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這種1970年代的戰機稱得上匿蹤嗎?

進氣口這麼大, 還看的到發動機扇葉
這種1970年代的戰機稱得上匿蹤嗎?
左右掛了兩個大油箱, 戰機是為了掛彈殲敵的, 不是用來掛油箱
這種1970年代的戰機稱得上匿蹤嗎?
電戰夾艙, 紅外線夾艙...等等還沒掛載, 小飛機甚麼都要外掛!!!

這種銳角的反射點容易遭雷達鎖定, 一如漁船
「翔利昇」電魚前科起底 電纜鐵框成「角反射器」遭雄三鎖定

只差5秒!雄三飛彈誤射貫穿漁船 傳福建一度開啓飛彈要反擊

該報導也指出,福建惠安亦發現一座大型相控陣雷達對準臺灣,也被西方專家認爲有可能是爲了對臺灣彈道飛彈預警雷達實施干預而部署,還有浙江的張家英村,同樣發現有巨大的高頻無線電測向系統,可能是對衝繩、臺灣的無線電通訊進行測向、監聽。

對岸也有大型雷達, 台灣F16V根本不敢飛越海峽中線, 只能充當機場守衛者?

這種1970年代的戰機稱得上匿蹤嗎?

這種1970年代的戰機稱得上匿蹤嗎?

2014.10.08新聞龍捲風part6 台灣研發IDF 連美國五角大廈都震驚「匿蹤始祖」?


馮世寬殲20、殲31分不清 嗆F16V可抗衡|三立新聞台


https://english.defensie.nl/topics/f-35-to-the-netherlands

Reasons for switching to the F-35:
There are 3 important reasons why the Netherlands decided to purchase the F-35:

1. The F-16s are outdated
The F-16 has been in use since 1979 and has been deployed for many operations in over 30 years. Even though the fighter aircraft has undergone many upgrades over the years, it has come to the end of the road. Operationally and technically the aircraft is outdated, and ever since the end of the 90s, there has been a need for a new weapon system. It is also no longer financially sustainable, as it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expensive to maintain older aircraft.
2022-02-17 23:32 發佈
文章關鍵字 戰機 1970
看看晚10年上場的大量直角設計多讚

而且要一次2個反射才能多的夠本
別問我的名字,我只是個舊時代的幻影.
也不看看j-10的爛掛點,還敢出來噴口水
cm601212 wrote:
也不看看j-10的爛(恕刪)


J-10當初就是借鏡F-16的氣動工藝,然後成飛還跟以色列學習了西方設計製造飛機的工具和流程,同時還交流了很多鴨翼的風洞實驗數據。
這些五毛小粉紅都是反指標啦!

他們越貶損什麼,就代表他們越怕什麼
這樣看就對啦!
gprs19 wrote:
進氣口這麼大, 還看...(恕刪)


拿m1步槍在台灣服役的阿北很厲害哦
連戰機的空氣動力學也懂耶
看來中國宣傳員是有在提升素質
不然一直派烏龜或是色狼之類的宣傳員來台灣的論壇工作,已經產生極大的反效果
匿蹤研究在二戰就開始
不只是構型,塗料也是有關係的
中國也從台灣挖角專家去學術指導呀,這些技術都不是橫空出世,是需要長期研究的

取自於希臘的研究, F16V換裝的APG-83雷達,相較原有的APG-68雷達在機身兩側角度偵測距離反而較差,相較阿聯F16上面使用的APG-80偵測距離短很多

因為要遷就台灣F16AB的小機身和小動力發動機....所以沒有液態冷卻系統, 雷達還要降功率.....

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在 2000 年代中期開發了可擴展的敏捷光束雷達 SABR,作為現有 F-16 機隊的升級選項,設計用於在不對飛機進行任何重大修改的情況下安裝。後來,它被指定為 AN/APG-83。

FLIGHT TEST: Lockheed Martin F-16E/F Block 60 - Bridging the gap2 December 2003

Block 60 的機頭裝有 APG-80 ABR 有源電子掃描陣列雷達。雷達陣列有一個專用的液體冷卻系統,安裝在單座飛機的擴大垂直尾翼整流罩和兩座飛機的背脊中。
cm601212

還好啦!只是現在變F-16標準配備,還能分紅!爽呀!(gprs19你也撈了好幾毛不是嗎?)

