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對岸及其他國家占比如何?
------------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警告,美國最精密晶片高達 70% 皆產自台灣,這真的不安全,呼籲國會趕緊通過美國晶片製造法案(Chips for America Act)。
CNBC報導,雷蒙多25日在瑞士達沃斯(Davos)世界經濟論壇接受獨家專訪時指出,「美國最精密的晶片有70%向台灣購買,這些晶片主要用於軍事設備。
標槍飛彈(javelin)發射系統大概要用250顆晶片,你想要全部都跟台灣買嗎?這並不安全。」
雷蒙多呼籲國會通過美國晶片製造法案,「讓企業在美國本土製造晶片,鞏固我們的未來。」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23日才說,若中國意圖入侵,會動用軍事力量捍衛台灣,引發北京當局強烈不滿。
被問到兩岸衝突對半導體產業可能產生的衝擊時,雷蒙多表示前景「並不樂觀」(not a pretty picture),且「非常可怕、難以防備」。她說,「有些東西比價格還重要。美國國家安全無價」。
雖然美國晶片製造法案2021年1月通過,國會卻尚未對分配資源的法案達成共識,即便兩黨皆支持擴大國內晶片產能。
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統計顯示,美國的全球半導體產能占比1990年還有40%,2020年卻降至12%左右。據報導,光台積電就為蘋果(Apple Inc.)、亞馬遜(Amazon.com)、Google母公司Alphabet等科技巨擘製造近90%晶片。
廠商是哪裡錢多哪裡去.有本事賺錢,工廠就不會外移了
自己當金融中心
把工業都移到便宜的地方去
在全球化的名義下,這些金錢遊戲也是美國自己搞出來的啊
當然這些後果也要自己擔
像現在軍艦的建造與維修不都塞車了?
最好是嘴巴講一講廠商就會回流
美國一直在警惕這種事情,不只是政府,Intel執行長在靠盃半導體補助也是借題發揮,增加了這種說法。
這種情節陷入了兩難,你要台灣製程先進,在政治上掌握在美國自己手裡,又不希望這把刀落在台灣手上,讓風險大增。
可是這位風險資本家卻忘記了,晶圓產業需要集中訂單到一兩家手上,才能保持這種高階技術持續的領先地位。
把先進半導體的訂單拆分開來,那就等著中國追上來吧。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半導體產業是資本密集產業。雖然技術重要,但是資本投資一座先進廠房往往投資額在數百億美金。
架空台灣對你美國來說是短多長空,腦袋沒洞的應該要知道。
再說,台灣只有晶圓代工嗎?呵呵。這些民主黨的人潛意識裏面就沒把台灣當作自己的朋友看待。
台灣要警惕的,美國和日本政府的晶圓補助只是第一步,萬一美國半導體設計公司被要求訂單轉移才是重大危機。
兩岸和平:接受集中營、特色管理、坦克輾人民。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