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回來了!日本隼鳥2號探測器12月6日返回地球

五毛照例當然要造謠日本隼鳥2號不是國產的

回來了!日本隼鳥2號探測器12月6日返回地球

=============================================
這是人類第2次從月球以外採取樣品回來 第一次也是日本隼鳥號但是只有微量 日本不甘心
所以派了第二號

中國也正好派了嫦娥五號去月球採樣 差別就是

日本是人類第一次
嫦娥五號是重複了蘇聯55年前做的事
小行星採樣美國現在現在才做 技術層次相差很遠 一個是21世紀的技術 一個是上世紀60年代的技術
日本不做是因為不想重複美國60年前做的事
回來了!日本隼鳥2號探測器12月6日返回地球

 【共同社12月1日電】宛如飛過夜空火球的密封艙——日本探測器“隼鳥2號”投下的裝滿小行星“龍宮”沙石的密封艙將於6日淩晨2點47至57分降落在澳大利亞南部烏美拉付近的沙漠。

  這是2014年發射升空後長達6年之旅的高潮一幕。該計劃負責人、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教授津田雄一激動地期待稱“一定要看到‘星星的碎片’”。

  繼第一代“隼鳥”之後,這是第二次完成“取樣返回”任務,即把地球以外天體的樣本成功帶回。此舉或有助於獲取宇宙中沈睡的寶貴資源,帶動改變會撞擊地球的隕石軌道的技術。

  “隼鳥2號”總飛行距離為52億公里。根據計劃,它投下密封艙後,機體留在太空,用剩餘燃料飛往小行星“1998KY26”,踏上長達11年總計100億公里的新旅程。

  “隼鳥2號”抵達的“龍宮”是距地球約3億公里,佈滿巖石、很難安全著陸的小行星。這一難題通過向瞄準的地點投下記號之後降落的方法得以解決。

  2019年2月“隼鳥2號”採集小行星地表的物質,之後射出金屬彈製作人造隕石坑,同年7月採集地下物質,在全球首次拿出了這一成果。

  順利完成任務是源於踏實的準備工作。考慮到“隼鳥2號”出發後就不能再修改機體,因此設想了機體可能發生的所有情況進行了充分準備。津田稱“完成後搭載到火箭上時感慨萬千”。

  日本領先的小行星探測正在被美國猛追。被稱為“美國版隼鳥”的探測器“OSIRIS-REx”10月在小行星“貝努”上著陸,可能採集了60克以上的巖石。津田幹勁十足地表示“希望探測更遠、更大的天體”。(完)

小行星龍宮於1999年被发現,由美國宇航局林肯近地小行星研究(LINEAR)項目发現。根據隼鳥2號航天器的考察結果,龍宮是一個直徑約900米的小行星,外形像一塊鉆石,每7.6小時自轉一周,每474天繞太陽一周。雖然龍宮的運行軌道偶爾會離地球較近,但是根據科學家的推算,龍宮不會對地球造成威脅,之所以科學家花費巨資對其進行科學考察,是因為像龍宮這樣的小行星,含有太陽系誕生之初的重要信息,並且可能對地球生命的誕生具有意義。
即將|日本宇航局隼鳥2號航天器即將返回地球,攜帶有神秘外星物質

小行星龍宮於1999年被发現,由美國宇航局林肯近地小行星研究(LINEAR)項目发現。根據隼鳥2號航天器的考察結果,龍宮是一個直徑約900米的小行星,外形像一塊鉆石,每7.6小時自轉一周,每474天繞太陽一周。雖然龍宮的運行軌道偶爾會離地球較近,但是根據科學家的推算,龍宮不會對地球造成威脅,之所以科學家花費巨資對其進行科學考察,是因為像龍宮這樣的小行星,含有太陽系誕生之初的重要信息,並且可能對地球生命的誕生具有意義。
即將|日本宇航局隼鳥2號航天器即將返回地球,攜帶有神秘外星物質
文章插圖
小行星龍宮上有一些很奇特的特征。比如,這個黑不溜秋的家夥幾乎是太陽系反照率最低的天體之一,幾乎是一團漆黑,就像一位黑暗的使者,令人敬畏。另外,龍宮表面滿布巨石,粗略統計,其表面直徑超過5米的巨石約有4400塊,其中最大的一塊平均直徑為140米,位於龍宮的北極附近,這些巨石的存在,表明龍宮是在母體遭遇一次劇烈的撞擊之後形成的,但是這次撞擊究竟发生在何時,科學家尚有爭論。
即將|日本宇航局隼鳥2號航天器即將返回地球,攜帶有神秘外星物質


