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與英聯手,打造6代戰機引擎,看來這次美國放手,英日瑞義的Tempest有機會一統歐盟天空了,德法西的FCAS要加油了
為錢服務 wrote:
别搞笑了,他们搞不出(恕刪)
在技術上經常撒謊、科技上嚴重倚賴、軍事評上盡顯自己無知、還長期要歐美日經濟援助、人家要撤援助還要罵人家不顧道義的國族,何以會有以自以為已經全面超越先進國家的臉臉?

shaupenhauer456 wrote:
講大陸「技術上經常撒(恕刪)
又要重溫那個老掉牙的笑話。

那為何你們媒體宣稱連美國都根本無法攔截的鷹擊12和鷹擊18,換做功能相似,還要有多重變軌能力的雄風3型,中國反而就可以全方位多手段立體攔截、還要攔截到好幾次呢?而且連明明是陸基的紅旗9和S-300都搬了出來?那超音速飛彈,到底是根本無法攔截、還是根本就很易被攔截呢?

peterpan200206 wrote:
又要重溫那個老掉牙的(恕刪)
台灣的那個「熊三」就別和鷹擊系列比了。
查一下就知道熊三的技術來源,那是美國80年代超音速靶彈競標失敗後技轉的產物。
台灣作為美國的三等附庸,技術上既缺乏自主能力,又長期受美國限制,根本就沒具備任何研發和生產國際前沿軍備的能力。
熊三射程最多不超過200公里,還是高高模式下。
掠海飛行射程不可能超過150公里,遑論什麼變軌能力,根本就沒有。
你那個技術來源就是80年代的產品,技術底子就放在哪兒。
要和什麼最新版本的鷹擊比較,簡直是開玩笑。
那位冤死的台灣無辜船長對熊三的「能力」比任何人都要「清楚」,遺憾的是,他英靈已逝,無法現身說法了!

p.s.根據往年外電的報道,大陸的鷹擊系列早期出口型號c802的表現相比熊三有說服力多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