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新聞分析/火箭燃料產線增 中科院鴨子划水

https://udn.com/news/story/10930/7507318


太空低軌道火箭與地對地導彈兩者相關技術是一體兩面,國內太空火箭發射計畫是由國家實驗研究院太空中心主導,在今年台北航太展展出一座太空火箭模型,外型不像一般火箭,倒是與美國義勇兵洲際彈道飛彈相仿,引起關注。中科院對籌建固體推進燃料鴨子划水,太空火箭的研發與發射,仍將回歸由中科院主責,較為實際。

太空中心今年曾在台北航太展展出送自製發射衛星進軌的太空火箭,一般載運火箭衛星所在的前端通常很大很粗,絕少比火箭本體細,我國要自行發射小型衛星、多個微衛星,用不到這麼大尺寸的火箭。從前段酬載與後半段運送火箭兩者相對大小直徑和體積分析,此火箭模式激似義勇軍洲際導彈,意義耐人尋味。

國家實驗研究院太空中心二○一七年起就委託民間提供「多功能混合式探空火箭發射服務」。太空火箭對我國而言,目前可見不可即。而委商之路不可行,由中科院自基礎籌建能量,顯然尚未放棄相關規畫,「奇萊專案」目前還在進行中,尚未結案。只是計畫仍由太空中心主導,以太空火箭之名避免美國干涉。

中科院積極籌建固體火箭推進劑製造能量,國造天弓防空飛彈、雄三反艦飛彈、雄二E攻陸飛彈,乃至雲峰高空巡弋飛彈,都需要固體推進燃料。這種固體燃料本身與製造技術,都是敏感的國際管制物資。而三百加侖大容量的拌藥機有助於讓發射藥參數與品質穩定。中科院如今準備建立五條各有三百加侖拌藥機的生產線,超出現役國造飛彈量產所需,明顯是為配合發展太空火箭發射而籌建。

國安局日前在立法院透露,數位發展部正發展戰時資通訊韌性計畫,在台灣各地地面部署近兩百個接收低軌衛星訊號的接收站,以便提升戰時通訊韌性。今年底就開始啟動測試機制,但外界不知是接收哪組低軌衛星訊號。我國若能自行發射低軌衛星,有助建構相關戰力。


新聞分析/火箭燃料產線增 中科院鴨子划水
義勇兵1
新聞分析/火箭燃料產線增 中科院鴨子划水

中華民國ICMB???
---------------------------------------------------------------
心得 中華民國在獵風者衛星上驗證了 自己造的陀螺儀 跟可變軌系統

今天出這個新聞耐人尋味
2023-10-16 13:22 發佈
中科院之前則有太空中心合作‘’麒麟計劃‘’,看一下諸葛風雲影片有介紹一段


台南歸仁負責,火箭研發設計工作今年已在台南歸仁招一批,
更大型應該是這一批,估計也要好幾年以後,才有成品。
而中科院麒麟計劃估計短期較有機會
至於發射地估計選在屏東台東



國家太空中心-職安室-環安衛工程師(本職缺預計113年報到) 09/15更新
國家太空中心 本公司其他工作
11~30人應徵
工作內容
1.規劃、擬訂、推動職安衛法、管理計畫16項法定業務。
2.推動環安衛管理系統維運。
3.配合辦理中央或地方主管機關環安衛相關業務。
4.辦理基礎設施新增擴建、運轉之環安衛業務。
5.配合各區火箭試驗場環安衛相關業務。
6.其他主管交辦工作。
會場展出的低軌道三節入軌火箭模型是1/2比例,計畫在2029年至2030年可以送200公斤衛星進入低地球軌道,目標2031年時,運載衛星可達500至600公斤。
miku840048

柯那共匪講的話不要太當真

2023-10-16 22:38
牙控飛機

安啦~等某些人一當選~火箭直接打回沖天炮~同種同源捏~還同處同聲咧~

2023-10-17 6:43
火箭最重要還是那個引擎發動機,
要走到噸以上運載,還是要液態引擎吧
運載能力誰更強?雖然液體火箭發射周期長,但它的發動機燃燒效率很高 , 能提供強大推動力,在相同起飛規模下,液體火箭運載能力更大,可以用更少的燃料走更遠的路。因此液體火箭的乘客大多都是“重量級”的,一般在一噸以上,常見的有通信衛星、載人飛船、空間站等

