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光設定場景在台灣本土
國軍漢光39號演習自7月24至28日展開,演習重點在於淡水河口反登陸操演,顯示台灣由「灘岸殲敵」轉向「敵軍登陸殲滅」。前空軍副司令張延廷表示,從漢光39號演習來看,現在已到達陸地殲敵了,但台灣人口的密度那麼高,設定場景在台灣本土,「這是錯誤的」。
早在漢光實兵演練之前,便有民眾目睹疑似美軍出現在地方後備教召動員訓練的行軍隊伍邊,狀似觀察;實兵演練期間,美軍方代表更是一席輕便服裝出現在台北火車站內憲兵反恐行動操練現場
儘管官方不承認美方要求國軍加重城鎮作戰比重,但實兵演練科目會說話——不管是橋梁阻絕守備、台北車站關鍵基礎設施防護、煉油廠關鍵基礎設施防護、天然氣廠關鍵基礎設施防護、八里台北港反登陸作戰或桃園機場反空降作戰,除了不再否定解放軍登陸能力,明白說則是城鎮戰的開打必然性。
當國軍終於承認解放軍能夠上岸,且會推進到內陸後,卻似無視於大陸軍工企業近年在結合作戰概念的軍備研製與作戰體系發展,仍著重以應對傳統武力作戰為主的設定,這樣的漢光演習設計真的符合竭盡所能趨近實戰?演習既然要規畫公開的科目,就得要有以戰敗為養分的最嚴峻狀況,甚至臆想中大型兩棲載具在攻台行動角色已靜悄悄微調轉型,只因海峽天險或許不再!對直升機而言,距離真的不遠!台海面臨已傾斜的戰力對比下,願國軍務實踏好下一步。若僅憑官方發布新聞稿來博取績效、談戰力,一旦真正臨戰將嘗到苦果。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