隼鳥2號的采樣任務先後執行了兩次,分別在 2019年2月22日和2019年7月11日。兩次采樣任務分別采集了不同的巖石和土壤樣本。第一次采集任務抓取了小行星龍宮表面最淺層的巖石和土壤樣本,第二次采集前,航天器在500米高空向龍宮表面发射了一枚子彈一樣的撞擊器,將龍宮表面的物質撞飛之後露出了地下的土壤,然後航天器對這些位於地下深處的土壤進行了采樣封裝。在完成所有預定任務之後,2019年11月13日,科學家向隼鳥2號下達了返回命令。

  

  JAXA理事長山川宏和澳大利亞航天局負責人Megan Clark於7月14日發表聯合聲明。澳大利亞政府正在審查密封艙的投落和回收計劃,只要獲得著陸許可證,計劃便可確定。
2020-12-01 15:14 發佈
如果成功恭喜日本,不过这和台湾人有什么关系?
还有之前有人说的很清楚了

欲上青天攬明月 wrote:
如果成功恭喜日本,不...(恕刪)

那這個日本AV有FBI跟臺灣人有關係嗎?
說實在的中國也很倒楣 本來花大錢搞了嫦娥五號登月 卻和日本隼鳥2號回歸地球撞期 鋒頭全被搶光了
欲上青天攬明月 wrote:
如果成功恭喜日本,不(恕刪)


因為是人類第二次阿 除非你認為自己不是人類
欲上青天攬明月 wrote:
还有之前有人说的很清(恕刪)


吃不到葡萄都是酸的 嫦娥五號美國 60 年前就做了 小行星採樣返回現在才做 技術層次相差很遠 一個是21世紀的技術 一個是上世紀60年代的技術日本不做是因為不想重複美國60年前做的事
IDF302 wrote:
吃不到葡萄都是酸的 (恕刪)


呵呵,美国也没有小型星采样,所以美国航太不如日本?


教主你还是省省吧,人家说的很清楚了
从你的话可以看出你不懂航太
并不是远近就代表技术高低。你根本不懂啊
欲上青天攬明月 wrote:
呵呵,美国也没有小型(恕刪)


美國這點確實不如日本 所以上次探測回來時美國還專門派了一架飛機全程觀察經過 這給美國的計畫很大的參考
美國今年也採樣成功
===========================================

2020年10月22日
美國宇航局(NASA)一群科學家派出探測器到距離地球3.3億公里處,跟一顆小行星「擊掌」。

OSIRIS-Rex號探測器這次在小行星「本努」(Bennu)上觸地重飛(touch-and-go),在著陸的短短幾秒間採集了小行星的土壤樣本,然後踏上返回地球的三年路程。

科學家期望透過這幾秒的接觸,從「本努」的土壤了解太陽系和各星體的歷史。
日本技術領先中國很多 中國嫦娥五號那是人類1960年代就能做到的事

隼鳥2號難點在於 龍宮 小行星距離地球2.9億公里 月球才 38萬公里 還不到一個零頭
然後 龍宮直徑不到 1 公里 還沒有中國嫦娥五號預定著陸面積大
因為隼鳥2號不是走直線 是繞圈子 要走 26億公里

就是你要能準確命中 26億公里外直徑不到一公里的目標 預計著陸面積適用公尺在算

所以這需要很強的遙測能力
因為龍宮太小 引力很小 沒有辦法捕獲隼鳥2號 所以入軌精確度要求遠比月球高很多

龍宮太小也不是圓形 所以連繞龍宮都要靠隼鳥2號自己不斷微細調整才行
嫦娥五號則是打進入軌軌道就會自己繞月球轉

因為太遠 信號延遲很大 所以探測器不能全靠人工操作 要有一定的機器智能
要能自行判斷

這個技術不要說登月 比探測火星都要難的多 日本也是先探測過火星後在搞隼鳥1號

進入大氣層隼鳥2號高12公里/秒 比嫦娥五號快很多 這需要更強的隔熱技術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