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型巡防艦」原型艦的基本規格為:滿載排水量為2500噸,為單體船型、外型具雷達匿蹤設計,艦體結構為上鋁下鋼材質;輕型巡防艦的艦長100公尺、艦寛12.6公尺、吃水3.9公尺、最大航速30節、可以12節速度航行2200浬以上,艦上官兵人數為85人。
據指出,防空型與反潛型「輕型巡防艦」的艦體儎台大致相同,單體船、雷達匿蹤外型、艦體結構上鋁下鋼皆設有可供S70C起降的飛行甲板,但不設置直升機機庫,有輔降裝備,工作艇1艘。
防空型規劃在艦艏段配置垂直發射型的艦載防空飛彈系統

反潛型則是在艦艉段飛行甲板下方配置拖曳聲納。

總預算約200多億,戰系委由中科院統籌,船體載台採國內公開招標。2艘載台建造預算約90億,得標船廠需與中科院簽訂工作協議,建造期程2023~2026年交船,船廠建造2艘載台時間最多27個月,需在2025年3月完成下水。
-------------------------
以說明會資料,輕型巡防艦的通用艦體會在76快砲後方保留VLS的空間,那麼船舯飛彈發射模組應該就會減少為4組,而非沱江級的8組。然後船艉直升機甲板確定可以降落S-70C(M),前後只拉長15公尺,上層鋁製結構必須縮短,更大更重、還需要研發測試的海鷹眼AESA雷達,可能趕不上進度,改用較輕且成熟的海蜂眼PESA雷達取代會是備案。
其他減重項目,工作艇只保留一艘,反潛型不裝VLS,在船舯安裝4枚雄二+16枚斜射式海劍二,船尾加裝拖曳式聲納,以及兩座三管魚雷發射器。VLS防空型則不安裝拖曳聲納,那就連三管魚雷發射器也不裝?另外可以減重的是兩門XTR-102,可能改用更輕的T-75人力操控20機砲,或是2挺50機槍座取代。
海軍表示會在年底的公開閱覽中提供建造規範,再由船廠進行細部設計,那就等12月再來看看進度如何囉。
PS:海鷹眼雷達進度如果跟得上,防空型就能更防空,大概是200公里跟100公里的掃描差距,會跟康定級升級案有所連動,因為康定級也是要換雷達+海劍二VLS。如果康定級是使用海鷹眼,那防空型就可以搭便車,如果是用法國雷達,通用的難度就比較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