2022-02-18 13:26
gprs19
gprs19 樓主

一開始開發案投資,美軍先遶跑,接著韓國,新加坡,最後只剩台灣

2022-02-21 8:23
gprs19 wrote:
取自於希臘的研究, F16V...(恕刪)


希臘??


希臘哪個單位研究的預估呢?

把來源拿出來讓大家瞭解一下
還說了甚麼吧

降功率
但卻連具體功率都說不出來
然後能提出預估
這個其實滿問號的拉

你就把全部的資料或網站貼出來吧
gprs19 wrote:
取自於希臘的研究, F16V換裝的APG-83雷達,相較原有的APG-68雷達在機身兩側角度偵測距離反而較差,相較阿聯F16上面使用的APG-80偵測距離短很多
因為要遷就台灣F16AB的小機身和小動力發動機....所以沒有液態冷卻系統, 雷達還要降功率.....
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在 2000 年代中期開發了可擴展的敏捷光束雷達 SABR,作為現有 F-16 機隊的升級選項,設計用於在不對飛機進行任何重大修改的情況下安裝。後來,它被指定為 AN/APG-83。...(恕刪)

AESA雷達對散熱需求較高。F-16C/D Block 70/72採升級按裝AN/APG-83,或有質疑其散熱設計無法如同F-16E/F Block 60搭載的AN/APG-80般整合周全,將會影響偵測能力。此種推測早已有之,何需大驚小怪。

這篇是希臘軍方研究人員在2019年九月於希臘首都雅典舉辦的第九屆歐洲航空科學網(EASN)國際研討會發表的論文,題名On the use of AESA (Active Electronically Scanned Array) Radar and IRST (InfraRed Search&Track) System to Detect and Track Low Observable Threats


本研究將三種雷達的多項預設數據代入自行撰寫的雷達方程式試算表。然後假設AN/APG-83散熱極差,所以試算後偵測能力就輸給了AN/APG-80。顯然作者對這三種雷達的性能數據掌握不足,只是在吹擂試算表。在這種假設下,其實不必試算也能猜得到結論。

這就如一般研討會論文的水準,只有預設數據和假設,缺乏實際試驗數據佐證,無從解答AN/APG-80在實際操作上能否勝過AN/APG-83的問題。

不過你農場文只抄了一半。本研究的結論其實是IRST偵測能力最棒。

gprs19
gprs19 樓主

美國空軍的參謀首長說的

2022-02-19 17:18
redshoulder

他被空軍採購助理部長打臉你知道嗎?[囧]

2022-02-19 17:53
gprs19 wrote:
取自於希臘的研究, F16V...(恕刪)


你在共三小,所以那些買新造F-16V的都是盤子,新機體都寧可用2016年以後生產的APG-83也不願意用你所謂"比較好的APG-80"?是這樣子嗎?你的腦袋呢?

你自己貼的東西根本就是假設出來的,10年零件都沒變化?蠢到家了,喔對,我忘記你們只會看功率和TRM數量。不知道什麼叫靈敏度,也不知道什麼叫尖峰功率和平均功率。

雷達文件上有告訴你APG-83 的sensitivity是多少db?別說APG-83,你有拿到APG-80數據?還是你問三太子拿到雷達相關零件數據了?

你要不要和那個屁無抱一起開團叫電子軍盲。不懂不看書就不要說話可以嗎?
兩岸和平:接受集中營、特色管理、坦克輾人民。
TW Energy

知道什麼叫石墨烯嗎?知道什麼叫thermal conductivity?真是笑死人,一群五毛在這賣弄自己那可憐的知識。現在都西元2022年了還在講以前那種散熱?所以碳化矽是假的?氮化鎵是假的?你們懂屁

2022-02-20 10:05
TW Energy

熱雜訊?軍規半導體降低溫度標準了?還是你腦袋降低標準?笑死,別說半導體材料進步,連PCB,結構材都不一樣,拿五毛薪水的人不要想像自己可以和人討論科技與技術。去你們新聞區打手槍吧。只知道功率,真廢。

2022-02-20 10:10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