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買這批岸置魚叉飛彈划算嗎
因為近期美國交貨予芬蘭的112枚魚叉飛彈RGM-84Q-4 Block II+ ER增程型才是射程超過200公里的型號,加上據中科院長張忠誠(2020)表示美製岸置魚叉與雄二是同等級,雄二速度、射程距離略優魚叉
因為AGM-84魚叉(Harpoon)反艦飛彈自1977年問世以來服役逾四十年且產量逼近萬枚,稱其為全世界最氾濫的反艦飛彈也不為過,相關電子特徵對岸透過情報交換的獲得並不困難,與中國大陸交好的巴基斯坦、巴西、埃及與泰國均有採購,在彼此交流或演訓(中國殲11與泰國Jas-39對抗以及巴基斯坦與中國合作生產梟龍戰機最廣為人知)的過程中取得相關資訊並不困難。
最後,在媒體熱炒的魚叉飛彈具備「濱海目標壓制模式」(Littoral Target Suppression Mode)部分,因為美國不願意放行ER增程版本已無討論的必要性,畢竟RGM-84L-4 Block II版本魚叉飛彈的射程僅為124公里而已,部署在臺灣本島根本搆不到中國大陸的軍用港口,放在金門或是馬祖又敏感性太高且容易在承受第一擊時成為主要目標,根本無法發揮狙擊內陸目標或襲擊滯港敵艦的功能。相較之下,雄風二型增程版的250公里射程反而在運用上更有彈性,加上可與海軍「聯成」指管通情系統數位構聯直接賦予作戰單位接戰任務,運用上自主性的餘裕程度顯然要好上不少。
依國防產業發展條例第十六條第三、四項規定「一等列管軍品,經主管機關會商其他主辦機關評估,認定向國外採購較符合經濟效益與國家安全利益,並陳報行政院核定者,以向國外採購辦理,前項評估應包含落實技術轉移,促成國內研發、產製及後勤支援」,偏偏RGM-84L-4 Block II版本魚叉飛彈相較於雄風二型並無太多技術上的領先,要技術轉移或是促進臺灣研發能力也應以最新的NSM反艦飛彈(RGM-184)為考量。美方此次核定出售魚叉飛彈留了一手卻也讓該筆軍售的重要性雞肋化,就平台模擬結論來說,實無須耗費23億美金外購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