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用的武器大多都是蘇聯時期幾十年累積起來的財產,蘇聯解體後的俄羅斯經濟要維持裝備規模和妥善率已經很勉強,入侵烏克蘭短短幾個月就把老本燒光,重新生產二十年也不一定能補回來,從原本軍事排名世界第二淪落到這個地步,如果以烏克蘭格局來看俄羅斯的確是資源、人口、基礎建設都比較完整未損失,但從美俄格局來看俄羅斯已經輸掉接下來幾十年的佈局,4 月前可是有拿下整個烏克蘭抗衡北約的氣勢,烏克蘭撐到戰後有機會接受國際援助難民回流重建經濟,但俄羅斯的 7 折原油不知道還要賠本賣幾年。
前華沙成員國支援烏克蘭蘇聯規格武器的同時也汰換成北約規格,代表美國不只軍火商擴大市場排擠俄羅斯客戶,同時美國在政治經濟方面介入俄羅斯鄰國,F-35 是靠大量生產才能壓到一億美金不到的價格,俄羅斯客戶減少不只零件後勤維護成本攤高,也在投入下一代科技研發競爭更困難,原本就極度依賴能源和軍火撐經濟的俄羅斯之後除了更無法擺脫能源為主的出口經濟,同時也要面臨不再友好的鄰國,在損失大量年輕人後要轉型結構和恢復也難如登天。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