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獨家/潛艦國造創紀錄!37年來首度海軍256戰隊接艦官兵編成進駐

新聞來源:獨家/潛艦國造創紀錄!37年來首度 海軍256戰隊接艦官兵編成進駐

海軍司令部專責潛艦作戰的256戰隊日前舉行潛艦國造原型艦的接艦官兵編成,艦長等60多位官兵正式進駐台船潛艦國造的海昌工廠,未來這群官兵將負責首艘國造潛艦的建造、訓練及後續的所有教範手則,甚至是國造潛艦作戰的戰術準則。

知情人士透露,國造潛艦原型艦許多裝備包括新型的聲納系統、射控系統、偵搜系統以及作戰系統都優於劍龍級潛艦,就連下潛深度、水下速度及偵搜範圍也都優於劍龍,因此國造潛艦的作戰模式遠超過目前海軍劍龍級,這也是256戰隊正式編成原型艦接艦官兵的重要原因,因為這些接艦官兵將要把此艘原型艦的最大極限測試出來,並編寫最新國造潛艦作戰計劃,以發揮共軍犯台時的最大戰力及加大作戰效益。

海軍256戰隊從去年開始已派出40多人作為潛艦國造的監造人員,包括艦長、副艦長、輪機、修護、作戰指揮人員、聲納與通信人員,專責潛艦機具配置組裝及測試,甚至還會到海發中心了解最早的藍圖設計、施工方法,以及目前已建好的艙間,是否符合潛艦官兵使用需求。

據指出,由於原型艦即將在9月封殼,並舉行命名儀式後正式與國人見面,但這支潛艦國造原型艦的接艦官兵們,已依潛艦各組件的安裝,由各部門進行主、次系統的檢測,並在完成下水節點後立即進入泊港測試(HAT),以及泊港測試合格後的出海測試(SAT)。

根據資料顯示,海軍編列493億6170萬元台幣,規劃自2019年至2025年持續打造原型潛艦1艘。潛艦原型艦構型歷經多次修改,最終採用第4.0版進行建造,設計藍圖高達700多份。依據台船先前說明,原型艦長度約在70公尺以內、寬約8公尺左右、高約18公尺,採用X型尾舵設計,平衡翼配置在帆罩段的兩側,排水噸位約2500到3000噸。在武裝方面,原型艦配置6管魚雷發射管,並可搭載18枚重型魚雷。

知情人士表示,台船與接艦官兵在完成岸測及2至3天的海測後,即會正式交由海軍接收,並由接艦官兵執行出海測試(SAT)的各項項目,及原型艦的所有戰術動作。一位資深將領說,海軍會把潛艦各種極限性能操練一遍,才會開始進入戰術測評,最後一關就是發射重型魚雷,以確認作戰系統的完整性。

獨家/潛艦國造創紀錄!37年來首度海軍256戰隊接艦官兵編成進駐
2023-07-12 23:33 發佈
報載我國有購買潛射型魚叉飛彈。
軍武百科》反艦利器魚叉飛彈 陸海空潛射一次滿足

作戰時,一艘潛艦應該同時搭載魚雷與飛彈吧?那是否可能潛艦在攻擊敵艦時同時段發射完飛彈後接著朝同樣目標再發射重型魚雷?或者反之亦然?

還是必須等到第一次的攻擊確認後再考慮發射第二次攻擊以避免浪費彈藥?U-571 潛艇戰爭電影裡有一水下作戰場景是同時間向目標連射高達三枚魚雷,畢竟在敵死就是我王的關鍵時刻(非置入性行銷),顯然彈藥浪費與否已經不是考量的重點?!當下場景是先得活下去到確認殲滅了敵人才是。
天衣神水
天衣神水 樓主

收屍用重型魚雷太奢侈了,用QUICKSINK比較適合

2023-07-13 14:35
現在比較可怕的是

兩皮班長說要等SAT結束才要開工第二艘!

