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我還能拆解清潔步槍,只受訓四個月的年輕人呢❓❓❓

我還能拆解清潔步槍,只受訓四個月的年輕人呢❓❓❓
讚 297
分享
用LINE傳送
張豐麟 2021年09月12日 07:00:00
SHARE
google
twitter
linkedin

政府推動募兵成效未如預期,已然成為重大國安風險。(圖片摘自陸軍司令部臉書)

阿富汗塔利班(Taliban)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在8月15日攻下阿富汗首都喀布爾,政府軍兵敗如山倒的速度超乎世人的預期,政論、名嘴跟評論家的歸因很多,包括貪腐嚴重、政府派系、軍閥割據與缺乏國家長期願景;更有歸因於西方民主國家的缺乏道義與不負責任。當然美國總統拜登所言,「自己的國家自己救 、自己的戰爭自己打」,在邏輯上也沒有錯,畢竟美國及北約盟邦已經扶植阿富汗近20年,總計投入逾880億美元的經費在協助阿富汗,期間損失的子弟兵生命更是不計其數,當孩子養20年也都成年了,是該為自己負責了。



「台灣是下一個阿富汗」的言論從8月份延燒迄今從未停歇,如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創辦人平可夫便點出臺灣目前的困境,沒有戰鬥意志的軍隊,燒再多的錢買更多的美式裝備也沒有用,因為台灣現在的處境比「兩蔣在台」時代更加危險;主因是「缺乏戰鬥意志」,現在的台灣缺乏戰鬥意志,這樣的國家與人民是無法打仗的,而這就是阿富汗給的最新教訓。



世人皆相當震驚阿富汗的政府軍擁有總數逾30萬的兵力,裝備美製黑鷹直升機、瑞士製PC-12 NG偵察機與諸多先進火炮,卻輸給了區區僅6萬兵力的塔利班,猶如當初中華民國政府軍挾450萬兵力對上190萬中共解放軍仍節節敗退,諸多美製先進火砲、戰機、轟炸機與精密裝備毫無用武之地,最終退守海峽右岸,細究其背後因素卻相當值得台灣當前高層引以為鑑鏡。



西方民主國家金援末期已發現逾百分之六十的金額用於各項行政支出與人事費用,再說白話一點,阿富汗是一個施行徵兵制而非募兵制的國家,即便國內戰事不斷仍仰賴美援支付徵兵的薪餉,在兵荒馬亂與軍閥割據的阿富汗,很多人投軍根本只是為了混口飯吃罷。這些人來自阿富汗各部落與省分,效忠的是那份薪水而不是國家與人民,沒有戰鬥意志與信仰,這樣的軍隊是無法打仗的,當政府有可能發不出薪水的時候,這些士兵自然腳底抹油,逃的比誰都快。



2018年12月26日共412名陸軍2225梯、空軍892梯、海軍892梯、海陸811梯被稱為「末代義務役」的永遠菜鳥退伍(因為再也沒有學弟)後,台灣正式宣告進入全募兵制的時代,但是台灣各界對施行募兵制的疑慮從沒有停過。美國在台協會、國務院及數個智庫,一直對台灣募兵制提出質疑,認為台灣「缺乏自我防衛的決心,危機意識不夠」,監察院的報告更是直指募兵制後的戰力現況並未能證明優於徵兵制,政府推動募兵成效未如預期,已然成為重大國安風險。



根據國防部自己的年度預算顯示,國軍「人員維持費」為國防預算比重占最高,平均每年預算額度皆在一千四百億元以上,基本上已非常接近國防預算的百分之五十左右,與阿富汗的平均數百分之六十相去不遠,立院預算中心也曾發布報告指出,國軍藉由加給提高待遇,使人事費需求「易增難減」,未來金額勢必持續上升,其對於國軍充實軟、硬體裝備與提升科技化戰力的需求必然產生排擠作用。即便民進黨籍立委蔡適應於2021年8月27日揭露明年度的國防預算中「人員維持費」是5年來首度低於46%的比例,但只要稍有統計基礎或是數學常識者,都明瞭是因為整體分母大幅增加,而非人員維持費的數字調降,因為明年度的人員維持費為1,708億元,其實並未減少。


國軍「人員維持費」為國防預算比重占最高,平均每年預算額度皆在一千四百億元以上。(圖片由國防部提供)



