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hk01.com/%E5%8D%B3%E6%99%82%E4%B8%AD%E5%9C%8B/526411/%E4%B8%AD%E5%9C%8B%E6%88%90%E5%8A%9F%E7%99%BC%E5%B0%84%E6%B5%B7%E6%B4%8B%E4%BA%8C%E8%99%9Fc%E8%A1%9B%E6%98%9F-%E5%85%B7%E5%82%99%E5%85%A8%E7%90%83%E8%89%A6%E8%88%B9%E8%AD%98%E5%88%A5%E8%83%BD%E5%8A%9B
據新華社報道,今日(21日)下午1點40分,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海洋二號C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
據悉,這顆衛星搭載的艦船自動識別系統(AIS)具備全球艦船識別能力,而分散式控制系統(DCS)可以接收、儲存和轉發海域中的浮標測量數據,有效提高數據精度。
海洋二號03星研製團隊部分成員與衛星合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
9月21日下午1時40分,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海洋二號C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新華社)
此次發射使用的是長征四號乙遙四十一運載火箭。(中新社)
海洋二號C衛星是中國第3顆海洋動力環境衛星,也是空間基礎設施海洋動力探測系列的第2顆業務衛星。據了解,該衛星的雷達高度計、微波散射計可以對海面高度、有效波高、海面風場實現高精度、高分辨率的實時觀測。
明年將發射第4顆衛星
報道指,該衛星將與2年前發射的海洋二號02星組網,並計劃在明年迎來海洋二號04星。屆時,中國將擁有全球首個海洋動力環境觀測網,實現對全球海面一系列海洋動力環境要素的觀測,為中國海洋防災減災、氣象、交通及科學應用等提供信息支撐,助力打造全球海洋觀測網(ARGO),提高中國海洋衛星體系的國際地位。
海洋二號02星監測2020年第4號颱風「黑格比」的動態移動變化過程(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
海洋二號02星監測2020年第4號颱風「黑格比」的動態移動變化過程(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
全球海洋觀測網計劃是1998年推出的一個全球海洋觀測試驗項目,構想在全球大洋中每隔300公里布放一個衛星跟蹤浮標,總計為3000個,組成一個龐大的觀測網絡,旨在快速、準確、大範圍地收集全球海洋上層的海水溫度、鹽度剖面資料,以提高氣候預報的精度。該計劃獲得澳、加、法、德、日、韓等國響應支持,中國也於2001年正式加入。
報道還提到,中國作為海洋大國,2019年的海洋生產總值佔GDP比重已達9.0%。海洋二號系列衛星的成功發射組網,將進一步提升中國的海洋動力環境預警能力,產生諸多可持續、可預期的收益。
內文搜尋

X