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乘風”破”浪就是弓形船艏(X-Bow)這種船艏顛覆了一般人對於船艏的傳統印象,猛的一看,還真得莫名其”妙”,但是一看完它的海試(Sea -Trail),只能說太是神奇了.其實,弓形船艏的優點計有:1. 一般的船型在大風浪中頂浪的結果,大幅度減低了船速,(影片中7-8級風,5-10米浪高時,一般船只能開出6節上下;而弓形船艏仍能”破浪”而保持在12節以上,兼有船速與省油之功效,因此加滿油後滯留在海上的時間較長.2. 減少因波浪的撞擊---Slamming而產生的抖動,船上人員的睡眠品質大幅提升;工作安全也大幅提升,對客船上遊客也增加睡眠品質3. 因為切浪而非撞浪,因此對船舶,機具的損傷也較小4. 對於大風浪中的海上救援能更快速到達,並提供更強之拖力5. 減少了貨損及移動6. 減少機艙的飛俥台灣北部東北季風時風急浪高,對於失去動力商船之拖救,應該是一等一的”國之重器”同時也可免去因拖延所造成的擱淺與汙染..................................................................原來是為了航行的平穩性而設計的
yoshiyoyo wrote:好奇 艦艏為什麼改成這樣類似一戰艦艇的形式而不是球形艦艏不懂 求教 最主要是強化匿蹤性和高速穿浪,前者佔比較高,從正面看,船艏方向後傾斜,兩邊斜角式船舷,下方外擴加強耐波性,上方向內縮,減少雷達反射波,正面看就是菱形,像不像五代機?,這種設計的空間利用效率比朱瓦特級來得高,法國人還是有一套。
早期軍艦動力較差,必須依靠船艦外型設計來改善動力及航程。從一二次大戰時期的軍艦你可以看到除了穿浪式艦首設計外,船型設計就像一片柳葉,可以減少水流的阻力。穿浪式艦首除了前面網友提到的優點外,缺點也是相對應的,那就是浪容易打到打到甲板,影響甲板上的人員操作,上層建築也容易受到大浪衝擊影響。武器佈局也受到限制,因為尤其是前甲板面積變小,可佈局的空間變小,浪費空間較大。美國的Zumwalt因此就必須將垂直發射器佈局在艦體的兩邊,不只影響可安裝數量,飛彈裝填以及其他操作也相對較為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