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伴随报道放出的视频中可以看出,由该营发射的多枚300毫米远程火箭弹成功地命中了正在海面上行驶的靶船,并将靶船彻底摧毁,而这也是我陆军远程火箭炮部队首次公开使用远火攻击海面移动目标的视频。
那么,对于中国陆军第79集团军远程火箭炮营玩出的这么个“新花样”,咱们应该如何认识、如何评价呢?大伊万觉得几句话:从装备性能上来说,能把上一代的远程火箭炮玩成这样,当然值得赞许;但是从战术运用上来说,靠远程火箭炮去反海面移动目标,其战术用途其实相对比较有限;但是,如果咱们再多想一层、甚至用逆向思维想一想,靠火箭炮去打击动目标”甚至“海面目标”,这作战模式倒是能给咱们不小的启发。
PHL-03A性能已不算最先进
说第79集团军的这次演习从技术角度“令人称道”,很显然,您看它的主战装备是什么就行了:从目前公开的视频中可以发现,第79集团军远程火箭炮营的主战装备,还是以我军的PHL-03A型300毫米远程火箭炮为主,其总体技术来源与整体技战术性能和俄集团军战役炮兵的9K58/БM-30“龙卷风”式300毫米远火类似。
PHL-03A型远程火箭炮

而从技战术性能来说,PHL-03A型300毫米远程火箭炮作为PHL-16型远火的上一代产品,其实性能相比较而言肯定会稍逊一筹:
从火箭弹射程来看,根据珠海航展上曾经展出过的、用于外贸的“火龙-140”型300毫米火箭弹来看,PHL-03A型远程火箭炮的实战射程大概只能达到130到150千米之间;
从火箭弹的毁伤能力来看,同样是用于外贸的“火龙-140”型火箭弹在使用杀伤爆破集束弹头时标称毁伤半径在100米左右,满打满算也就3万平方米左右;
而从最关键的火箭弹制导能力与地面密集度来看,“火龙-140”系列火箭弹缺乏末制导能力、也缺乏高精度的制导组件,毕竟它的定位还是“远程火箭弹”而非“战术导弹”。故相比火箭军装备的多型地对地战术导弹,“火龙-140”火箭弹只采用了相对简易的INS/GPS(估计国产版本用的是“北斗”)捷联惯导系统,弹道末端精度数据在40米左右,比火箭军部分用于精打的战术导弹差了一个数量级。
PHL-16型370毫米远程火箭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