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自製潛艦在11/16 舉行原型艦「安放龍骨」暨祈福典禮
台灣投入四百九十三億元預算,建造國造潛艦原型艦,昨日完成「安放龍骨」儀式後,
預計在二○二三年上半年可將各項系統裝備全數安裝,
同年九月前完成全艦建造工作;最終期望原型艦在二○二三年九月下水,經測評後,二○二四年交付海軍。
從表面上看台灣的自製潛艦看似一帆風順,但現實情況我們還是依照材料 才能做出客觀的分析

台灣人自己承認:
於109年(2020)9月在左營外海實施潛艦中間艙段淺海水下爆震試驗 其試驗構想是參考本人
於106年(2017)8月在台船公司的簡報如圖8 ,但是從未實施全船水下爆炸的試驗
因為是首次試驗其取得毀傷的數據有限 想要驗證以HSLA-80 合金鋼材殼體的抗爆沖擊能力
還是顯得不足
因為台灣海軍現役的軍艦 在製造過程中受經費限制,無法詳細做設備的抗爆衝擊試驗和實船爆炸試驗,
現役軍艦的抗爆衝擊能力,能否滿足製造的軍規要求就很難檢驗
軍艦的抗爆衝擊薄弱環節未得到有效出現 設備抗爆衝擊能力也不明
所以台灣海軍根本無法制定抗爆衝擊能力的設計軍規標準,
一艘連設計軍規標準都沒有的潛艇 您覺得靠譜嗎?

這是歐美各國的潛艇抗爆衝擊的軍規標準 ,各發達國家均積極展開潛艇抗衝擊試驗和水下爆炸試驗
在潛艇抗爆衝擊設計過程中以試驗為基礎 以潛艇設備抗爆衝擊試驗為主 同時大力展開 實船水下爆炸試驗
不斷提高技術指標 強化標準要求 以美國海軍為例 他們在展開實船驗證基礎上 對MIL-STAND-901 不斷進行
修訂 提高設備抗爆衝擊的指標要求 台灣人連設備抗爆衝擊的數據都沒有 這樣的自製潛艦您覺得靠譜嗎?




艦艇裝備分為A B C 三個等級 只有C類裝備不須做抗爆衝擊試驗,一艘常規動力潛艇
有350,000個裝備 假設一半的裝備 須做抗爆衝擊試驗,台灣2024年要將潛艇交付海軍
台灣人打算何時把抗爆衝擊試驗做完?

這是國造潛艇的作戰系統架構圖 作戰系統相關設備都必須要完成抗爆衝擊試驗
光這些設備的抗爆衝擊試驗 台灣人多久能完成?

台灣人說:軍方資深將領今天指出,原型艦採用的是由國內廠商研製生產的高效能電池,並非外界所想的採用AIP絕氣推進系統,經軍方內部測試評估認為,國產高效能電池動力輸出後產生的靜音效果,比外購AIP系統更佳,重量丶體積比傳統電池更輕更小,電池動能及續航力都遠勝傳統電池。
將領表示,這款國產高效能電池已獲得國際知名船公司的認證,將會安裝國造潛艦的原型艦使用,潛艦國造的
後續艦也將比照這個模式,全數安裝國產的高效能電池。
========================================================
潛艇在遭受水下爆炸的衝擊震動作用時,艇內電子設備也容易發生故障損壞,而衝擊蓄電池破損
是電子設備受損中最嚴重的情形 因為蓄電池破損會造成電解液流入蓄電池室 使電池與艇體的絕緣電阻
下降到零 一旦發生這種損壞 在海上往往沒有條件進行處置 蓄電池破損破損也是潛艇撤出
作戰海域的重要原因之一
哥聽說台灣高效能電池已獲得國際知名船公司的認證,將會安裝國造潛艦的原型艦使用
那高效能電池抗爆衝擊試驗做完了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