民進黨新境界智庫副執行長吳怡農在九三軍人節發文,表示民調顯示近6成的台北市民眾支持「男女有相同的國防義務」,更有高達7成的市民支持「6個月到1年的義務性兵役」,卻在網路遭受年輕世代的嘲諷。近年來,瑞典與立陶宛相繼恢復徵兵制度,加上近日阿富汗亡國的例子更是發人深省,監察院對於募兵制的調查報告中有五大缺點,包括「招募兵源不易」、「養兵代價過高」、「動員作戰能力降低」、「兵員素質堪慮」與「不易建立全民防衛國家責任觀念」實在值得政府高層正視。



即便是沒有外患的永久中立國瑞士也是一直以來堅持徵兵制,為的就是養成國人自己的國家自己救 、自己的戰爭自己打的責任感,老朽有幸於二年制兵役期經歷高裝檢壓力的磨練,今天國家有難時丟一把步槍下來都還能拆解、清潔、重組、子彈上膛扛出去跟敵人拼命,但是目前四個月訓練期的年輕世代是否有這樣的能力與意志力呢?

如果因為選票考量加上年輕人排斥當兵,便大幅縮減役期甚至改為募兵制,那麼人民排斥繳稅是否也要將納稅義務改為樂捐制?

面對中國強大武力威脅的台灣在兵役制度的改革上,或許有再三思甚至修正的必要,天佑台灣。



※作者為業餘自耕農
2021-09-14 17:18 發佈
文章關鍵字 步槍 10067
拆解清潔步槍不是當過兵基本要會的嗎?
以前當兵要會步槍細部分解與保養啊,這是基本中的基本,每個禮拜一次槍枝保養(1分鐘待命班)
還會比賽拆解與組合,最後一名會被抓去多站一班哨或掃廁所
pc8801

話說一分鐘待命班碰到督導官剛好不爽自己營區長官的就真要命.

2021-09-14 23:26
不用四個月吧?本人當年上成功嶺大專集訓夏令營就學會拆解、清潔步槍和歸零射擊。
ebola01 wrote:
我還能拆解清潔步槍,(恕刪)


會拆槍,會清潔很了不起嗎?

現在打仗應該用不到槍啦。
都是飛彈大砲啦~

根本不可能讓對面的解放軍有上岸的機會。
大砲,飛彈多一點實際點。
凡之夢田

哇,好棒棒喔,步槍可以銷毀了..[偷笑]

2021-09-15 0:33
天衣神水 wrote:
不用四個月吧?本人當年上成功嶺大專集訓夏令營就學會拆解、清潔步槍和歸零射擊。

以前在成功嶺集訓.班長最愛掛在嘴上的一句話就是:
[等你們將來畢業後去當兵.就知道....]

所以心態很重要啦
上成功嶺集訓如果是1個半月.那就是等學校畢業後得再入伍1年10個半月.湊成兩年役期
而既然了解在成功嶺所學.將來還有相當時日用得到
那在這種情況下集訓.才較會被當回事被認真看待
也較有功能作用
受訓者較有意願學習(除非是少數確定日後能免役不用入伍.就另當別論).而幹部也會較嚴肅以對
即使這段時期所學.主要就是基本教練及步槍
但將來畢業後入伍.就能較快進入狀況較容易適應軍旅
(所以過去大專兵讓人覺得較一般兵學得快....其實是在學期間就先上過成功嶺了)

如今4個月?
那除非願意簽下去.不然要怎麼教育訓練(但現實上大多數人不會簽下去)
就只是流於形式而已
對受訓者來說.既然4個月後就回家了.大概連心都不會帶進來....不管這段時間學到什麼.回家後沒繼續操作反正也是很快就還給軍方
而軍方面對4個月後就要回家的訓員? 當然也不會認真看待.只求別打申訴電話不出事.4個月後平安結訓(不是退伍)回家就好
要不然募兵又沒強制性
想想若這4月要嚴格要求讓人不開心? 那豈不是更沒人願意簽下去?!