中科院說過大小遠近不是問題!固態火箭台灣問題不大吧


麒麟火箭與印SLV-3火箭相當 載具推送500公里不是問題


據了解,中科院執行的「麒麟專案」,與過去探空火箭不同的是,因中科院已有技術將火箭推進器的直徑,從過去接近一公尺擴大到一公尺以上,再者從過去兩節式探空火箭,改良成為四段式的固體燃料火箭,與印度開發的SLV-3衛星運載火箭(Satellite Launch Vehicle 3 )相當。雖然30年前印度的SLV-3火箭是將40公斤的衛星送入400公里的太空低軌道,在多項技術改良後,中科院計算麒麟火箭載具推送到500公里高度太空低軌道不是問題。
這不就來了


中科院研發太空混合火箭 傳於九鵬基地秘密興建測試廠
讚 325
上報快訊/鍾知諭 2023年10月16日 12:30:00


中科院傳已在屏東九鵬基地秘密興建深達地下4層的火箭靜態測試廠,全力研發太空低軌道火箭,我國預估逾2026年前將有5條固體推進劑生產線,發射可以精確入軌的太空混合火箭。



中科院為了提升海空戰力,去年公布在屏東九鵬基地完成火箭固體推進器、鑄藥廠房工程、300加侖拌藥機、50加侖拌藥機及大型鑄藥槽的生產線,並增天弓三型防空飛彈、雄風三型反艦飛彈與新型雄昇攻陸巡弋飛彈等彈種量產。



據了解,中科院去年授命配合高達2400億元海空戰力提升案大批國造飛彈生產,但因300加侖型拌藥機能量不足,向美國採購遭拒,只好自行研發製造,在九鵬基地成功運作後,美國才主動出售火箭推進劑。目前中科院準備依照去年自建模式,再建一部300加侖拌藥機,預估2026年前,可以建構5條火箭固體推進劑生產線。



對於對美採購和自建新拌藥機,中科院表示,需要1年半以上的時間,才能投入生產,目前台灣3條固體火箭推進劑生產線,包含大樹廠林園營區、205廠大樹北營區、屏東九鵬鵬園營區,都能負擔海空戰力,但是另新建2台機具建構的生產線,發揮效益有限。



根據中科院的混合火箭計畫,研發的火箭包括發動機、火箭零組件、推進劑開發測試等,其中,發動機要具備百公斤以上大推力、50秒以上長燃,再進行一定程度推力調節,以及熄火再燃能力,供應火箭模組的各型控制閥,也必須是太空使用等級。
感覺數位部通訊微衛星有機會先上

還好以前沒有讓馬斯克吃44。
灣生產火箭固體推進燃料史 篳路藍縷突破國際管制
2023-10-16 09:15 聯合報/ 記者
洪哲政
/台北即時報

美國協防台灣期間,我於1970年代陸續透過對美採購,在高雄大樹設立林園43廠、屏東九鵬設立鵬園44廠;而軍備局在203廠大樹北營區,各設置一部美製300加侖拌藥機,製造國造飛彈所需的火箭固體推動進燃料。但1979年台美斷交後,美方就斷絕對台輸出這項裝備與技術。

但1981年中科院發生「508」工安事件,林園營區的300加侖拌藥機發生爆炸,並造成1公里外民人死傷,在地民眾房舍造成影響。於是中科院就只剩大樹43廠一部300加侖拌藥機,中科院因此開始與軍備局203廠合作生產火箭固體推進劑,由國防部統一調配,當時稱為「合作製藥案」,由203廠負責一部分拌藥任務,再送到大樹廠進行飛彈發射段灌裝,我國就靠這兩部300加侖與部分50加侖拌藥機,長年撐下所有國造飛彈固體燃料的需求。

這個生產模式一直延伸到2020年,當時203廠發生鋁粉燃燒的工安事件,203廠與行政法人化的中科院在簽約換約時各有心思,中科院要租用203廠的300加侖拌藥機,必須自行派人操作。

而去年起中科院受命配合額度高達2400億元海空戰力提升案大批國造飛彈生產,但現有兩部300加侖拌藥機能量不足,一度要向美方採購遭拒,中科院因此循蹊徑自行嘗試研製300加侖拌藥機,給合50加侖拌藥機及大型鑄藥槽等設備,去年在九鵬基地「鵬園」成功運作,中科院還特別對外宣示恢復3條固體推進藥劑的生產線。

