江級艦安江艦下水
以宜蘭安農溪命名 第5艘沱江級艦安江艦下水
以宜蘭安農溪命名 第5艘沱江級艦安江艦下水

---------------- (分隔線) ----------------

第一批次就只剩一艘還在建造中,第二批次五艘「反艦型」已經決標,仍然是龍德造船廠負責建造,但是決標單價提高,載台單價款從15.2億元,變成18.2億元,海軍說明主要是原物料上漲,但是武器重量增加,從8枚雄二、4枚雄三變成4枚雄二、8枚雄三,如果載台設計不做調整性能指標一定下降,海軍八成不能接受,所以推測第二批次在設計上應該會有些變動,到時候可以來比較看看。

之前傳出法國取消STIR輸出許可,不知道火砲射控/照明雷達會改用哪一款,自製或者外購?還是沿用退役錦江級上面的6N(T)?
2023-10-18 23:47 發佈
個人猜測搞不好是Leonardo-Finmeccanic ADT NG NA30S Mk2反正都是76砲,用本家的雷達也是很合理的(都是同一個集團,不要分那麽細啦!)



天衣神水 wrote:
中央社報導:以宜蘭安...(恕刪)
安江艦名字好聽,不過會讓人以為是境內河川使用??

安海艦不更好嗎? 畢竟是守護台灣近海國防安全的主力艦艇!!

命名一定就得江字輩的?
彰化周渝民

畢竟大小姐是讀中國書長大的中國人,擔待一點

2023-10-19 11:19
eclair_lave

以海軍命名規則看這級別得船艦來說怎都不會是海字,不用江可以用本土常見的得溪字代替,反正現在首字也是從溪取名

2023-10-19 14:23
泛舟?
BUCK wrote:
個人猜測搞不好是Leonardo-Finmeccanic ADT NG NA30S Mk2反正都是76砲,用本家的雷達也是很合理的(都是同一個集團,不要分那麽細啦!)


這也是不錯的選項,只是老法幹嘛擋STIR,戰系、聲納都行,就是不賣雷達?怪 ,不知道STIR在戰系中是不是只負責帶76砲,如果是的話,不妨直接用Strales,省去頭頂開花。

話說回來,因為無人機威脅,未來火砲型防空系統的重要性大增,砲控用的RF、EO/IR系統研發能力中科院得要加強,自製的話也是支持的,這項科技可以用在很多地方。


MBUSA wrote:
安江艦名字好聽,不過會讓人以為是境內河川使用??

安海艦不更好嗎? 畢竟是守護台灣近海國防安全的主力艦艇!!

命名一定就得江字輩的?


台灣跟本沒有「江」,連「河」都很少,要用河川名也不一定得冠上「江」,還要解釋半天「安江」是什麼「江」,「塔江」是什麼「江」,有點跟現實脫節,直接用河川名不是也很好,簡單易懂,例如:塔江軍艦 -> 塔瓦軍艦、富江軍艦 -> 富源軍艦、旭江軍艦 -> 旭川軍艦、武江軍艦 -> 武洛軍艦、安江軍艦 -> 安農軍艦。
MBUSA

嗯,讚![拇指向上]

2023-10-19 22:14
kimisu

下次一定要選我們屏東市 殺蛇溪----->殺蛇軍艦[熱血]

2023-10-21 8:36
如果用的是升級型76快砲本來就要加裝雷達套件



ASMP wrote:
但是後方仍然有傳統的火炮射控雷達,
所以無導引和有導引套件的砲彈可能是分屬不同射控雷達導引。


下載李奧納多官網 OTO STRALES STRALES的Datasheet上面是這樣寫的

「Once actual target position and stabilisation data are available, OTO STRALES operates as a stand alone system.

Designed to be compatible with any existing Combat Management System, OTO STRALES allows for all weather functioning.」

所以,STRALES不需要額外的射控雷達,它是獨立運作的系統,只需要戰系提供初始目標資料,推測該射控雷達最多只負責確認目標位置還有輔助戰系其他功能,並不負責帶砲。

OTO陸上版的STRALES的配置,多加了一個搜索雷達,使用同一款射控照明雷達。

這點幾年前還只有沱江一艘在那釘孤支的時候就扯過(那時還沒確定量產艦會配啥鬼裝備),那組屎特射控雷達不是單純只有導砲的功能。

http://www.mdc.idv.tw/mdc/navy/euronavy/stir.htm

STIR有HP與IK兩種系列,最早的STIR-HP是單純的射控雷達,使用X(I)頻;而STIR-IK則兼具X(I/K)頻兩種波段,頻率更高的K波段用於搜索接近的超低空目標(此波段對於克服海面反射的多路效應的效能較佳),此外STIR-IK也整合有輔助的光電系統 (包含電視攝影機、雷射測距儀等),不僅能在遭受電子干擾時提供輔助,也能讓人員透過光電提供的目視資訊進行接戰 ,因此STIR IK更接近一種完整的射控系統。STIR全系列都有支援指揮至瞄準線(Command to Line of Sight,CLOS)制導的提示音功能,以及扇區搜索能力(協助艦上搜索雷達搜索受到干擾的扇區)


目前看到塔江與富江使用的屎特都是有帶輔助光電系統的,所以理論上應該是具備完整射控功能的STIR-IK,講人話就是除了導砲以外屎特還具備搜索能力,而且是以其射控雷達的身版屬於集束波搜索,抗干擾、抗大氣、抗海浪的能力高與廣域搜索雷達,當然目小視野窄是免不了的。

在講人話一點架高的屎特除了控砲以外還有一咪咪類似最上那種啤酒塔疊高的雷達塔功能,雖然是恐龍妹的溫柔但也比沒有強的多。我個人覺得似乎是這貨的功能太全面才會遭到禁售的問題,我軍目前的6n跟屎特比起來就是土砲與行銷世界的洋貨之間的差別,不是沒有但用起來體驗差很多。

全功能的屎特就像裝了一部戰鬥機機鼻裡的射控雷達一樣,能導、能控、能蒐,助力不小。
waffe
waffe wrote:
此外STIR-IK也整合有輔助的光電系統 (包含電視攝影機、雷射測距儀等),不僅能在遭受電子干擾時提供輔助,也能讓人員透過光電提供的目視資訊進行接戰 ,因此STIR IK更接近一種完整的射控系統。


蜂眼雷達在面對干擾時是採取遮蔽及忽略的手段,因此會形成盲區,因為塔江沒有電子戰系統,如果STIR這個時候提供輔助,就可以設法使用硬殺的手段消滅干擾源,不失為一個好方法,安江軍艦的照明雷達基座還留著,應該還是會裝上,只是不知道是什麼型號。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