說到底
真要學人家玩募兵制?
那早就有人主張.要就乾脆學像一點
對於不想簽下去加入國軍的人? 也不必強制要求進來受訓4個月(或12天)
不然看看其他募兵制國家.對於不想簽下去?根本連進來1天都不必了! 不想當兵就是直接進入下個人生階段去就業納稅....
既不用浪費一大堆年輕人一段時間.去陪少數願意簽下去當兵的人....也節省公帑.讓有限的資源.能集中用在願意簽下去的人上面.看是要改善教育訓練.或投資武器裝備都好
而若是玩不起募兵制?
那該怎麼辦就不用多說了


也不用去想接受4個月[軍事訓練]後回家
就是日後能動員的後備軍人?如此就不用擔心募不到足夠人員?
現實來說
兩岸若不幸開戰.其實就是靠現役軍隊速戰速決啦
不然要動員後備軍人?
那發出動員令.等人員報到集結(屆時恐怕基礎建設已遭破壞.可不像承平時期那麼順利容易).然後再完成編裝....仗早打完了啦
何況就算是戰爭拖久點.真能有機會打[後備軍人戰爭]的話
那難道對岸就沒有後備軍人能動員? 比質比量.這裡有何優勢?
想想對岸的後備軍人.就算過去是義務役.那也要兩年役期....換言之.台灣真有為[後備軍人戰爭]做準備嗎?
如此還真要打嗎?
alanchou wrote:
會拆槍,會清潔很了不(恕刪)

那幹嘛配發步槍
天衣神水 wrote:
不用四個月吧?本人當(恕刪)

這應該是大部分解而不是細部分解
下部隊要會拆解步槍,90手槍,30,50機槍,還要通75厘米炮管, 更要學會換履帶,保養引擎,早晚跑5千公尺,玩刺槍術- -背誦有夠難聽的新軍歌詞- -你們當兵有我苦瓜嗎?
lsaeddy wrote:
所以心態很重要啦
上成功嶺集訓如果是1個半月.那就是等學校畢業後得再入伍1年10個半月.


個人認為人性是這樣的,不管什麼情況,至少會分成以下幾種人
1、能混就混,白目的混,混到被電到爆,還是混
2、也是能混就混,但是,會避免踩到紅線
3、心態一般般,但是基本上有什麼學什麼,但是都知道個大概,說精不精,說熟不熟
4、什麼都用心學,什麼都要比人強
5、找遍關係、看能不能一點都沒關係

基本上呢,第2、3、5種的人應該是比例最高的,第1、4則是相對少數

這幾種分類存在於各世代,不願役時代真的用心當兵的也是少數,被「接下來兩年都已經被軍方被控制住」的心態,在自我脅迫之下裝裝樣子,真是忠心愛國?還是恐懼所驅使?大家心知肚明,多數也是水昆兄、數饅頭者居多,這種部隊真的有戰力嗎?嘿~嘿~不要忘了,被人說『以為是以色列,原來是巴拿馬』的時候還是兩年徵兵制度。

最重要的是訓練者的心態素質,能不能與時俱進,精進練兵的技巧,不要把再玩兵當練兵,不合理的訓練當磨練那套胡說八道,只講求服從第一的練兵方式再拿出來用。

練兵是要想辦法讓兵建立合格的戰鬥技巧,這是新訓單位的責任,如何設計新的練兵方式才是重點。

不然的話,四個月說四個月太短,簽下來的志願役說是來混口飯吃,真的恢復兩年兵時,卻又道徵來的兵都是來數饅頭的,那又有什麼用?

最近又在吵踢正步、刺槍術、五百障礙了,真是TMD,死性不改!


66JOE wrote:
這應該是大部分解而不是細部分解


上成功嶺拿的是五七,四年後入伍拿的也是五七,在外島又是拿五七,大部分、細部分解應該不至於分不清楚。
lsaeddy wrote:
如今4個月?
那除非願意簽下去.不然要怎麼教育訓練


由入伍開始算基本的步槍兵
三至四個月的訓練時間足夠
問題不是時間不夠而是夠不夠確實....

當國家改為募兵制時
雖然代表義務役的戰力會降低,動員戰力會減少
相對的也代表志願役的員額會提高,可動員的兵力會提高
一消一漲整體戰力是高是低還很難說

===
在還是義務役的年代,一年志願役退伍不過萬人
十年內的好用人數不過十萬人
改後全募兵制一年志願役退伍人數約三萬人
十年內的人數近三十萬

以目前聽到的第一波動員人數來說約三十萬
義務役的年代,可能是二十萬的二年義務役加十萬的志願役
改全募兵制後,可以變成二十萬的志願役加十萬義務役
這樣真的會比較弱嗎??
凡之夢田

20多年前的義務役應該贏現在志願役士官兵.[真心不騙]

2021-09-15 0:39
kyamato

夢田明明就不是台灣人也沒當過兵還可以評論之前的義務役贏現在的志願役,厲害了!

2021-09-15 20:45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