而美方獲悉中科院自製出300加侖拌藥機後,就向中科院表達願出售第四部300加侖拌藥機給我國,但中科院目前仍另尋自行製造300加侖拌藥機的模式,準備再行生產一部國造300加侖拌藥機,計畫總計籌建達成5條固體推進劑燃料生產線。而九鵬基地秘建地下火箭靜態測試廠,深度高達4層樓以上,準備測試的火箭規模引起像想。
中科院研發火箭 九鵬祕建測試廠
2023-10-16 00:20 聯合報/ 記者
洪哲政
/台北報導
中科院在屏東九鵬飛彈發射基地設置三百加侖固體火箭燃料拌鑄藥產線,祕建地下火箭靜態測試廠,全力推動太空火箭研發。圖為九鵬基地發射飛彈場景。記者劉學聖/攝影
中科院在屏東九鵬飛彈發射基地設置三百加侖固體火箭燃料拌鑄藥產線,祕建地下火箭靜態測試廠,全力推動太空火箭研發。圖為九鵬基地發射飛彈場景。記者劉學聖/攝影


我國在二○二六年前將有五條火箭固體推進劑生產線,用於發射可精確入軌的太空混合火箭,中科院已在屏東九鵬祕建完成深達地下四層的火箭靜態測試廠,全力推動相關研發。我國積極研發太空低軌道火箭,此技術與地對地導彈是一體兩面。

中科院利用執行中央政府海空戰力提升計畫採購特別預算案,擴充生產國際戰略管制的固體火箭推進劑能量。據了解,中科院結合兩部早年美售我的三百加侖火箭固體推進劑拌藥機,去年自建一部三百加侖拌藥機,如今不但要再行自建一部同型機,美也願售我一部同型機。

目前中科院曝光的火箭計畫,除媒體曾報導配合國家太空中心太空科技發展長程計畫的「奇萊專案」,要研製將五十至兩百公斤的微衛星推送到五百公里高度的太空低軌道火箭外,中科院今年又進一步設置新科研計畫,要在未來四年內研發精確入軌用的混合火箭系統關鍵技術,研發包括載具、推進劑與推進器。

中科院昨天回應表示,該院各項研發設備建置及籌獲,均衡量任務需求辦理,但相關事項涉及國防研發機敏事項,中科院援例不予評論。

中科院去年主動公布在屏東九鵬基地完成火箭固體推進器的「鑄藥廠房工程、三百加侖拌藥機、五十加侖拌藥機及大型鑄藥槽」生產線,並披露是為執行海空戰力提升計畫的量產及研發任務。據了解,執行內容包括增程型天弓三型防空飛彈、雄風三型反艦飛彈與新型雄昇攻陸巡弋飛彈等彈種量產,相關彈種升空時的加力段,都是採用火箭推進的固體燃料。

據悉,中科院事前擬向美國採購火箭推進劑三百加侖型拌藥機,因國際管制之故遭拒絕,但中科院主動披露自行研發製造完成後,美國已鬆口將售我並簽署意向書;另中科院將循去年自建模式再新建一部三百加侖拌藥機,預計在二○二六年前建構五條火箭固體推進劑生產線。

對美採購與自建新拌藥機,建置時間至少需一年半以上才能投入生產,現有三條固體火箭推進劑生產線包括大樹廠林園營區、二○五廠大樹北營區與屏東九鵬鵬園營區,已概能負擔中央政府海空戰力提升計畫生產所需,另新建兩台機具建構的生產線對此案發揮效益有限。據了解,相關能量將支應大型混合火箭生產計畫推進劑所需。

根據中科院曝光的混合火箭計畫,中科院將研發的火箭,關鍵技術包括發動機、火箭零組件、推進劑開發測試等,發動機須具備百公斤以上大推力及五十秒以上長燃,進行一定程度推力調節及熄火再燃能力,供應火箭模組各型控制閥必須具備「能在太空使用等級」。
发射卫星还是液体发动机的合适,固体比冲太低,做助推合适。大陆全固体的代表是快舟,一甲型号低轨300kg以下载荷。
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
miku840048

混合燃料火箭 https://vocus.cc/article/5ebc0e86fd897800014e8d2f

2023-10-16 22:41
聽說圖片這顆是4顆引擎採用液態燃料
太空中心說2030年

所以目前台版星鏈只能靠中科院固態火箭
還有發射場要加快選址建設
不然就只能簡易發射,順便驗證戰時衛星簡易發射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