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345gogogo wrote:被圈起來的是飛彈箱體(恕刪) https://www.facebook.com/New27Brigade/photos/5676481975758551已經有網友標示出各項裝備的名稱了。
32345gogogo wrote:被圈起來的是飛彈箱體,它專用的雷達是在哪裡?是船中央的嗎?謝謝 看起來是在飛彈箱體跟軌桿之間的那片面向後方所以只看到一條線他不是海公羊那種有自己的雷達所以是跟艦上的雷達 電戰系統連線這就很考驗中科院的統合能力在拉法葉 濟陽級 成功級這麼多套系統統合以中科院的實力.....很難
stever2018 wrote:雷達面版比測試中的海鷹眼大好幾倍,但是更大的全方位八角塔...現在是在測試多種不同規格的國產雷達? 八角塔上的相列雷達陣面比先前小得多,好像是新的雷達型式,但是又不像一般AESA陣面因散熱問題而微凸起於底座,而是像PESA般貼齊於八角塔表面,以現在的情況,中科院應該不至於再回頭去發展新的PESA,這個...有很大的想像空間。
32345gogogo wrote:被圈起來的是飛彈箱體,它專用的雷達是在哪裡? 海劍羚飛彈的是採用射後鎖定,他的發射程序是把飛彈發射器指向敵機或是反艦飛彈的方位與高度,飛彈發射出去以後自己用紅外線尋標器找目標,找到目標後才會開始HOMING。這個發射控制器是依照軍艦本身的雷達資訊,把目標依危險程度排序,決定最危險的目標,依序將飛彈箱指向標,對每一個目標發射兩發,20枚飛彈可以接敵十個,或是依危險程度,只發射一枚飛彈。因為是用射後鎖定,所以飛彈不必等目標鎖定,先往敵方向發射,飛彈發射與紅外線掃描器冷卻同時進行,可以節省2秒鐘的時間,待紅外線感測器準備好以後才開始尋找與鎖定目標。此飛彈是否有上鍊修改飛行方向的功能尚不確定。但是有效射程確實超過15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