而不是邊開工邊做SAT
一邊驗證一邊可以在建造時修改
這些醬缸沒有經歷過私人企業的磨練
腦袋真的是不行
任何有在製造業工作過的都會知道我在說什麼
如果不繼續開工就這樣乾等
好不容易凝聚起來的力量很可能因此散掉
尤其是要養這些技術團隊
一刻都不能讓他們停下來
預算一定不能斷
真的嚴重懷疑這些黃埔的是什麼心態
彰化周渝民 wrote:
現在比較可怕的是

兩皮班長說要等SAT結束才要開工第二艘!


這種事應該流不到他來決定,他只是刷存在感和不得罪正反雙方的人而已。

IDS如果沒有重大的問題,量產是遲早的事,要下令喊卡或減產的人得冒著當相大的政治風險。
彰化周渝民 wrote:
現在比較可怕的是

兩皮班長說要等SAT結束才要開工第二艘!

而不是邊開工邊做SAT
一邊驗證一邊可以在建造時修改
這些醬缸沒有經歷過私人企業的磨練
腦袋真的是不行.........


大家應該都知道,這是台灣第一次建潛艇,
第一次建造的東西,本來問題就不會少過,
所以要求SAT結束才開工第二艘也不是那麼大的罪過,算合理,
畢竟會有很大的機率有可能有重大改動。

台灣各種謠言毀謗已經不是第一天了,
畢竟從潛艇開始建造至今,
從案子是假的,等錢發完後人就都閃了,
到現在快完成了,還嘴9月是出廠還是下水等文字遊戲,
各種流言從沒停過!
接下來各種SAT測試,幾乎不可能完全沒問題,
只要問題一出,就繼續看一堆鬼話又來抨擊國造潛艦。

這種情況想在還沒過SAT就建下一艘? 難!
你能接受還沒過SAT就建下一艘? 其他人認同嗎?
到時候真還沒過SAT就建下一艘,
是否又要被說不顧官兵死活?
是否又要被說官商勾結?
彰化周渝民

假設SAT需要三年,難道整個工程團隊都放在那乾等?工程單位應該是能做的先做,邊驗證邊修改才對吧,在私人公司等驗證完才量產早就被釘死了

2023-07-13 20:03
fujinla_001

你能夠完全排除原型艦一下水海試就沉的風險嗎?要別人擔風險都嘴巴講很快,又不是你去擔責任.私人公司如果是攸關公司前途的大案子,也沒幾個敢壓身家全部梭哈的

2023-08-22 16:18
天衣神水 wrote:
這種事應該流不到他來...(恕刪)


我倒認為以國共雙方強力黑/反潛艦的力道.....

共匪從頭到尾 就是極盡能力一切代價打壓台灣的潛艦...

KMT呢? 本世紀初提出潛艦案後 從來沒有任何正面反應 不是唱衰就是狂擋....

如果明年發生政黨輪替狀況 潛艦部隊整建計畫很可能直接告吹....
或發生極大的延遲...(想想當年三大軍購幾乎撐了五年才過)
要找理由誰不會...

乾脆喊潛艦換發現金每人一萬 這樣搞不好還可以賺選票呢....
peterpan200206

以色列人口僅稍多於台灣1/3都有5潛艇,新加坡僅500多萬人口的國家都有四首潛艦,我不明白為何2300多萬人口的台灣不能建造潛艇,而且就算將來全部建造完,都遠不如北韓多,人口略多於台灣卻有70艏潛艇。

2023-09-05 21:12
soulpower1217

潛艦國造就是馬政府提出,蔡政府延續的極少數政策,唱衰或是狂擋....黃曙光是誰的人你都不知道

2023-09-05 21:43
我們正在創造世界紀錄,只要這艘潛艦能正常下潛與上浮,不出現嚴重人命事故,我們就創造了許多項世界紀錄!
1) 最短時間製造出一艘現代化潛艦

請自行發揮!
彰化周渝民

這艘的戰系據說跟維吉尼亞級相同,而且還是少見的雙殼船體,真的是世界紀錄了

2023-07-13 20:00
天衣神水
天衣神水 樓主

據說跟劍龍級一樣是單、雙殼合一

2023-07-13 21:06
天衣神水 wrote:
新聞來源:獨家/潛艦...(恕刪)


好像快下水了,不知道會命名什麼。新的一級潛艦應該不會繼續海系列吧?

