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終未曾解密、具備對中國大陸戰略目標進行縱深打擊性能的雄二E型攻陸飛彈,以「雄昇飛彈系統」為名列為公開項目。聯合報透過管道取得空軍「戟隼計畫」生產、正式部署的雄二E飛彈車影像。

因應中共武力威脅,我國以雄風二型反艦飛彈為基礎,參考美國戰斧巡弋飛彈構型,研發「雄二E型攻陸飛彈」系統,據信近廿年前就曾以「戰備急需」名義小批量生產部署,射程據信達六百公里,曾於國防部在一百零八年度公開預算案作業維持費中編列億餘元預算,由中科院執行「雄昇飛彈十八年延壽驗證案」、「雄昇飛彈系統裝備維護委製案」。
其後,國軍2008年以「戟隼專案」為名,投入三百卅億元機密預算正式生產兩百四十五枚增程型雄二E,國外智庫研判射程可達一千公里。軍媒曾透過社論披露戰術反制「雄二E型」飛彈在「漢光卅四號」演習實兵驗證時,曾於九鵬基地實彈射擊並命中目標。
因應近年共軍挑釁愈趨頻密,國防部此次計畫生產的「雄昇飛彈」系統,是「雄二E」系列號稱「增程型」的最新型號,射程外傳可達一千兩百公里,但目前採購數量、預算分配額度不明。
曝光的影像,屬於北部某連執行首批「戟隼專案」換裝時的整備畫面,當時雄二E系統已完整配備飛彈發射車、射控車與微波車,而由於飛彈車本身隨車附掛有偽裝網,機動時即緊密包覆,後側彈箱曝光影像十分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