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各界就知道普丁改變戰略,下令陸軍集中基輔打「最後一戰」。 但目前為止,基輔北境已拍到的戰甲車、運輸車、火炮數量,可能超出烏克蘭預期。 昨晚以前預期是各種車加一加約550輛 但到剛剛為止, 民宅監視器拍到的拖曳火炮就超過200門, 多管火箭車也超過100輛, 輪甲履甲超過200....戰車還沒算... 光是南方克里米亞旅出來增援的其中一批就有200台戰甲車... 距離開戰時間不到24小時,......
他應該慶幸對手太嫩了,沒有狂轟濫炸一週,就急著出動地面部隊,顯然不是上策,如果對方是像解放軍那種level,俄軍會踢到鐵板,更別說表面上兵力十九萬,卻很分散,應該像一把尖刀,集中力量,看是要插向對方心臟,一舉推翻烏國政府,還是圍住基輔,殲滅來援的烏軍,
俄國就像一個退役的拳王,雖然已經不復當年的勇猛,仍然拖著老邁的身軀上擂台,以它目前的國力,已經無法讓普丁豪邁地出擊,換成史達林,恐怕是豪華地出動六十萬大軍,兵分二路或三路,會師基輔,普丁應該認清現實:實力不夠,打法就別太拘泥,雖然戰事才開始三天,但給人感覺就是這一仗打得不夠漂亮,不夠爽快,
普丁應該也很猶豫吧他想以最溫和的狀況吞併烏克蘭所以都用刀尖的戰術一點一點的打顯然不容易若動用砲兵, 應該可以立即打破僵局但可想而知平民死傷會大幅提升以後他勢必會面對一堆仇恨要想安穩統治烏克蘭可能極為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