別像日本海自來個高潮號。富江這種也不要再來了。

取名還是要看天份啊。
兩岸和平:接受集中營、特色管理、坦克輾人民。
暗房教父

? 隱形眼鏡嗎? [大笑][大笑][大笑]

2023-07-16 22:47
miku840048

色情茄子

2023-07-17 9:05
就借用黃曙光的名來用,也讓其它那些軍頭知搞些對軍政有意義的

潛艦級別為曙光級,曙光乃清晨大地初現的亮光,曙光也代表台灣潛艦未來

各艦可用山脈名
grezzo

真這麼做黃總長肯定成為箭靶,不過用有功將領之名來命名的方向是對的,也可以開放讓海軍人員現役或一定級別以上退役人員,票選他們最崇敬認為最有貢獻的海軍人員有那些,只要調查沒問題,後面艦艇都可參考命名。

2023-07-14 9:03
估計從西班牙s80a就可看出Ids內部

s80a美國英國出力甚深


潛艦相關系統設備還是要朝自研發展,去挖歐美日俄羅斯烏克蘭退休人才都要挖。

落馬雷神的核潛系統設備研發只會越來越先進,美國將來未必會降級或輸出
其它歐日韓設備將來可能未必會在賣台灣

利用IDS爭取20 年時間,自研相關系統和設備。

S80A的作戰系統是美國與西班牙合作開發的國際可擴充/裁減柴電潛艦整合作戰系統(Scalable International Diesel-Electric Submarine Integrated Combat System,SSUBICS),整合艦上所有的感測器(包含水下聲納系統、水面上的雷達與光電桅杆等)、通信、電子戰以及武器系統,能提供整合的戰場資訊,並協助指揮官進行決策。SSUBICS的系統架構來自於美國洛克西德.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提供的「潛艦整合作戰系統900」(SUBmarine Integrate Combat System,SUBICS 900);SUBICS 900源於先前洛馬集團為美國海軍升級BQQ-5/6聲納與AN/BSY-1潛艦戰鬥系統而發展的聲學快速插入套件(Acoustic Rapid Commercial Off-The-Shelf Insertion,A-RCI)的經驗,結合A-RCI的開放式商規計算機硬體架構、Unix作業系統以及傳輸速率達Gbps級的區域網路,能根據客戶需求輕易擴充/裁減系統規模。SUBICS 900的系統基本架構也與美國海軍維吉尼亞級核能攻擊潛艦的AN/BGY-1潛艦戰鬥系統十分類似;在2000年代,美國也參與澳洲柯林斯級(Collins class)潛艦的戰鬥系統替換案(Replacement Combat System,RCS),為柯林斯級換裝AN/BGY-1潛艦戰鬥系統的衍生型;不過由於柯林斯級原始設計的指揮室可用空間以及供電、冷卻功率已經無法更動,對於體積與功率消耗較大的美製系統無法完全適應,因此在首艘改裝的同型艦測試之後,後續同型艦就逐步酌量減少硬體改裝範圍;而S80A由於是從頭設計的新艦,原始設計就納入美製戰鬥系統的考量,因此可以減少這方面的困擾。SSUBICS作戰系統以七座Sainsel的CONAM多功能顯控台 (與SCP平台管理系統同型)為主要部件,每個顯控台均能處理、顯示各偵測系統回傳的數據,或用於追蹤、武器射控等工作。首批七座戰鬥系統顯控台於2007年交付西班牙海軍,隨即運往洛馬集團在美國維吉尼亞州的陸上測試場;而緊接著生產的七座顯控台則由納凡提亞 旗下FABA系統公司,在該公司位於西班牙聖.費南多的陸上測試場進行測試。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